一种电动升降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2974发布日期:2022-08-31 03:0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升降叉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动升降叉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均采用手动液压叉车对货物进行进行周转。明显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扳动液压缸的扳动臂驱动叉臂进行升降运动,这就使得叉臂的升降速度慢且费力,而且叉臂的货物取放高度由人工把控,这就使得将叉臂调整到取放高度的耗时长,故不仅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而且导致货物周转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能自动且准确地使叉臂升降至货物取放高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升降叉车,包括:车架;
5.载物机构,所述载物机构包括传动座和一对叉臂,一对所述叉臂对称连接在所述传动座上,所述传动座滑动连接在车架上;
6.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车架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座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座升降运动;
7.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启停,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以及均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供电装置、第二光电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手柄、急停按钮和模式切换控制按钮,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叉臂上,并用于判断所述叉臂是否位于取货高度,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叉臂是否位于放货高度,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模式切换控制按钮、所述急停按钮和所述控制手柄均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并通过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一对主动链轮、一对从动链轮,一对链条、齿轮箱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相连,且其输出轴通过所述齿轮箱与所述主动辊相连,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沿所述传动座的升降方向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一对所述主动链轮和一对从动链轮分别对应固套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两端上,一对链条分别对应套连在位于同侧的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所述传动座固连在所述链条上。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还设有用于监测所述叉臂的活动是否超过活动范围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机构为沿所述传动座的升降方向并排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三光电传感器和第四光电传感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带充电插头的蓄电池和逆变
器,所述带充电插头的蓄电池通过逆变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将所述驱动机构罩设在内的防护罩。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多个带刹车的万向轮。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的外侧壁上设有把手。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上包覆有防滑垫。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载物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的配合,使得本电动升降叉车能自动且准确地使叉臂升降至货物取放高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以及货物周转的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载物机构,21、传动座,22、叉臂, 3、驱动机构,31、主动辊,32、从动辊,33、主动链轮,34、从动链轮, 35、链条,36、齿轮箱,37、电机,4、控制机构,41、第一光电传感器, 42、带充电插头的蓄电池,43、逆变器,44、第二光电传感器,45、可编程控制器,46、控制手柄,47、急停按钮,48、模式切换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4.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25.参照图1所示,一种电动升降叉车,包括:车架1,车架1起到承载部件的作用;
26.载物机构2,所述载物机构2包括传动座21和一对叉臂22,一对所述叉臂22对称连接在所述传动座21上,所述传动座21滑动连接在车架1上,具体地,传动座21通过直线导轨和与其相匹配的滑块连接在车架1上;
27.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安装在所述车架1内,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传动座21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座21升降运动,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主动辊31、从动辊32、一对主动链轮33、一对从动链轮34,一对链条35、齿轮箱36和电机37,所述电机37的输出轴通过所述齿轮箱36 与所述主动辊31相连,所述主动辊31和所述从动辊32沿所述传动座21的升降方向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一对所述主动链轮33和一对从动链轮34分别对应固套在所述主动辊31和所述从动辊32的两端上,一对链条35分别对应套连在位于同侧的所述主动链轮33和所述从动链轮34上,所述传动座21固连在所述链条35上。当需要使传动
座21上升时,只要控制电机37正转,电机37正转传动主动辊31正转,主动辊31正转带动套设在其上的主动链轮33正转,主动链轮33带动链条35、从动链轮34和从动辊32正转,从而链条35带动其上的传动座21上升;反之,当需要使传动座21下降时,只要控制电机37反转,电机37反转传动主动辊31反转,主动辊31反转带动套设在其上的主动链轮33反转,主动链轮33带动链条35、从动链轮34和从动辊32反转,从而链条35带动其上的传动座21下降。
28.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的启停,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41以及均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的供电装置、第二光电传感器44、可编程控制器45、控制手柄46、急停按钮47和模式切换控制按钮48,具体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带充电插头的蓄电池42和逆变器43,所述带充电插头的蓄电池42通过逆变器43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45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41安装在所述叉臂22上,并用于判断所述叉臂22是否位于取货高度,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44用于判断所述叉臂 22是否位于放货高度,通过用于分别对应判断叉臂22是否位于取货和放货高度的第一光电传感器4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44的设置,使得能快速便捷且精准地对取放高度进行把控。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41、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44、所述模式切换控制按钮48、所述急停按钮47、所述控制手柄46和所述电机37均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45相连。
29.通过载物机构2、驱动机构3和控制机构4的如下配合,使得本电动升降叉车实现了能自动且准确地使叉臂22升降至取放货物高度的技术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以及货物周转的效率。
3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37为伺服电机37,这样设置使得叉臂22的运行速度可调,从而保证了叉臂22运行的稳定性。
31.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用于监测所述叉臂22的活动是否超过活动范围的监测机构,具体地,所述监测机构为沿所述传动座21的升降方向并排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的第三光电传感器和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45相连。这样设置有效避免了叉臂22与车架1之间发生撞击,从而有效延长了本电动升降叉车的使用寿命。
32.进一步地,所述电池42为带充电插头的蓄电池42,这样设置降低了使用成本。
33.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将所述驱动机构3罩设在内的防护罩,这样设置延长了驱动机构3的使用寿命。
34.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的底部设有多个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车架1的外侧壁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包覆有防滑垫,这样设置使得可以便捷且省力地对本电动升降叉车进行移动。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可编程控制器45控制电机37反转,电机37反转驱动传动座21下降带动其上的叉臂22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光电传感器41实时监测叉臂22是否位于取货高度,当监测到叉臂22位于取货高度时发送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45,可编程控制器45 接收到信号控制电机37停止工作,接着,将货物转至叉臂22上,然后,可编程控制器45通过控制电机37正转,电机37正转驱动传动座21上升带动其上的叉臂22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第二光电传感器44实时监测叉臂 22是否位于放货高度,当监测到叉臂22位于取货高度时发送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45控制,可编程控制器45控制电机37停止工作,最后,将叉臂22 上的货物转至放货位上即可。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