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0426发布日期:2022-08-09 19:3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浮顶储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


背景技术:

2.内浮顶储罐主要用于储存液体和粉末等储存物,内浮顶储罐包括浮板和储罐,利用浮板浮于储存物上,使液体没有蒸发空间,可以减少蒸发损失;此外,通过浮板阻隔了空气与储存物,在降低了空气污染的同时减少了火灾发生;然而,在核电厂内的储存物常常需要进行恒温储存,例如硼水(也称硼酸),其恒温的主要作用在于避免温度过低导致硼水结晶,同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水份蒸发进而造成硼水变体,因此当前急需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目的在于阻止硼水结晶和变体,进而提高储存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目的在于避免硼水结晶和变体,进而提高储存质量。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包括储罐、浮板、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所述浮罐内的底部设有蒸发器和加热模块,所述蒸发器下方设有扇叶,所述扇叶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储罐底部上,所述浮板设于储罐内,所述浮板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均安装于储罐侧壁上,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一高压管与空调压缩机连接,且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二高压管与蒸发器连接,所述空调压缩机通过低压管与蒸发器连接。
6.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储罐侧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空调压缩机、散热装置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和电子扇,所述冷凝器架设于储罐侧壁上,所述第一高压管和第二高压管均连接于冷凝器,所述电子扇设于冷凝器前端,所述电子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储罐底部上的电机和穿设于储罐底部的转轴,所述电机连接于转轴,所述扇叶设于转轴端部上,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储罐顶部上架设有遮阳顶。
10.进一步的,所述低压管和第二高压管均穿设储罐侧壁上并与之密封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储罐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利用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和加热模块的配合设计,当温度低时通过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当温度高时通过蒸发器冷却,实现实时监控并调温,保证恒温储存,有效避免了硼水的结晶和变体,提高储存质量。
14.2、在进行加热时通过控制扇叶旋转以带动储罐内的液体流动,使液体快速流过蒸发器或加热模块,增加热交换速度,使得调温速度快且均匀,提高恒温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储罐;3、温度传感器;3、浮板;4、支架;5、遮阳顶;6、冷凝器;7、电子扇;8、第二高压管;9、第一高压管;10、空调压缩机;11、低压管;12、控制器;13、加热模块;14、电机;15、转轴;16、扇叶;17、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包括储罐1、浮板3、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10,浮罐内的底部设有蒸发器17和加热模块13,加热模块1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热管和电热盘,蒸发器17通过支撑件架设于储罐1内的底部上,蒸发器17下方设有扇叶16,扇叶16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储罐1底部上,浮板3设于储罐1内,浮板3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2,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10均安装于储罐1侧壁上,散热装置通过第一高压管9与空调压缩机10连接,且散热装置通过第二高压管8与蒸发器14连接,空调压缩机10通过低压管11与蒸发器17连接。当温度较低时,温度传感器2监测当前温度并控制加热模块13对储罐1内进行加热,当温度高时,温度传感器2监测温度并控制空调压缩机10工作,空调压缩机10压缩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高压管9进入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并形成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第二高压管8进入蒸发器17后吸热并形成常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常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空调压缩机10进行循环;当温度低时,温度传感器2控制加热模块13对储液进行加热,且在冷却和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2控制驱动组件带动扇叶16工作,以带动储罐1内的液体流动,使液体快速流过蒸发器或加热模块,增加热交换速度,使得调温速度快且均匀,提高恒温效果。
19.具体的,还包括设于储罐1侧壁上的控制器12,控制器1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片机或plc,控制器12分别与加热模块13、温度传感器2、空调压缩机10、散热装置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当温度低时,温度传感器2传递信号于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散热装置、空调压缩机10和驱动组件工作;当温度高时,温度传感器2传递信号于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加热模块13和驱动组件工作。
20.具体的,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6和电子扇7,冷凝器6架设于储罐1侧壁上,第一高压管9和第二高压管8均连接于冷凝器6,电子扇7设于冷凝器6前端,电子扇7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空调压缩机10通过第一高压管9将气态制冷剂输送于冷凝器6内,同时控制器12控制电子扇7工作,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21.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储罐1底部上的电机14和穿设于储罐1底部的转轴15,电机14连接于转轴15,扇叶16设于转轴15端部上,电机14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控制器12控制电机14工作,电机14带动转轴15在储罐1底部旋转,转轴15带动扇叶16进行旋转。
22.具体的,储罐1上方通过支架4架设有遮阳顶5,有利于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
23.具体的,低压管11和第二高压管8均穿设储罐1侧壁上并与之密封连接,有利于避免液体泄露。
24.具体的,储罐1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方便于将电机14安装在储罐1底部。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罐、浮板、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所述储罐内的底部设有蒸发器和加热模块,所述蒸发器下方设有扇叶,所述扇叶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储罐底部上,所述浮板设于储罐内,所述浮板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均安装于储罐侧壁上,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一高压管与空调压缩机连接,且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二高压管与蒸发器连接,所述空调压缩机通过低压管与蒸发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储罐侧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空调压缩机、散热装置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和电子扇,所述冷凝器架设于储罐侧壁上,所述第一高压管和第二高压管均连接于冷凝器,所述电子扇设于冷凝器前端,所述电子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储罐底部上的电机和穿设于储罐底部的转轴,所述电机连接于转轴,所述扇叶设于转轴端部上,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顶部上架设有遮阳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管和第二高压管均穿设储罐侧壁上并与之密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内浮顶储罐,包括储罐、浮板、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所述浮罐内的底部设有蒸发器和加热模块,所述蒸发器下方设有扇叶,所述扇叶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储罐底部上,所述浮板设于储罐内,所述浮板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均安装于储罐侧壁上,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一高压管与空调压缩机连接,且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二高压管与蒸发器连接,所述空调压缩机通过低压管与蒸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储罐、浮板、散热装置和空调压缩机的配合设计,有效避免了储存硼水结晶和变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储存质量。了储存质量。了储存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臣 任松涛 喻灵斌 姚树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