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8875发布日期:2023-02-21 18: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添加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


背景技术:

2.发酵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采用的菌种添加方式,传统做法是打开发酵罐顶部人孔盖,放上火焰圈,然后将袋装、瓶装、罐装或桶装菌种倒入罐中。这种做法在开盖、菌种投放、关盖过程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或操作不当引起的人员灼伤。也容易造成菌种在罐壁粘附,或者在发酵罐表面抱团,影响接种、发酵效果。
3.近几年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生产过程在线添加菌种的操作方式:即在料液杀菌后冷却至发酵罐的管线上,安装一个菌种添加罐,并在菌种添加罐的上方配备空气净化层流罩,接种时打开罐顶投料孔将菌种投入,再将杀菌冷却后的料液通入菌种添加罐,菌种随着料液进入目标罐。然而,不同菌种发酵剂的性状差异很大,有的菌种一接触液体后即开始抱团,且容易粘附在罐壁,纵使用大量的料液也不能将其充分分散并冲入目标罐。同时还存在菌种投放后被罐体内的残留高温蒸汽部分杀菌导致菌种活力降低的问题。
4.现有一种菌种添加罐,罐体内设置嵌入式多滤孔的过滤筒,能够破坏菌种团块,有利于改善菌种的分散性,但是这种嵌入式的过滤筒不易清洁,会出现卫生死角,也容易使菌种粘附在过滤筒及菌种投料孔上。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包括罐体、上盖、进料结构、过滤网和出料口,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菌种的容纳腔;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罐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开口处,用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上端开口;所述进料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侧上部并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向所述罐体内导入料液;所述过滤网相对于所述罐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罐体上设有冷却罐体的结构,可对所述罐体进行冷却。
6.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需要添加菌种时,打开上盖,将菌种倒入罐体容纳腔内的过滤网上,再将料液从进料结构通入到容纳腔内,由料液的冲击力充分冲散菌种,菌种与料液充分融合后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后序目标罐内。过滤网和上盖相对于罐体是可拆卸的,以便于在需要清洁时打开上盖,将过滤网从罐体内取出清洁,从而解决了过滤网难以清洁和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
7.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网孔,所述本体的外边缘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相贴合。
8.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本体呈圆盘状,所述过滤网本体上均匀设置多个网孔。
9.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本体上设置有提手。
10.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本体。
11.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包括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形成中空结构。
12.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外层上设置有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中空结构。
13.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进液管的上方。
14.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管和喷淋球,所述喷淋球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进料管的一端。
15.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与罐体可拆卸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添加菌种时,打开上盖,将菌种倒入罐体容纳腔内的过滤网上,再将料液从进料结构通入到容纳腔内,由料液的冲击力充分冲散菌种,菌种与料液充分融合后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后序目标罐内。上盖面积大且上盖内不连接喷淋球及进料管,便于打开及添加菌种的操作、减少菌种投料过程损失。过滤网和上盖相对于罐体是可拆卸的,以便于在需要清洁时打开上盖,将过滤网从罐体内取出清洁,从而解决了滤网难以清洁和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罐体具有内层和外层的中空结构,可通入冷却液对罐体进行降温冷却,解决了菌种投放后被罐体内残留的高温蒸汽部分杀灭和导致菌种活力降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1、罐体;11、容纳腔;12、内层;13、外层;14、下铰接座;15、下锁紧座;16、凹槽;2、上盖;21、把手;22、上铰接座;23、上锁紧杆;24、上锁紧座;3、进料结构;31、进料管;32、喷淋球;4、过滤网;41、本体;42、网孔;43、提手;44、支撑杆;5、出料口;6、中空结构;61、进液管;6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网的菌种添加罐,包括罐体1、上盖2、进料结构3、过滤网4和出料口5,罐体1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菌种的容纳腔11;上盖2相对于罐体1可拆卸,设置在罐体1的上端开口处,用以封闭容纳腔11的上端开口;进料结构3设置在罐体1的侧上部并连通容纳腔11,用于向罐体1内通入料液;过滤网4相对于罐体1可拆卸,设置在容纳腔1内,过滤网4设置在进料结构3的下方;出料口5设置在罐体1的下端开口处。如图2所示,罐体1为空心圆柱型,底部为半球型,罐体1用于承载所有的其他结构组件。
26.在需要添加菌种时,打开上盖2,将菌种倒入罐体1容纳腔内的过滤网4上,再将料液从进料结构3通入到容纳腔11内,由料液的冲击力充分冲散菌种,菌种与料液充分融合后通过出料口5进入到后序目标罐内。过滤网4和上盖2相对于罐体1是可拆卸的,以便于在需要清洁时打开上盖2,将过滤网4从罐体1内取出清洁,从而解决了过滤网4难以清洁和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
27.本实施例中,过滤网4包括过滤网本体41以及设于过滤网本体41上的网孔42,过滤网本体41的外边缘与容纳腔11的内壁面相贴合,防止过滤网4与罐体1内壁产生较大的缝隙,投放的菌种如果没有均匀分布在过滤网本体41上时,将会导致过滤网4倾斜,缝隙变得更大,再继续投入大量菌种,菌种会通过增大的缝隙涌入到过滤网本体41的下方,堵住出料口5,使得菌种添加罐无法正常工作。
28.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过滤网本体41呈圆盘状,过滤网本体41均匀设置多个网孔42。融合好的料液可以通过多个网孔42掉入下方的出料口5。具体的,可以通过置换不同孔径网孔42的过滤网4来适用于不同特性的菌种和料液。
29.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本体41上设置有提手43。如图3所示,提手43可为焊接在过滤网本体41上方的两个框型圆杆。提手43也可与过滤网本体41可拆卸连接,如卡接,螺纹连接等,在不使用时,将其拆卸,节省空间,便于储存。也便于产品的运输,防止在运输过程造成损坏。使用时,将上盖2打开,利用提手43将过滤网4取出清洗,避免存在清洁死角。为方便提出过滤网4,提手43的上端设置在接近上盖2处。
30.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本体41下部设置有支撑杆44,用于支撑过滤网本体41。如图2所示,过滤网本体41下部以过滤网本体41中心为圆点,在过滤网本体41下部周向均匀焊接同样长度的支撑圆杆。根据实际需要,不同过滤网4的支撑圆杆高度可设置成不同高度。通过调节支撑圆杆的高度可以调节过滤网本体41到进料结构3的之间的距离,支撑杆44越高,菌种越靠近进料结构3,将料液通入容纳腔时,料液对菌种的冲击力也越大,菌种与料液就融合得越充分。支撑杆44的高度加上过滤网本体41厚度再加上提手43高度小于罐体1内侧高度,能够通过打开上盖2取出滤网进行清洗。具体的,过滤网本体41的高度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支撑杆44高度的过滤网4来实现,或将支撑杆44设置成可伸缩的结构来实现。
3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罐体1包括内层12与外层13,内层12与外层13之间形成有中空结构6。具体的,中空结构6内可以通入冷却介质。由于菌种添加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热水消毒,在添加菌种前,可通过中空结构6来降低菌种添加罐的温度,防止菌种投放后被菌种添加罐内的残留高温蒸汽杀灭而导致菌种活力降低的问题。进一步的,冷却介质可以是液体或气体,例如,冷水、冷气等。
32.实施例2
3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如图2所示,外层13上设置有进液管61与出液管62,
进液管61与出液管62连通中空结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冷液体从进液管61进入,再从出液管62流出,冷液体与罐体1的内层12及容纳腔11内的空气进行热传递,从而降低容纳腔11的温度。为加快中空结构6的冷却效果,如图1所示,罐体1靠近上盖2处形成有凹槽16,用于隔离上盖2与中空结构6,防止中空结构6与上盖2直接接触。
3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出液管62设置在进液管61的上方。能够使冷液体在中空结构6停留更长的时间,使得冷液体与罐体1充分进行热交换,从而较高效的对菌种添加罐的进行降温。
35.本实施例中,进料结构3包括进料管31和喷淋球32,进料管31设置在罐体1侧上部,喷淋球32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可拆卸,设置在进料管31的一端。进料管31与喷淋球32的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或者卡接,使得喷淋球32可以拆下进行单独清洗。具体的,进料管31可以为cip管。如图2所示,喷淋球32设置为空心球形,球面上置有多个喷淋孔,料液通过后分散成较细的液体流,增加料液与菌种的接触面,提高菌种的分散性,使得料液与菌种充分融合,减少菌种抱团的现象。喷淋球32的另一功能是在菌种添加前后,将清洗液通入进料管31,喷淋球32将清洗液分散成多股较细的液体,可以全方位对罐体1内部进行喷淋清洗。喷淋球32上有与进料管31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当喷淋球32与进料管31螺纹连接时,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进料管31与喷淋球32连接一端的外圈也设置有螺纹。螺纹的类型和长度需要保证喷淋球32与进料管31连接较为牢固,保证料液的冲击力不会将喷淋球32冲开。螺纹连接能够将喷淋球32拆卸下来清洗。当喷淋球32与进料管31卡接时,在安装孔沿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滑槽和卡槽,滑槽和卡槽相连接,进料管31在容纳腔11内的一端形成有卡扣,在使用时,将喷淋球32的滑槽对准进料管31的卡扣,再旋转喷淋球32,卡扣通过滑槽进入卡槽便能够将喷淋球32安装在进料管31上。需要拆卸时,将喷淋球32反向旋转,卡扣移入滑槽,便可将喷淋球32拆下。
36.本实施例中,上盖2与罐体1可拆卸连接。上盖2设置有把手21,以便于将盖子安放到罐体1上或者从罐体1上移开。本实施例中的上盖2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到罐体1上。具体的,上盖2设置有上铰接座22以及可拆卸的上锁紧杆23,上铰接座22垂直于罐体1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上销钉孔,其中上铰接座22与上盖2是一体式的,上锁紧杆23设置有螺纹;罐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下铰接座14,下铰接座14垂直于罐体1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下销钉孔,销钉穿过上销钉孔和下销钉孔,使得上盖2能够绕着销钉翻转。在需要放入菌种时,利用把手21将上盖2翻转至与罐体1抵接,再进行菌种添加。这个过程可以不用将上盖2取下,防止上盖2取下后被污染,影响发酵,同时也能预防上盖2丢失的情况发生。具体的,罐体1上端沿周向方向还均匀设置有多个下锁紧座15,下锁紧座15平行于罐体1轴线的方向设置第二安装孔;上盖2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上锁紧座24,上锁紧座24平行于罐体1轴线的方向设置上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内均设置有螺纹,上锁紧杆23先后与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配合。在需要打开上盖2时,将上锁紧杆23拧开,利用把手21将上盖2打开;在需要密封上盖2时,利用把手21将上盖2与罐体1盖合,再将上锁紧杆23拧紧,以密封罐体1,结构简单方便。
37.实施例3
38.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过滤网本体41上方不设置提手21。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可通过其他工具将过滤网4取出,清洁时只需清洗过滤网本体41
和支撑杆44即可,也更加方便,同时减少了加工工艺的步骤,节约成本。
39.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本体41下方不设置支撑圆杆。使过滤网本体41直接置于罐体1内,以罐体1的半球型底部为支撑点。清洁时只需清洗过滤网本体41即可,也更加方便,同时减少了加工工艺的步骤,节约成本。
40.本实施例中,上盖2的把手21可以为方形、弧形或者其他形状,通过焊接设置在上盖2。不论是何种形状,只需能够将上盖2提起即可。相应的,把手21还可以与上盖2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安装或拆卸时,将把手21卡接在上盖2,正常使用即可。有多个菌种添加罐时,部分菌种添加罐上盖2的把手21损坏时,可以将其他好的菌种添加罐上盖2替换使用到损坏的添加罐上,从而节约成本。
4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