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2885发布日期:2023-01-31 20:3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


背景技术:

2.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药物是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布盒,皮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月饼盒、茶叶盒、枸杞盒、糖果盒、精美礼盒、土特产盒,酒盒,巧克力盒,食品药品保健品盒、食品包装盒,茶叶包装盒、文具盒等。
4.包装盒功能: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盒也应用在保护展示陈列产品。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饮料、酒类、茶品、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小家电、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行业和产品包装配套等行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
5.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338514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滑动开启结构的一体包装盒。包括自左向右依次折叠连接的左折叠板、左内板、左面板、盒底、右面板、右内板、右折叠板,盒底的上侧依次折叠连接右盒盖内板、右盒盖连接板、右盒盖外板、右盒盖上盖板、右盒盖上盖板插舌,右盒盖外板的两侧折叠连接右盒盖后斜板、右盒盖前斜板,盒底的下侧依次折叠连接左盒盖内板、左盒盖连接板、左盒盖外板、左盒盖上盖板、左盒盖上盖板襟片,左盒盖外板的两侧折叠连接左盒盖后斜板和左盒盖前斜板。既能有效保护内置的小包装盒安全,又能提升包装礼盒的档次;既便于商家生产制造,又节约生产成本。
6.该申请专利虽然具备存储药物的功能,但其并不具备电子标注的效果,其中存在以下缺陷:
7.1、当想要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时,由于该申请专利不具备电子标注,使用人员需要在若干包装盒中找到对于的药物包装盒,增加人力物力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8.2、该申请专利给固定方式为盖板之间相互卡接,当使用人员在分别不清相应的打开方位时,还需要对盒体本身进行转动查找,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因转动盒体而导致盒体掉落,使内部的药物散落一地,从而造成更大的影响。
9.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便于拆装的药物包装盒,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11.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包括盒体和印制电路板,所述盒体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印制电路板进行容纳的安装底座,盒体的表面印制有电子标书,印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通讯接收模块,通讯接收模块的一端连接有辅助信号进行接收的天线,印制电路板电性连
接有无线连接模块,盒体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海绵,防护海绵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药物的置物腔,置物腔的内部设有用于对药物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组件,置物腔的表面用于连接药物瓶,盒体的表面连接有金属盖板,电子标书包括印标层、导电层和防水层。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海绵通过磁吸片与盒体进行连接,当金属盖板与磁吸片连接时,通过防护海绵对金属盖板进行支撑,磁吸片结构对称地安装于防护海绵的两端。
13.进一步的,所述印标层的一端为导电端,印标层导电的导电端与导电层连接,导电层位于防水层和印标层之间,印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用于辅助电子标书进行识别的印标模块,印标模块通过电源线与导电层连接。
14.进一步的,印制电路板的表面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印制电路板由符合超高频860-960mhz协议的电路板构成,印制电路板采用rfid识别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则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阅读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阅读器可以是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15.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通过连接底板与印制电路板进行连接,连接底板的表面安装有用于进行提供电源的电池,通过电池提供无线连接模块和通讯接收模块所需的电能。
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槽和吸盘,吸盘位于置物腔的中部,卡槽贯穿置物腔的一端,且与置物腔一端的表面平齐,当药物的外包装或药物瓶的表面与吸盘接触时,通过吸盘排出药物外包装或药液瓶表面的空气,从而产生吸附力进行限位。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rfid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便于使用人员在若干包装盒中找到对于的药物包装盒;
18.通过当药物的外包装或药物瓶的表面与限位组件接触时,通过限位组件排出药物外包装或药物体瓶表面的空气,从而产生吸附力对药物外包装或药物瓶的表面进行限位,避免产生内部物品掉落至盒体外部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9.图1是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2是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中盒体的立体图;
21.图3是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中印制电路板的立体图;
22.图4是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中连接底板的立体图;
23.图5是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中电子标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盒体、2-印制电路板、3-安装底座、4-电子标书、5-通讯接收模块、6-天线、7-无线连接模块、8-防护海绵、9-置物腔、10-药物瓶、11-金属盖板、12-磁吸片、13-印标层、14-导电层、15-防水层、16-印标模块、17-电源线、18-控制模块、19-连接底板、20-电池、21-卡槽、2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6.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5,其具体实施的带电子标注的药物包装盒,包括盒体1和印制电路板2,所述盒体1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印制电路板2进行容纳的安装底座3,盒体1的表面印制有电子标书4,印制电路板2电性连接有通讯接收模块5,通讯接收模块5的一端连接有辅助信号进行接收的天线6,印制电路板2电性连接有无线连接模块7,盒体1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海绵8,防护海绵8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药物的置物腔9,置物腔9的内部设有用于对药物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组件,置物腔9的表面用于连接药物瓶10,盒体1的表面连接有金属盖板11,电子标书4包括印标层13、导电层14和防水层15。
27.所述防护海绵8通过磁吸片12与盒体1进行连接,当金属盖板11与磁吸片12连接时,通过防护海绵8对金属盖板11进行支撑,磁吸片12结构对称地安装于防护海绵8的两端。
28.所述印标层13的一端为导电端,印标层13导电的导电端与导电层14连接,导电层14位于防水层15和印标层13之间,印制电路板2电性连接有用于辅助电子标书4进行识别的印标模块16,印标模块16通过电源线17与导电层14连接;印制电路板2的表面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18,印制电路板2由符合超高频860-960mhz协议的电路板构成,印制电路板2采用rfid识别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则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阅读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阅读器可以是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29.所述无线连接模块7通过连接底板19与印制电路板2进行连接,连接底板19的表面安装有用于进行提供电源的电池20,通过电池20提供无线连接模块7和通讯接收模块5所需的电能;限位组件包括卡槽21和吸盘22,吸盘22位于置物腔9的中部,卡槽21贯穿置物腔9的一端,且与置物腔9一端的表面平齐,当药物的外包装或药物瓶的表面与吸盘22接触时,通过吸盘22排出药物外包装或药液瓶表面的空气,从而产生吸附力进行限位。
3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电池20提供无线连接模块7和通讯接收模块5所需的电能,印制电路板2采用rfid识别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则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未图示),阅读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阅读器可以是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31.通过外部的电子标签识别注释仪器对其进行附加信息注释和信息读取,每经历一个操作流程,均通过上述与电子标签配套的识别注释仪器进行一次信息附加标注;当需要读取相关制作流程信息时,也仅需将电子标书4对准上述识别注释仪器即可通过计算机进行读取操作,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盒体1目前处于的流程状态;而当需要对盒体1进行归档存储时,可以通过电子标书4快速对其进行分类并存储至相应的存储单元中,使得归档流程更为快速化,精确化和便捷化。
32.通过通讯接收模块5和天线6辅助阅读器进行射频识别,这一设计能够有效地增强信号的收发能力,提高电子标书4的射频识别的准确性;当药物的外包装或药物瓶的表面与
吸盘22接触时,通过吸盘22排出药物外包装或药液瓶表面的空气,从而产生吸附力进行限位。
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