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点卸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8515发布日期:2023-01-13 03: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多点卸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犁式卸料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点卸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钢铁焦化工厂存在物料处理装置上方设置的上层输送机应生产要求运输量较大,而目前单台物料处理装置处理能力有限,因此上层输送机就需多点位同时卸料,将物料卸到下层的多台物料处理装置来同时处理,例如对物料进行粉碎等。
3.现有卸料器多为犁式,并且仅具有一副犁头,在上层输送机运量小时,犁头落下,从而将物料全部卸下,此时下层物料处理装置能够处理;但当上层输送机运量较大时,超过了下层物料处理装置处理能力时,此时就需要多点卸料,但卸料器仅有一副犁头难以实现多点卸料,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点卸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犁头卸料器无法实现多点卸料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点卸料的犁式卸料器,包括:
6.主犁头,配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一推杆;
7.副犁头,位于所述主犁头后方,所述副犁头前端具有通过物料的豁口;
8.托辊架,位于所述主犁头和所述副犁头下方,并配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二推杆,通过所述第二推杆驱动所述托辊架升起与所述主犁头或所述副犁头配合。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推杆支架,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所述推杆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犁头铰接,所述主犁头固定有犁头连杆,所述犁头连杆与所述推杆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推杆一端与所述推杆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托辊架铰接。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辊架配置在平面连杆结构的连杆上,所述平面连杆结构的两个连架杆等长平行。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犁头和所述副犁头均由两犁片呈设定夹角形成。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豁口由所述副犁头的两犁片前端不封闭形成,且相对于两犁片中心线对称。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副犁头的两犁片远离所述豁口一端与所述推杆支架铰接,且两犁片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动作。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包括上层输送机,所述上层输送机上依次设置多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犁式卸料器,各所述犁式卸料器两侧设置接料溜槽。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料溜槽的入口处均设置除尘装置。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尘装置为微动力除尘装置。
18.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设置副犁头,在上层输送机运量小时,驱动第一推杆将主犁头落下,从而将物料全部卸下;当上层输送机运量较大时,超过了下层物料处理装置处理能力时,此时驱动第一推杆将主犁头抬起,副犁头工作,因副犁头有豁口,在能将部分物料卸下的同时也允许部分物料向后部传送,实现多点位同时卸料。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还应当理解,这些附图是为了简化和清楚而示出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现在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2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卸料装置及其卸料器主视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卸料装置及其卸料器俯视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卸料装置及其卸料器侧视示意图。
24.图中:1、主犁头;2、除尘装置;3、副犁头;4、托辊架;5、变角托辊;6、输送机皮带;7、输送机中间架;8、接料溜槽;9、第一推杆;10、推杆支架;11、第二推杆;12、plc控制系统;13、犁头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点卸料的犁式卸料器,包括:
27.主犁头1,配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一推杆9;
28.副犁头3,位于主犁头1后方,副犁头3前端具有通过物料的豁口;
29.托辊架4,位于主犁头1和副犁头3下方,并配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二推杆11,通过第二推杆11驱动托辊架4升起与主犁头1或副犁头3配合。
30.在上层输送机运量小时,驱动第一推杆9将主犁头落下,从而将物料全部卸下;当上层输送机运量较大时,超过了下层物料处理装置处理能力时,此时驱动第一推杆9将主犁头1抬起,副犁头3工作,因副犁头3有豁口,在能将部分物料卸下的同时也允许部分物料向后部传送,实现多点位同时卸料。
31.主犁头1,配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一推杆9,落下时其正常工作,升起时由副犁头3工作,此时主犁头1不参与工作。
32.犁式卸料器还包括推杆支架10,第一推杆9一端与推杆支架10铰接,另一端与主犁头1铰接。主犁头1固定有犁头连杆13,犁头连杆13与推杆支架10铰接。主犁头1的升降实质上是通过绕犁头连杆13与推杆支架10铰接点转动实现。第一推杆9伸长时,主犁头1落下,第一推杆9回缩时,主犁头1抬起。
33.主犁头1由两犁片呈设定夹角形成,主犁头1的具体的结构和具体的夹角设定属于
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34.副犁头3位于主犁头1后方,副犁头3也由两犁片呈设定夹角形成。豁口由副犁头3的两犁片前端不封闭形成,当犁片的长度确定时,调整夹角即可实现调节豁口的大小,进而能够调整物料的通过量。可以理解的是,豁口越大物料通过量越大,豁口越小物料通过量越小,因此其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
35.副犁头3的两犁片相对于两犁片中心线对称,此时两侧卸下的物料相同,同时往后输送的物料处于皮带中间位置相对规整。
36.本实施例中,副犁头3的两犁片远离豁口一端与推杆支架10铰接,且两犁片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通过伸缩装置的伸缩豁口的大小可以调节,伸缩装置可以选用手动伸缩装置或者自动伸缩装置。
37.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两犁片角度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延长或缩短两犁片也可以达到调节豁口大小的目的。
38.托辊架4位于主犁头1和副犁头3下方,并单独配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二推杆11。现有技术中,托辊架4的运动通常和主犁头1一起动作,为了避免主犁头1抬起后托辊架4随之下降,切断托辊架4和主犁头1的连接,其升降依靠第二推杆11单独控制,即主犁头1抬起后,托辊架4也不会随之下降,保证副犁头3正常工作。
39.托辊架4配置在平面连杆结构的连杆上,平面连杆结构的两个连架杆等长平行。
40.第二推杆11一端与推杆支架10铰接,另一端与托辊架4铰接。通过第二推杆11的驱动,托辊架4将上层输送机的皮带托起。托辊架4以及平面连杆结构的具体安装位置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41.还包括控制系统,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1均为电液动推杆,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1动作,实现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1动作的自动化。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12。
42.实施例2
4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包括上层输送机,上层输送机上依次设置多个如实施例1中的犁式卸料器,各犁式卸料器两侧设置接料溜槽8。本实施例中,在设置时,越往后的犁式卸料器豁口越小。
44.如图1所示,上层输送机包括输送机皮带6、输送机中间架7以及变角托辊5。犁式卸料器安装在输送机中间架7上,主犁头1和副犁头3位于输送机皮带6上方,托辊架4位于输送机皮带6下方,工作时托辊架4抬起顶升并将输送机皮带6展成平面状态,与主犁头1或副犁头3接触,从而实现卸料。
45.接料溜槽8的入口处均设置除尘装置2,有效解决了落料点粉尘四溢的问题,满足工业生产环保要求。
46.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2为微动力除尘装置,微动力除尘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维护工作量小、除尘效率高。
47.工作原理为:当上层输送机运量小时,驱动第一推杆9将主犁头1落下,从而将物料全部卸下;当上层输送机运量较大时,超过了下层物料处理装置处理能力时,此时驱动第一推杆9将主犁头1抬起,副犁头3工作,因副犁头3有豁口,在能将部分物料卸下的同时也允许部分物料向后部传送,实现多点位同时卸料。
48.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