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326发布日期:2022-10-12 00:3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状物料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空调生产中,各种智能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其中控制器件是实现各种智能功能的重要单元。目前的智能空调中均采用电路板作为一种通用的控制器件。电路板的翻转工作,是电路板加工和检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3.目前电路板翻转的工作流程如下:电路板来料后,通过流水线将电路板输送至翻转组件中,整个接驳台进行翻转,进而带动电路板进行翻转;翻转完成后,接驳台再输送至下料流水线。这种翻转设备的结构为上下两个接驳台组合而成,上料时下方接驳台带动电路板运动,完成上料。翻转后另一侧接驳台带动电路板运动,完成下料。
4.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及投入成本;与现场人工作业相比,作业速度慢,难以满足生产节拍。同时,由于设备设计有两个接驳台,翻转设备质量较大,翻转时惯性大,易造成设备对接失败,进而引发下料失败,严重影响了电路板加工和检测工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占地面积较小,大大减少了翻转装置的复杂度,减轻翻转装置的质量,减小翻转过程中的惯性,提高翻转可靠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包括:
7.翻转平台;
8.旋转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翻转平台中,其输出端连接夹爪旋转轴的一端,所述夹爪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带座轴承;
9.翻转板,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夹爪旋转轴的侧板,另一端连接夹持组件;所述翻转板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夹爪旋转轴的旋转轴心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宽度调节气缸、高度调节气缸和侧边夹爪,所述宽度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翻转板的末端,所述宽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气缸,所述高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侧边夹爪。
1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靠近所述夹爪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侧边夹爪相适配的夹料板。
12.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夹爪包括平行侧夹持板和垂直侧夹持板,所述平行侧夹持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垂直侧夹持板的一端;所述平行侧夹持板与所述夹料板平行。
13.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翻转板所在的平面;所述高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翻转板所在的平面。
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为l型中空扁平电机。
15.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的侧边设置有上料传感器,所述上料传感器位于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夹爪旋转轴之间。
16.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传输组件和下料传输组件,且所述上料传输组件和下料传输组件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夹爪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所述上料传输组件位于靠近所述上料传感器的一端。
17.进一步的,所述上料传输组件和下料传输组件均包括传输支架、传输电机、传输线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传输支架的上方,所述传输线位于所述导流板内部,所述传输电机位于所述传输支架中,且所述传输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输线。
18.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传输组件的传输支架中设置有下料传感器。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夹爪旋转轴旋转,夹爪旋转轴带动翻转板以及翻转板末端的夹持组件进行旋转,夹持组件可以夹持或者松开板状物料,进而将板状物料从上料端翻转至下料端;本技术中翻转装置在翻转过程中通过夹爪旋转轴带动翻转板及板状物料进行翻转,整个翻转装置质量小,惯性小,提高了翻转平稳度;本技术中夹持组件与夹爪旋转轴连接部分采用非对称设计,弥补了翻转平台两侧因为机械结构存在的高度差,使上下料两侧线体高度相同,保证了板状物料翻转前后位于同一平面内,有利于更好地与生产线中其他设备匹配。
附图说明
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附图中:
23.图1为本技术中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中翻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中上料传输组件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中自动翻转装置处于初始化状态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中板状物料夹紧状态的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中板状物料翻转之后的示意图;
29.图7为本技术中板状物料进行下料时的示意图;
30.图8为本技术中夹爪旋转轴翻转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31.附图标号:1、翻转平台;11、旋转驱动电机;12、夹爪旋转轴;13、带座轴承;14、翻转板;15、夹持组件;151、宽度调节气缸;152、高度调节气缸;153、夹料板;154、平行侧夹持板;155、垂直侧夹持板;16、上料传感器;17、气缸固定板;18、电路板;2、上料传输组件;21、传输支架;22、传输电机;23、传输线;24、导流板;25、固定地脚;3、下料传输组件;31、下料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机构、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35.请参阅附图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板状物料自动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平台1;旋转驱动电机11,位于翻转平台1中,其输出端连接夹爪旋转轴12的一端,夹爪旋转轴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带座轴承13;翻转板14,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夹爪旋转轴12的侧板,另一端连接夹持组件15;翻转板14的旋转轴心与夹爪旋转轴12的旋转轴心重合。
36.本技术中板状物料具体可以为电路板、主板等等形状上相似的工件。旋转驱动电机11驱动夹爪旋转轴12旋转,夹爪旋转轴12带动翻转板14以及翻转板14末端的夹持组件15进行旋转,夹持组件15可以夹持或者松开板状物料,进而将板状物料从上料端翻转至下料端。
37.本技术中翻转装置在翻转过程中通过夹爪旋转轴12带动翻转板14及板状物料进行翻转,整个翻转装置质量小,惯性小,提高了翻转平稳度;本技术中夹持组件15与夹爪旋转轴12连接部分采用非对称设计,弥补了翻转平台1两侧因为机械结构存在的高度差,使上下料两侧线体高度相同,保证了板状物料翻转前后位于同一平面内,有利于更好得与生产线中其他设备匹配。
3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本技术中夹持组件15包括宽度调节气缸151、高度调节气缸152和侧边夹爪,宽度调节气缸151固定在翻转板14的末端,宽度调节气缸151的输出端连接高度调节气缸152,高度调节气缸152的输出端连接侧边夹爪。翻转板14靠近夹爪旋转轴12的一侧设置有与侧边夹爪相适配的夹料板153。侧边夹爪包括平行侧夹持板154和垂直侧夹持板155,平行侧夹持板154的一端连接高度调节气缸152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垂直侧夹持板155的一端;平行侧夹持板154与夹料板153平行。
39.本技术中夹料板153与平行侧夹持板154相互平行且适配,宽度调节气缸151和高度调节气缸152相互配合用于调整平行侧夹持板154的位置,当需要夹持板状物料时,调整平行侧夹持板154与夹料板153相对且距离较近,当需要放开板状物料时,调整平行侧夹持板154和夹料板153之间距离较远,实现板状物料的夹持和松开。
40.本技术中高度调节气缸152伸出时,平行侧夹持板154与夹料板153正好相对,高度调节气缸152缩回时,平行侧夹持板154与夹料板153错开,高度调节气缸152的伸缩可以确保平行侧夹持板154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板状物料,在松开板状物料之后,避免夹持组件阻挡板状物料在翻转前后的移动。
4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宽度调节气缸151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翻转板14所在的平面;高度调节气缸152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垂直于翻转板14所在的平面。即宽度调节气缸151用于调节水平侧夹持板与夹料板153之间的相对距离,高度调节气缸152用于调节水平侧夹持板与夹料板153之间的错开距离。
42.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宽度调节气缸151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垂直于翻转板14所在的平面;高度调节气缸152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翻转板14所在的平面。即高度调节气缸152用于调节水平侧夹持板与夹料板153之间的相对距离,宽度调节气缸151用于调节水平侧夹持板与夹料板153之间的错开距离。
43.宽度调节气缸151的末端固定气缸固定板17,高度调节气缸152固定在气缸固定板17上,进而实现宽度调节气缸151和高度调节气缸152之间的连接。本技术图8中宽度调节气缸151的气缸固定板17与夹爪旋转轴12连接部分采用非对称设计,来弥补取放料两侧因为机械结构存在的高度差,使取放料两侧线体高度相同,保证了主板翻转前后位于同一平面,有利于更好的与线体中其它设备匹配。
4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本技术中旋转驱动电机11为l型中空扁平电机。l型中空扁平电机,与夹爪旋转轴12直接进行连接;既能够简化机械结构,同时又能利用电机本身的刹车及减速机进行制动,精准控制夹爪旋转轴12的旋转角度,避免因为旋转误差造成交换板状物料失败。
4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翻转板14的侧边设置有上料传感器16,上料传感器16位于夹持组件15和夹爪旋转轴12之间;用于检测翻转板14的上料侧是否有板状物料传输到位。
46.翻转平台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传输组件2和下料传输组件3,且上料传输组件2和下料传输组件3的连线垂直于夹爪旋转轴12的轴线方向;上料传输组件2位于靠近上料传感器16的一端。
47.上料传输组件2和下料传输组件3均包括传输支架21、传输电机22、传输线23和导流板24;传输支架2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地脚25,导流板24位于传输支架21的上方,传输线23位于导流板24内部,传输电机22位于传输支架21中,且传输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传输线23,具体的传输电机22可以为无刷电机。本技术中传输组件采用通用型材作为传输支架,无刷电机提供动力,窄型皮带作为输送载体,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48.优选的,下料传输组件3的传输支架21中设置有下料传感器31,用于检测翻转板14是否将板状物料翻转到位,若翻转到位,再启动下料传输组件3中的传输线23进行下料传输。
49.本实用新型中板状物料为电路板18时,其工作机理如下:自动翻转装置初始化后,旋转驱动电机11动作,使自动翻转装置处于图4状态,此时宽度调节气缸151处于伸出状态,高度调节气缸152处于伸出状态,平行侧夹持板154距离夹料板153之间的距离大于电路板18在相同方向上的宽度。
50.上料传输组件中传输线上放置电路板18,并传输至靠近翻转平台1一侧,电路板18到位后触发上料传感器16,上料传输组件2中传输线停止运动;旋转驱动电机11动作,驱动夹爪旋转轴12旋转至水平状态,此时宽度调节气缸151仍然处于伸出状态,高度调节气缸152仍然处于伸出状态,未进行电路板的夹持;然后宽度调节气缸151动作,变为收缩状态,高度调节气缸152处于伸出状态,如图5所示,使得平行侧夹持板154与夹料板153之间的距离变小,等于电路板18在相同方向上的宽度,此时电路板18处于被夹紧状态。
51.旋转驱动电机11动作,驱动夹爪旋转轴12旋从上方转动作至下料传输组件3一侧,直至触发下料传感器31后停止夹爪旋转轴12的旋转,如图6所示。
52.宽度调节气缸151动作,由收缩状态变为伸出状态,然后高度调节气缸152动作,由伸出状态变为收缩状态,如图7所示,使得平行侧夹持板154与夹料板153之间的距离变大,大于电路板18在相同方向上的宽度,且平行侧夹持板154缩回,使得平行侧夹持板154与电路板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离;此时电路板18处于被松开状态。
53.下料传输组件3中传输线启动,进行下料,下料传感器31无信号后,旋转驱动电机11动作,使自动翻转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如图4所示;
54.当下一个电路板18到达上料传输组件2后,设备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55.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