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7533发布日期:2023-02-01 01:3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


背景技术:

2.现在环保精神在不断宣传推广,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垃圾分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城市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垃圾收集处都会放置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垃圾虽然被分类放入对应的垃圾桶,但是垃圾车在回收时又会把垃圾混合到一起了进行回收,然后再进行分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司发明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
4.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内转动安装有隔板,将车厢内部空间分隔成可回收垃圾储存区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所述车厢前后侧板上与隔板对应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带有插孔的耳板,所述耳板上方的车厢前后侧板上均滑动插接有带有插孔的u型杆一,隔板位于u型杆一两竖杆间,所述耳板和u型杆一的插孔内插接有销钉。所述车厢后端开口端上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厢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车厢顶板上与可回收垃圾储存区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垃圾加入口。
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前后侧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对应转动插接于邻近的车厢的侧板上。
7.进一步地,所述车厢后端前后侧板外壁上部对称焊接有l型杆,所述箱门前后侧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转动插接于邻近的l型杆上。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箱门前后侧板上的套筒一,所述车厢上与套筒一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套筒二,所述套筒一和套筒二上插接有u型杆二。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垃圾分类回收车厢的设置,在进行垃圾回收时,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放置在不同的储存区,转运后无需进行分拣。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加入口在车厢上的位置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在车厢内的位置示意图。
13.图中:车厢1,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1,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2,耳板13,u型杆一14,销钉15,箱门16,转轴二161,连接机构17,套筒一171,套筒二172,u型杆二173,垃圾加入口18,l型杆19,隔板2,转轴一21。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参照图1—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包括车厢1,所述车厢1内转动安装有隔板2,将车厢1内部空间分隔成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1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2。所述隔板2前后侧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轴一21,所述转轴一21对应转动插接于邻近的车厢1的侧板上。所述车厢1顶板上与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1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2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垃圾加入口18。
16.所述车厢1前后侧板上与隔板2对应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带有插孔的耳板13,所述耳板13上方的车厢1前后侧板上均滑动插接有带有插孔的u型杆一14,隔板2位于u型杆一14两竖杆间,所述耳板13和u型杆一14的插孔内插接有销钉15。
17.所述车厢1后端开口端上铰接有箱门16,所述箱门16通过连接机构17与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车厢1后端前后侧板外壁上部对称焊接有l型杆19,所述箱门16前后侧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轴二161,所述转轴二161转动插接于邻近的l型杆19上。所述连接机构17包括安装在箱门16前后侧板上的套筒一171,所述车厢1上与套筒一171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套筒二172,所述套筒一171和套筒二172上插接有u型杆二173。
18.该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安装在垃圾车上,垃圾车的底盘上安装液压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倾倒,在进行垃圾回收时,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通过对应的垃圾加入口18放入到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1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2内(车厢1上与垃圾加入口18对应位置会安装垃圾桶自动倾倒装置,该装置为市面上现有的),将垃圾运到分拣点的不可回收垃圾区域,将u型杆二173从套筒一171和套筒二172取下,通过液压机构将车厢1前端顶起,先将位于车厢1后端的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倾倒,然后将垃圾车开到可回收垃圾区域,将u型杆一14取下,通过液压机构将车厢1前端顶起,将位于车厢1前端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倾倒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垃圾分类回收车厢的设置,在进行垃圾回收时,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放置在不同的储存区,转运后无需进行分拣。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转动安装有隔板(2),将车厢(1)内部空间分隔成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1)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2);所述车厢(1)前后侧板上与隔板(2)对应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带有插孔的耳板(13),所述耳板(13)上方的车厢(1)前后侧板上均滑动插接有带有插孔的u型杆一(14),隔板(2)位于u型杆一(14)两竖杆间,所述耳板(13)和u型杆一(14)的插孔内插接有销钉(15);所述车厢(1)后端开口端上铰接有箱门(16),所述箱门(16)通过连接机构(17)与车厢(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顶板上与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1)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12)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垃圾加入口(18)。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前后侧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轴一(21),所述转轴一(21)对应转动插接于邻近的车厢(1)的侧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后端前后侧板外壁上部对称焊接有l型杆(19),所述箱门(16)前后侧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轴二(161),所述转轴二(161)转动插接于邻近的l型杆(19)上。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7)包括安装在箱门(16)前后侧板上的套筒一(171),所述车厢(1)上与套筒一(171)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套筒二(172),所述套筒一(171)和套筒二(172)上插接有u型杆二(17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车厢,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内转动安装有隔板,将车厢内部空间分隔成可回收垃圾储存区和不可回收垃圾储存区;所述车厢前后侧板上与隔板对应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带有插孔的耳板,所述耳板上方的车厢前后侧板上均滑动插接有带有插孔的U型杆一,隔板位于U型杆一两竖杆间,所述耳板和U型杆一的插孔内插接有销钉;所述车厢后端开口端上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垃圾分类回收车厢的设置,在进行垃圾回收时,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放置在不同的储存区,转运后无需进行分拣。转运后无需进行分拣。转运后无需进行分拣。


技术研发人员:孙四五 刘亚华 刘金学 葛伟宏 陈典迎 彭国霞 段坤 余红义 张海松 张宏伟 李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田环卫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1/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