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8555发布日期:2022-08-31 06:2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带装置。


背景技术:

2.胶带运输机是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的一种可连续运输装备,其特点是高带速、大运量、长距离、且运行可靠等,胶带运输机倾角较大运行时,胶带上货载分布不均、极易悬空,胶带发生抖动,造成撒煤、撒矸,尤其是变坡点,受胶带张力影响,造成胶带飘带、跑偏的现象,胶带跑偏会引起磨边、刮卡,甚至撕裂问题,影响运煤效率,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增加设备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调整胶带跑偏和不易损坏的运输带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运输带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托辊组件、运输带、支撑架和跑偏调整机构;所述托辊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装置底座上,所述运输带设置在所述托辊组件上,在所述托辊组件上移动;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装置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一侧;所述跑偏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杆和驱动件,所述调整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运输带接触,以带动所述运输带回位;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杆连接,以带动所述调整杆摆动。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竖梁和支撑横梁;所述支撑竖梁连接在所述装置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一侧;所述支撑横梁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梁上,并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方;所述调整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梁与所述调整杆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梁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整杆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竖梁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与所述装置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竖梁与所述第一竖梁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杆通过压轮与所述运输带接触,所述压轮与所述调整杆转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压轮包括轮毂、轴承和胶圈;所述轴承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调整杆连接,所述轮毂套在所述轴承上,所述胶圈套在所述轮毂上。
11.进一步地,所述轮毂上连接有防护罩,所述连接螺栓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角度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在所述调整杆上,以检测所述调整杆的转动角度;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并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刮板件,所述刮板件包括安装杆和能够与所述运输带接触的刮板;所述安装杆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刮板连接在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并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方。
14.进一步地,所述刮板为梯形刮板。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运输带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托辊组件、运输带、支撑架和跑偏调整机构。托辊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装置底座上,运输带设置在托辊组件上,在托辊组件上移动。支撑架连接在装置底座上,并位于运输带的一侧。跑偏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杆和驱动件,调整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上,并与运输带接触,以带动运输带回位。驱动件连接在支撑架上,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调整杆连接,以带动调整杆摆动。该运输带装置上的运输带发生偏移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件驱动调整杆摆动,调整杆带动运输带移动,使运输带回到初始位置,降低运输带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17.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运输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运输带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竖梁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压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4.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25.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26.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运输带装置10,包括装置底座1、托辊组件2、运输带3、支撑架4和跑偏调整机构5。
27.托辊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运输带3设置在托辊组件2上,在托辊组件2上移动。
28.支撑架4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并位于运输带3的一侧。
29.跑偏调整机构5包括调整杆51和驱动件52,调整杆5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4上,
并与运输带3接触,以带动运输带3回位。
30.驱动件52连接在支撑架4上,驱动件52的输出端与调整杆51连接,以带动调整杆51摆动。
31.运输带装置10用于传送物料等,该运输带装置10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调整运输带3,防止运输带3跑偏造成损坏。
32.运输带装置10包括装置底座1、托辊组件2和运输带3。托辊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运输带3设置在托辊组件2上,托辊组件2转动时带动运输带3移动,使运输带3能够运送物料。
33.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托辊组件2包括多根主托辊21,多根主托辊21间隔设置,运输带3的一端套在第一根主托辊21上,另一端套在最后一根主托辊21上。
34.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托辊组件2还包括第一侧托辊22和第二侧托辊23,第一侧托辊22位于主托辊21的左侧,第二车托辊位于主托辊21的右侧。
35.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托辊组件2还包括第一挡止托辊24和第二挡止托辊25,第一挡止托辊24位于第一侧托辊22的左侧,第二挡止托辊25位于第二侧托辊23的右侧。第一挡止托辊24能够与运输带3的左侧接触,阻挡运输带3向左侧移动。第二挡止托辊25能够与运输带3的右侧接触,阻挡运输带3箱右侧移动。
36.运输带装置10还包括支撑架4和跑偏调整机构5,支撑架4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并位于运输带3的一侧,跑偏调整机构5安装在支撑架4上。跑偏调整机构5包括调整杆51和驱动件52,调整杆51位于运输带3的上方,调整杆51的一端与支撑架4铰接,另一端直接与运输带3接触或通过其他零件与运输带3接触。驱动件52具有固定端和输出端,固定端连接在支撑架4上,输出端与调整杆51连接,驱动件52用于驱动调整杆51左右摆动。调整杆51左右摆动时,调整杆51与运输带3之间产生摩擦,调整杆51对运输带3产生向左或向右的作用力,带动运输带3向左或向右移动,以能使运输带3回到正确的位置,防止运输带3跑偏增大磨损而降低了使用寿命。
37.可选地,驱动件52包括驱动电机、电机齿轮和齿条。驱动电机连接在支撑架4上,电机齿轮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齿条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撑架4上,并与电机齿轮啮合。齿条的端部与调整杆51铰接,驱动电机带动齿条移动时,齿条带动调整杆51摆动。当然驱动件5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带动调整杆51摆动即可。
38.可选地,装置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多根底座支柱,多根底座支柱间隔设置。底座支柱能够伸缩,调整装置底座1的高度。
3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支撑架4包括支撑竖梁41和支撑横梁42。支撑竖梁41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并位于运输带3的一侧。支撑横梁42连接在支撑竖梁41上,并位于运输带3的上方。调整杆5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4上,驱动件52连接在支撑竖梁41与调整杆51之间。如此设置地支撑架4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包括支撑横梁42和两根支撑竖梁41。两根支撑竖梁41间隔设置在装置底座1上,支撑横梁42连接在两根支撑竖梁41之间。运输带装置10设置有两个跑偏调整机构5,支撑横梁42与其中一根支撑竖梁41之间连接有一个跑偏调整机构5。支撑横梁42与另一根支撑竖梁41之间连接有另一个跑偏调整机构5。其中一个跑偏调整机构5用于防止运输带3向左跑偏,另一个跑偏调整机构5用于防止运输带3向右跑偏。
4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驱动件52为伸缩油缸,伸缩油缸包括缸体521和活塞杆522。缸体521连接在支撑竖梁41上,活塞杆522的一端与缸体52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调整杆51铰接。
42.具体地,驱动件52为伸缩油缸,其包括缸体521和活塞杆522。缸体521为驱动件52的固定端,活塞杆522为驱动件52的输出端。伸缩油缸位于支撑竖梁41与调整杆51之间,缸体521固定连接在支撑竖梁41上,活塞杆522与缸体521滑动连接。活塞杆522的端部与调整杆51铰接,活塞杆522滑动时带动调整杆51摆动。如此设置的驱动件52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通过液压油作为驱动力,使调整杆51能更平稳的摆动。
4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支撑竖梁41包括第一竖梁411和第二竖梁412,第一竖梁411与装置底座1连接,第二竖梁412与第一竖梁411滑动连接。
44.具体地,第一竖梁411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并向上延伸。第一竖梁411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二竖梁412的腔体,第二竖梁412插入腔体内,并与腔体间隙配合,从而能沿着第一竖梁411滑动。如此设置的支撑竖梁41能够伸长和缩短,从而调整支撑横梁42的高度。
4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调整杆51通过压轮53与运输带3接触,压轮53与调整杆51转动连接。
46.具体地,调整杆51的端部上连接有压轮53,压轮53可转动地连接在调整杆51上,压轮53与运输带3接触,挤压运输带3。运输带3正常运输物料时,运输带3带动压轮53转动。
47.以运输带3向左偏移为例,当需要调节运输带3回位时,驱动件52带动调整杆51向右摆动。此时,压轮53给运输带3一个向右的横向作用力,带动运输带3向右移动,从而回到初始位置。调整杆51通过压轮53与运输带3接触,减少了与运输带3之间的摩擦,降低了对运输带3的磨损。
4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压轮53包括轮毂531、轴承532和胶圈533。轴承532通过连接螺栓54与调整杆51连接,轮毂531套在轴承532上,胶圈533套在轮毂531上。
49.具体地,轴承532通过螺栓固定在调整杆51的端部,轮毂531套在轴承532上,轴承532减少了轮毂531转动的摩擦力,使其转动更顺畅。胶圈533套在轮毂531的外表面上。胶圈533与运输带3接触时,会产生轻微的变形,从而增大接触面积。如此,调整杆51摆动时,压轮53能更好地带动运输带3移动。
50.可选地,轴承532为密封轴承。
5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轮毂531上连接有防护罩55,连接螺栓54位于防护罩55内。防护罩55具有开口朝向连接螺栓54的容纳腔,防护罩55安装在轮毂531上,将连接螺栓54包裹在容纳腔内,起到防尘和保护连接螺栓54的作用。
5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还包括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包括控制器61、角度传感器62和信号发射器63。角度传感器62连接在调整杆51上,以检测调整杆51的转动角度。信号发射器63连接在支撑架4上,并分别与角度传感器62和控制器61通信连接。控制器61连接在支撑架4上,并与驱动件52连接。
53.具体地,运输带装置10还包括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由控制器61、角度传感器62和信号发射器63组成。调整杆51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横梁42上,角度传感器62与调整杆51连接,检测调整杆51摆动的角度。信号发射器63连接在支撑架4上,信号发射器63
具有信号接收端和信号发射端,其中信号接收端与角度传感器62通信连接,信号发射端与控制器61通信连接。信号发射器63接收角度传感器62检测的数据,并将数据发射至控制器61。
54.控制器61安装在支撑横梁42或支撑竖梁41上,控制器61内设置有判断单元612和与判断单元612电连接的控制单元611。判断单元612与信号发射器63通信连接,控制单元611与驱动件52通信连接。判断单元612内设定有预设角度值,当调整杆51摆动时,角度传感器62获得一个检测角度值,信号发射器63将该检测角度值发射至判断单元612,然后判断单元612将检测角度值与预设角度值进行计算,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差值,然后控制单元611获得差值数据,并控制驱动件52驱动调整杆51摆动,直到差值数据为零为止,停止驱动调整杆51摆动。如此设置能控制调整杆51自动摆动,实现自动调整运输带3回位。
5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支撑架4设置有刮板件7,刮板件7包括安装杆71和能够与运输带3接触的刮板72。安装杆71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撑架4上,刮板72连接在安装杆71的底端,并位于运输带3的上方。
56.具体地,运输带3装置还包括刮板件7,刮板件7由安装杆71和刮板72组成。安装杆71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撑横梁42上,刮板72连接在安装杆71的底端。刮板72能够清除运输带3上残留的物料。在需要使用刮板72时,将安装杆71向下滑动,使刮板72的底部与运输带3接触。如此,运输带3在移动时,刮板72剥离运输带3表面的残留的物料。
57.可选地,在支撑横梁42上连接有卡箍,安装杆71与卡箍连接。在需要滑动安装杆71时,将卡箍调松,然后滑动安装杆71。
58.可选地,刮板72的底部为弧形,如此,减少与运输带3之间的摩擦,降低对运输带3的磨损。
5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刮板72为梯形刮板。具体地,刮板72呈梯形,刮板72具有第一板边和第二板边,第一板边位于第二板边的上方。第一板边的长度小于第二板边的长度。刮板72的宽度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逐渐扩大。如此增大了刮板72的作用范围。
60.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带装置10,包括装置底座1、托辊组件2、运输带3、支撑架4和跑偏调整机构5。托辊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运输带3设置在托辊组件2上,在托辊组件2上移动。支撑架4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并位于运输带3的一侧。跑偏调整机构5包括调整杆51和驱动件52,调整杆5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4上,并与运输带3接触,以带动运输带3回位。驱动件52连接在支撑架4上,驱动件52的输出端与调整杆51连接,以带动调整杆51摆动。在运输带3发生跑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件52带动调整杆51,使调整杆51带动运输带3横向移动到初始位置,从而防止运输带3跑偏,减少运输带3的损伤。
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