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3209发布日期:2023-03-14 20:2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工厂缸体珩磨机上料滚道输送带处无导向装置(此处输送带需要升降,普通导向装置无法满足要求)缸体位置经常跑偏,工件经过输送带输送后落座位置偏导致预检测工位频繁报警。目前同行业主要采用两个对正气缸对工件找正,输送带抬起前首先对缸体进行对正。
3.存在问题:
4.1、当前工作方式:缸体无导向和对正装置,缸体位置经常跑偏,工件经过输送带输送后落座位置偏,导致预检测工位频繁报警。
5.2、对正气缸:需要采用两个气缸安装到滚道两侧,输送带抬起前首先对缸体进行对正,安装空间受限,两个气缸需要同步动作,驱动装置多,能耗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接板、气缸、导向杆及条形凹槽导向板,所述连接板平行设于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另一侧,所述气缸的气缸杆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端、且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平行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缸体输送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及第二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平行设置在所述气缸一侧,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沿所述导向杆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另一端设有与其同一直线设置的导向滑道。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气缸杆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衬套,所述导向杆为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衬套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设有两个一字排列的条形槽,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条形槽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占用过多空间,不影响缸体输送辊道的正常布局,能够对缸体进行输送导向,保证缸体以正确姿态输送到待输送工位上端,解决了由于缸体位置偏移而导致下一工位频繁报警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支撑板;2-连接板;3-气缸;4-条形凹槽导向板;5-气缸杆;6-导向杆;7-导向滑道;8-第一位置传感器;9-第二位置传感器;10-传感器固定支架;11-感应块。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包括支撑板1、连接板2、气缸3、导向杆6及条形凹槽导向板4,所述连接板2平行设于所述支撑板1一侧,所述气缸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另一侧,所述气缸3的气缸杆5穿过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6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6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4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端、且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4与所述气缸3的气缸杆5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4上端设有条形凹槽,能够与缸体下端适配,实现对缸体的移动导向,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4为金属材料制造,不易磨损。
15.使用时,所述支撑板1及气缸3均设置在缸体输送辊道的下端,而条形凹槽导向板4置于缸体输送辊道的上端与其缸体的下端突出部位适配,当缸体未到达上料工位(机床输送带正上方)时,气缸3带动条形凹槽导向板4伸出保证缸体以正确的姿态继续移动到上料工位上方;当缸体完全到达上料工位后,气缸3带动条形凹槽导向板4后退,完成缸体的输送导向,此时上料工位的输送带将缸体抬起输送到预检测工位。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保证缸体以正确姿态输送到待输送工位上端,解决了由于缸体位置偏移而导致下一工位频繁报警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
17.本实施例中,该缸体输送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8及第二位置传感器9及传感器固定支架10,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10平行设置在所述气缸3一侧,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8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9沿所述导向杆6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10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8及第二位置传感器9能够对气缸杆5的伸缩长度进行监控,保证气缸3的有效工作。
18.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4另一端设有与其同一直线设置的导向滑道7,所述缸体输送辊道的上端还设有与导向滑道7适配的导向滑轨,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条形凹槽导向板4的直线运动,进而保证缸体的姿态要求。
1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上位于气缸杆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衬套,所述导向杆6为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衬套内,靠近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10一侧的所述导向杆6设有与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8及第二位置传感器9配合使用的感应块11。
20.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10设有两个一字排列的条形槽,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8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9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条形槽内。这样方便对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整,适配性更好。
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占用过多空间,不影响缸体输送辊道的正常布局,能够对缸体进行输送导向,保证缸体以正确姿态输送到待输送工位上端,解决了由于缸体位置偏移而导致下一工位频繁报警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
2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连接板、气缸、导向杆及条形凹槽导向板,所述连接板平行设于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另一侧,所述气缸的气缸杆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端、且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缸体输送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及第二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平行设置在所述气缸一侧,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沿所述导向杆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另一端设有与其同一直线设置的导向滑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气缸杆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衬套,所述导向杆为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衬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设有两个一字排列的条形槽,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条形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缸体输送导向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接板、气缸、导向杆及条形凹槽导向板,所述连接板平行设于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另一侧,所述气缸的气缸杆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端、且所述条形凹槽导向板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占用过多空间,不影响缸体输送辊道的正常布局,能够对缸体进行输送导向,保证缸体以正确姿态输送到待输送工位上端,解决了由于缸体位置偏移而导致下一工位频繁报警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佐涛 牟敬强 李建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