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管纸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3985发布日期:2022-11-03 06:2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管纸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管纸的上料装置,属纺织纱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纱管纸是一种薄型钢纸,主要用于纺织工业制锥形纸纱管的工业用纸,纱管纸需要经过裁减、施胶、卷制、打磨、裁边、倒圆口等工序制作而成锥形纸纱管。
3.在制作锥形纸纱管过程中,需要将插装有中心轴的纱管纸卷安装在上料架上放料(放卷)以依次完成裁减、施胶、卷制等工序,目前的通常做法是采用起吊装置通过中心轴吊起纱管纸卷,同时配合人工辅助完成纱管纸卷在上料架上的安装。由于纱管纸卷自身重量大,且需要人工辅助调整纱管纸卷的安装方位,这种方法存有纱管纸卷掉落砸伤人的安全事故隐患。在另一面,采用纱管纸制作锥形纸纱管过程中,按批次需要在锥形纸纱管上涂抹不同的颜色(料)标记,以在后续的工作中对应不同的产品种类(24支纱,32支纱等),而目前的上料架不具备这一功能,通常做法是人工手拿刷子直接在成型好后的纸纱管上进行刷涂标记颜料,因员工个体差异,涂抹后的分类标记图形位置不一致,致使在络纱完成后分类标记被覆盖,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识别性,存有不同产品种类筒纱混淆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全上料,且在放料过程中进行标记涂抹,以解决现有上料方式存有纱管纸卷掉落砸伤人的安全事故隐患,以及人工刷涂标记一致性差,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识别性,存有不同产品种类筒纱混淆隐患问题的纱管纸的上料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纱管纸的上料装置,它由机架、抬升机构、输送对辊a、输送对辊b和印刷辊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顶部装有印刷辊,印刷辊下方一侧的机架上通过安装轴装有抬升机构,印刷辊一侧的机架上呈上下状装有输送对辊a,印刷辊另一侧的机架上呈上下状装有输送对辊b,印刷辊、输送对辊a和输送对辊b通过传动链与电机连接。
7.所述的抬升机构由抬升臂、抬升液压缸和锁紧件构成,抬升臂一端与机架铰接连接,抬升臂另一端装有锁紧件,抬升臂下方的机架上铰接有抬升液压缸,抬升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锁紧件下方的抬升臂铰接连接。
8.所述的锁紧件由锁座、锁杆和锁紧螺栓构成,锁座为矩形体,锁座上开设有锁槽,锁槽呈“v”字形,锁槽内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滚针,锁槽上方的锁座上通过锁紧螺栓装有锁杆,锁杆与锁槽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滚针。
9.所述的印刷辊为空心圆筒状,印刷辊圆周上径向设置有装配凸条,装配凸条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内通过储液海绵装有印刷垫,储液海绵与印刷垫接触连接,印刷垫与装配凸条平齐设置,装配凹槽通过多个液流通孔与印刷辊的储液内腔连通,印刷辊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为弧形板,以便引导储液内腔的液体向液流通孔方向
流动。
10.所述的输送对辊a和输送对辊b的内侧之间分别通过机架装有张紧辊件,张紧辊件由辊筒、复位弹簧和滑杆构成,辊筒两端中心分别装有滑杆,滑杆对应的机架上设置有滑槽,滑杆与滑槽通过键和键槽配合滑动连接,滑杆与滑槽之间卡装有复位弹簧。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2.该纱管纸的上料装置通过张紧辊件的辊筒、复位弹簧、滑杆和导杆,从而方便对纱管纸形成张紧作用,与印刷辊配合,方便在上料的同时对纱管纸进行涂抹颜料,减少了人工涂刷劳动量大,涂刷不一致影响工作人员识别性的问题,通过抬升机构的抬升臂、抬升液压缸和锁紧件相互配合,实现纱管纸卷由地面直接抬升至上料装置上,避免高空悬吊需要人为辅助易存在掉落砸伤人的风险,该上料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上料方式存有纱管纸卷掉落砸伤人的安全事故隐患,以及人工刷涂标记一致性差,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识别性,存有不同产品种类筒纱混淆隐患问题,非常适合纺织企业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3中抬升机构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图3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印刷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机架;2、输送对辊a;3、输送对辊b;4、印刷辊;5、辊筒;6、复位弹簧;7、滑杆;8、滑槽;9、印刷垫;10、储液海绵;11、装配凸条;12、液流通孔;13、储液内腔;14、抬升臂;15、抬升液压缸;16、锁座;17、锁杆;18、锁紧螺栓;19、滚针;20、纱管纸卷,21、注液口;22、锁槽;2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附图1-6所示
21.该纱管纸的上料装置由机架1、抬升机构、输送对辊a2、输送对辊b3和印刷辊4构成,机架1为矩形框架体,机架1顶部装有印刷辊4,印刷辊4为两端呈密闭状的空心圆筒体,印刷辊4圆周上设置有装配凸条11,装配凸条11的一端端头设置有装配凹槽,装配凹槽的端面装有印刷垫9(微孔泡沫材质),装配凹槽内部装有储液海绵10,储液海绵10与印刷垫9接触连接,装配凹槽内通过多个液流通孔12与印刷辊4的储液内腔13连通,印刷垫与装配凸条平齐设置,工作时,有效保证印刷辊4压印纱管纸的平整性,印刷辊的储液内腔13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板23,导流板23为半弧形板,使用时,通过导流板23引导储液内腔13内部的颜料液体向液流通孔12的方向流动,保证颜料液体流进液流通孔12内。
22.印刷辊4一端端头设置有注液口,注液口与印刷辊4的储液内腔13连通,储液内腔13的涂料通过液流通孔12流向储液海绵10为印刷垫9持续提供颜料,保证印刷的连续性。
23.印刷辊4下方一侧的机架1上通过安装轴装有抬升机构,抬升机构由抬升臂14、抬升液压缸15和锁紧件构成,抬升臂14一端与机架1通过安装轴铰接连接,抬升臂14另一端装
有锁紧件,锁紧件由锁座16、锁杆17和锁紧螺栓18构成,锁座16为矩形体,锁座16上开设有锁槽21,锁槽21呈“v”字形,锁槽21内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滚针19,锁槽21上方的锁座16上通过锁紧螺栓18装有锁杆17,锁杆17与锁槽21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滚针19,设置滚针19有效减少锁紧件与纱管纸卷的中心轴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进行输送纱管纸卷。
24.抬升臂14下方的机架1上通过耳板、耳板座和销轴铰接有抬升液压缸15,抬升液压缸15外接有液压站,抬升液压缸15为自锁液压缸,抬升液压缸15的活塞杆与锁紧件下方的抬升臂14铰接连接,使用时,通过抬升液压缸15的活塞杆伸出或收缩从而实现抬升臂14沿机架1发生摆动,以便于后序纱管纸卷进行上料或更换新纱管纸卷的作业。
25.印刷辊4一侧的机架1上呈上下状装有输送对辊a2,印刷辊4另一侧的机架1上呈上下状装有输送对辊b3,输送对辊a2两端端头分别固定安装有装配短轴,装配短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输送对辊a2相对于机架1发生转动,机架1另一端呈上下对称装有输送对辊b3,输送对辊b3与输送对辊a2的结构相同。
26.输送对辊a和输送对辊b的内侧之间的机架1上分别对应装有张紧辊件,张紧辊件由辊筒5、复位弹簧6和滑杆7构成,辊筒5两端中心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7,滑杆7对应的机架1上设置有滑槽8,滑杆7与滑槽8通过键和键槽配合滑动连接,滑杆7与滑槽8之间卡装有复位弹簧6,辊筒5分别与输送对辊a2和输送对辊b3错位设置,工作时,在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通过滑杆7使辊筒5对纱管纸具有一个张紧作用。
27.该上料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待上料的纱管纸卷推移至该上料装置的抬升机构位置处,使纱管纸卷两端端头的中心轴分别与抬升臂14对齐,中心轴与抬升臂14对齐后,启动抬升液压缸15,抬升液压缸15的活塞杆回缩,此时,抬升臂14沿机架1向下摆动,抬升臂14带动锁紧件同步向下摆动,直到锁紧件的高度低于纱管纸卷中心轴的高度,滚动纱管纸卷,使纱管纸卷两端的中心轴分别移动至锁座16的锁槽21内,纱管纸卷移动到位后,通过锁紧螺栓18将锁杆17固定在锁座16上,此时在锁杆17与锁座16的锁槽21相互配合下,对纱管纸卷中心轴形成限位锁紧,启动抬升液压缸15,抬升液压缸15的活塞杆向外伸出,由此在抬升液压缸15的伸展状态下,抬升臂14向上摆动,抬升臂14通过锁紧件带动纱管纸卷向上抬升,直到纱管纸卷悬空于地面,抬升完成,锁紧抬升液压缸15,通过抬升臂14、抬升液压缸15和锁座16相互配合,仅需要人工沿地面滚动纱管纸卷,由此解决了吊起纱管纸卷人工辅助调整纱管纸卷的安装方位,存有纱管纸卷掉落砸伤人的安全事故隐患。
28.纱管纸卷悬空后,拉动纱管纸卷的端头,使纱管纸绕输送对辊a2、辊筒5、印刷辊4,再由输送对辊b3牵引出至下一工位,在辊筒5、复位弹簧6和滑杆7的配合下对纱管纸形成张紧作用,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印刷辊4、输送对辊a2和输送对辊b3转动,当印刷辊4的印刷垫9与纱管纸接触后,对纱管纸实现印刷分类标记,当印刷辊4每转动360度就对纱管纸进行一次印刷,解决了人工刷涂标记一致性差,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识别性,存有不同产品种类筒纱混淆隐患的问题;纱管纸在输送对辊b3输送下向下一工位前进,由此完成整个纱管纸的上料作业。
29.该上料装置通过印刷辊方便在上料的同时对纱管纸进行涂抹颜料,减少了人工涂刷劳动量大,涂刷不一致影响工作人员识别性的问题,通过抬升机构的抬升臂、抬升液压缸和锁紧件相互配合,实现纱管纸卷由地面直接抬升至上料装置上,避免高空悬吊需要人为辅助易存在掉落砸伤人的风险,非常适合纺织企业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