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8332发布日期:2022-10-22 08:1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云仓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海洋中作业的船舶由于长时间远离港口,产生的作业垃圾(污染物)、生活垃圾(污染物)大量囤积在船舶中,当返回至港口并停留在港口时,船舶上的垃圾(污染物)往往不能很好得到转移,导致部分船舶污染物乱排、乱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虽然有提出在港口设置储存罐来解决污染物乱排、乱放的问题,但是储存灌的空间有限,还容易产生漏液,而且储存罐长期被风吹日晒雨淋,容易老旧、破损,不能可靠有限收纳存储污染物,导致污染物漏液、散落在外。后来又出现了海洋云仓,将存储罐设置在仓体的内腔中,仓体承受外界的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影响,避免存储罐直接暴露于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中,确保存储罐长期可靠使用。存储罐通过管路连接在仓体的壁上(通常连接在仓体的门上),在转运垃圾时,通过外部软管连接到仓体壁上的管路连接口。海洋云仓的出现大为改善海洋船舶作业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转运垃圾,在外部软管对接海洋云仓或拆卸过程中,会出现漏液情况,漏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在海洋云仓周边产生异味,影响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在海洋云仓上增设漏液回收装置,使海洋云仓即具有有效存储、转运污染物的功能,还能防止漏液,避免漏液污染周围海洋生态环境,避免在周围空气中弥漫难闻气味。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仓体上的接管箱,设置在所述接管箱下方的漏液收集箱,所述漏液收集箱用于与污染物存储罐连接,所述漏液收集箱中设置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一液位开关与所述漏液收集箱中预设的极限液位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感应到漏液到达极限液位而开启,使所述漏液收集箱中的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
5.快接箱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船舶、转运车上的外部软管与存储罐上的管路快速链接,快速高效的将船舶上的污染物转存至海洋云仓内的污染物存储罐(通常包括生活污水储存罐、废矿物油储存罐、含油污水储存罐)中或将存储罐中的污染物转运进行回收处理。但是在拆、装外部软管的过程中,难以避免污染物泄漏,本技术方案恰恰针对这种情况做出改进,在现有海洋云仓上增设漏液回收装置,使海洋云仓即具有有效存储、转运污染物的功能,还能有效回收转运、回收污染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漏液,避免漏液外泄于海洋云仓之外,避免污染周围海洋生态环境,避免在周围空气中弥漫难闻气味。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7.所述漏液收集箱的上部设置汇聚板,所述汇聚板向所述漏液收集箱的内腔方向倾
斜汇聚设置,所述汇聚板的低点设置漏液槽,所述漏液槽贯穿所述汇聚板,所述汇聚板用于将漏液汇流至低点经所述漏液槽流入漏液收集箱内。汇聚板能够快速、顺利汇集、引流滴落的漏液,避免漏液长时间停留在汇聚板上而污染环境或产生难闻气味。并且汇聚板还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避免漏液槽中收集的漏液的气味大量散发在空气中,此外,汇聚板还能避免其他杂物落入漏液槽而占据漏液槽有效容积或堵塞漏液槽的出液口,使漏液槽保持持续正常使用。
8.所述接管上设有管道接口,所述汇聚板设置在所述管道接口的下方,管道接口位置为拆装外部软管的位置,漏液主要体现在此位置,在管道接口下方设置漏液槽为最佳方案,所述汇聚板用于承接所述管道接口的漏液。
9.所述漏液收集箱上设置第一回收管路,所述第一回收管路用于与污染物存储罐连通,使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
10.当漏液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漏液回收至对应存储罐内,避免漏液再次返回海洋环境而导致污染情况发生。并且,漏液积累到一定量后,电动阀控制漏液收集箱内设置的泵开始工作,泵能够抽取足够量的漏液进入第一回收管路,使漏液顺利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并避免泵空转。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收管路上设置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第一液位开关信号连接,所述漏液收集箱中预设的极限液位与所述漏液收集箱的容量80%的位置相对应。
12.因为漏液收集箱容量较小,只用于接管时的漏液,故为了节省海洋云仓自操作的能耗,漏液收集箱的高度根据仓体容量而设置。
13.当漏液积累到一定量后,电动阀控制漏液收集箱内设置的泵开始工作,泵能够抽取足够量的漏液进入第一回收管路,使漏液顺利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并避免泵空转。
14.海洋云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海洋云仓中的相应管路中的污染物释放出来,才能对空管路进行有效、高效维修。在释放污染物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污染物意外漏液。
15.此外,海洋云仓在使用过程中,管路出现漏液,在维修作业响应之前,漏液污染环境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
16.为此,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还包括地槽,所述地槽上覆盖漏液地板,所述漏液地板用于将漏液漏入所述地槽中。
17.地板通常采用网格状的地板,便于工人行走对海洋云仓内部进行操作与维修,在操作与维修过程中的漏液通过地板上的网格孔流入地槽内,收集漏液,方便回收漏液,避免漏液污染环境。
18.作为优选,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还设置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与所述地槽中的极限液位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感应到液体到达极限液位而开启,使所述地槽中的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
19.作为优选,所述地槽上设置第二回收管路,所述第二回收管路用于与污染物存储罐连通,使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地槽的回收模式及工作原理与漏液收集箱的回收模式及工作原理类似。
20.通常情况下,第二回收管路和第一回收管路汇聚后与存储罐连通。
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上设置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与所述第二液位开关信号连接。
22.所述地槽中预设的极限液位与所述地槽的容量10%的位置相对应。因为地槽覆盖海洋云仓储存装置设置的范围,若地槽废液积累太多,容易产生异味、发生火灾,若地槽废液积累太少,泵容易空转,抽不上来废液。
2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24.1、增设漏液回收装置,使海洋云仓即具有有效存储、转运污染物的功能,还能有效回收转运、回收污染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漏液,避免漏液外泄于海洋云仓之外,避免污染周围海洋生态环境,避免在周围空气中弥漫难闻气味。
25.2、将储存罐设置在海洋云仓内部,船舶污染物入仓作业的管道接口设置在仓门外部,管道接口下方设置有漏液回收槽,漏液回收槽上设置汇聚板,汇聚板即能使漏液流入漏液回收槽,又能够有效的隔绝船舶污染物的异味。
26.3、当漏液达到一定容量的时候,漏液回收槽能够自行将漏液回收止存储灌中。
27.4、在对海洋云仓内部进行操作维修的时候,产生的漏液通过地槽进行回收,地槽连接的第二回收管路与漏液回收槽连接的第一回收管路汇聚并入后与存储罐连接,对地槽的漏液定量回收,保证了海洋云仓的作业环境,降低了船舶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效的对船舶污染物进行转运储存。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海洋云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海洋云仓的水平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海洋云仓的竖直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漏液收集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海洋云仓的漏液回收流程示意图。
33.在图5中:
34.与附图标记12所指示的部件采用相同方式绘制的图标均表示电动阀;
35.与附图标记13所指示的部件采用相同方式绘制的图标均表示手动阀;
36.与附图标记14所指示的部件采用相同方式绘制的图标均表示过滤器;
37.与附图标记15所指示的部件采用相同方式绘制的图标均表示泵;
38.与附图标记16所指示的部件采用相同方式绘制的图标均表示压力表;
39.与附图标记17所指示的部件采用相同方式绘制的图标均表示流量计;
40.18为废矿物油入口、19为废矿物油出口;22为生活污水入口、23为生活污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42.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仓体1上的接管箱2,设置在所述接管箱2下方的漏液收集箱3,所述漏液收集箱3用于与污染物存储罐连接,所述漏液收集箱3中设置第一液位开关31,所述第一液位开关31与所述漏液收集箱3中预设的
极限液位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感应到漏液4到达极限液位而开启,使所述漏液收集箱中的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
43.快接箱2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船舶、转运车上的外部软管与存储罐上的管路快速链接,快速高效的将船舶上的污染物转存至海洋云仓内的污染物存储罐(通常包括生活污水储存罐5、废矿物油储存罐6、含油污水储存罐7)中或将存储罐中的污染物转运进行回收处理。
44.但是,在拆、装外部软管的过程中,难以避免污染物泄漏,本技术方案恰恰针对这种情况做出改进,在现有海洋云仓上增设漏液回收装置,使海洋云仓即具有有效存储、转运污染物的功能,还能有效回收转运、回收污染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漏液,避免漏液外泄于海洋云仓之外,避免污染周围海洋生态环境,避免在周围空气中弥漫难闻气味。
45.为了进一步完善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为:
46.所述漏液收集箱3的上部设置汇聚板32,所述汇聚板32向所述漏液收集箱的内腔方向倾斜汇聚设置,所述汇聚板的低点设置漏液槽32-1,所述漏液槽32-1为贯穿所述汇聚板的通槽。
47.所述汇聚板32用于将漏液汇流至低点经所述漏液槽32-1流入漏液收集箱内。汇聚板能够快速、顺利汇集、引流滴落的漏液,避免漏液长时间停留在汇聚板上而污染环境或产生难闻气味,并且汇聚板还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避免漏液槽中收集的漏液的气味大量散发在空气中,此外,汇聚板还能避免其他杂物落入漏液槽而占据漏液槽有效容积或堵塞漏液槽的出液口,使漏液槽保持持续正常使用。
48.所述接管2上设有管道接口21,所述汇聚板32设置在所述管道接口21的下方,管道接口位置为拆装外部软管的位置,漏液主要体现在此位置,在管道接口下方设置漏液槽为最佳方案,所述汇聚板用于承接所述管道接口的漏液。
49.进一步优选,所述漏液收集箱3上设置第一回收管路33,所述第一回收管路用于与污染物存储罐连通,使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
50.当漏液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漏液回收至对应存储罐内,避免漏液再次返回海洋环境而导致污染情况发生。并且,漏液积累到一定量后,电动阀控制漏液收集箱内设置的泵开始工作,泵能够抽取足够量的漏液进入第一回收管路,使漏液顺利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并避免泵空转。
51.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所述第一回收管路33上设置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第一液位开关31信号连接,所述漏液收集箱3中预设的极限液位与所述漏液收集箱的容量80%的位置相对应。
52.因为漏液收集箱容量较小,只用于接管时的漏液,故为了节省海洋云仓自操作的能耗,漏液收集箱3的高度根据仓体容量而设置。
53.当漏液积累到一定量后,电动阀控制漏液收集箱内设置的泵开始工作,泵能够抽取足够量的漏液进入第一回收管路,使漏液顺利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并避免泵空转。
54.海洋云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海洋云仓中的相应管路中的污染物释放出来,才能对空管路进行有效、高效维修。在释放污染物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污染物意外漏液。
55.此外,海洋云仓在使用过程中,管路出现漏液,在维修作业响应之前,漏液污染环
境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
56.为此,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还包括地槽8,所述地槽8上覆盖漏液地板,所述漏液地板用于将漏液漏入所述地槽中。
57.地板通常采用网格状的地板,便于工人行走对海洋云仓内部进行操作与维修,在操作与维修过程中的漏液通过地板上的网格孔流入地槽内,收集漏液,方便回收漏液,避免漏液污染环境。
58.作为优选,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还设置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与所述地槽中的极限液位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感应到液体到达极限液位而开启,使所述地槽中的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
59.作为优选,所述地槽上设置第二回收管路,所述第二回收管路用于与污染物存储罐连通,使漏液回收至污染物存储罐中。地槽的回收模式及工作原理与漏液收集箱的回收模式及工作原理类似。
60.通常情况下,第二回收管路和第一回收管路汇聚后与存储罐连通。
6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上设置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与所述第二液位开关信号连接。
62.所述地槽中预设的极限液位与所述地槽的容量10%的位置相对应。因为地槽覆盖海洋云仓储存装置设置的范围,若地槽废液积累太多,容易产生异味、发生火灾,若地槽废液积累太少,泵容易空转,抽不上来废液。
63.一种海洋云仓漏液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
64.一、漏液收集箱回收模式:第一液位开关9检测到液位到达漏液收集箱中预设的极限液位位置,此时,关闭含油污水入口11的电动阀12、地槽入口的电动阀12,打开漏液回收槽入口的电动阀12,废液通过含油污水泵收集到含油污水储存罐中。
65.外部软管与接管箱形成的连接使废液(即污染物)通过接管箱的管道接口对接的管路实现废液的出入仓(即分别进入到生活污水储存罐5、废矿物油储存罐6、含油污水储存罐7中)。
66.二、地槽漏液回收模式:第二液位开关10检测到液位到达预设的地槽中的极限液位位置,关闭含油污水入口的电动阀12、漏液回收槽入口的电动阀12,打开地槽入口的电动阀12,废液通过含油污水泵收集到含油污水储存罐中。
67.当生活污水存储罐满了的时候,其中一种方式为采用纳管排放的方式:关闭生活污水存储罐5的生活污水入口与出口的电动阀,打开纳管管路的电动阀,生活污水通过生活污水泵完成纳管排放。
68.纳管是一项水污染处理工程,就是通过建设和改造位于河道两侧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宾馆、餐饮、居住小区等污水产生单位内部的污水管道,并将其就近接入敷设在城镇道路下的污水管道系统中,并转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简言之,即污染源单位把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截污收集管系统进行集中处理。此种方法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9.其中,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