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门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3579发布日期:2022-12-17 12:5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门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门架总成。


背景技术:

2.叉车门架是叉车取物装置的主要承重结构,属于叉车必不可少的部件。然而目前叉车行业现状:市场上有需求使用两级全自由门架都是1.5t(吨)以上的门架,但是这种吨位的门架由于体积和自身重量的问题,操作不够灵活,不适合使用在进出货梯,堆垛通道狭小场合进行堆垛,同时现有的全自由门架的槽钢一般采用c型结构,c型结构本身稳定性不高,但是在使用的时候,c型结构的槽钢需要支撑较重的横梁以及货叉架,因此需要槽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进行支撑。
3.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叉车门架总成,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门架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叉车门架总成,包括外门架以及滑动安装在外门架内侧的内门架,
7.所述外门架包含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槽钢一,两组槽钢一通过下端的外门架下横梁、上端的侧板三以及中部的横梁将外门架分成两组框型结构;
8.所述内门架包含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槽钢二,两组槽钢二通过上端的上横梁、下端的内门架下横梁以及中部的中横梁总成将内门架分成两组框型结构;
9.所述槽钢一和槽钢二均采用“h”型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门架下横梁的两端通过侧板一固定到两个槽钢一上,外门架下横梁的两端中心位置设有与叉车前轮连接的轴头,所述外门架下横梁上设有与叉车货叉架连接的倾斜缸支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门架下横梁的一侧还固定有加强板,两个所述侧板一上还通过筋板固定在相应的槽钢一上,两个所述槽钢一的内侧设有滚轮并与内门架滑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支座与相应的槽钢一固定,所述横梁上还固定有油管安装板,两个槽钢一上设有连接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三的两端通过固定块固定在两个槽钢一上,侧板三上安装有外门架挂链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门架下横梁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槽钢二上,内门架下横梁上设有安装件和油管固定板。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横梁总成上设有连接板;所述中横梁总成、内门架下横梁以及两个槽钢二构成框型结构,所述中横梁总成、上横梁以及两个槽钢二构
成框型结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门架下横梁、横梁以及两个槽钢一构成框型结构;所述横梁、侧板三以及两个槽钢一构成框型结构。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钢一上且位于外门架下横梁的一侧设有侧板二,侧板二上固设有油缸底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首先,通过将外门架和内门架均设计成由两个框型结构组成,即两个槽钢之间均通过多个横梁进行固定,从而来增加外门架以及内门架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内外门架的槽钢均采用h型结构布置,相较于传统c型槽钢来说,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内门架和外门架的强度和刚度;
20.其次,内门架滑动在外门架的内侧,内门架的两个槽钢下端设有复合滚轮,并滑动与外门架上的两个槽钢内侧;同外门架的两个槽钢上端内侧也设有复合滚轮,并与内门架的两个槽钢外部滑动连接;通过复合滚轮的配合能够实现内门架和外门架之间的活动,确保门架总成操作灵活,在门架落地高度不变的情况,能够提升货叉架的起升高度,以满足低矮操作空间的货物堆垛,同时内门架和外门架结构设计紧凑,操作灵活,适合狭小空间场合,比如集装箱内操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叉车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叉车门架总成与叉车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外门架;11、侧板一;12、轴头;13、加强板;14、外门架下横梁;15、倾斜缸支座;16、筋板;17、油缸底板;18、侧板二;19、支座;110、横梁;111、油管安装板;112、侧板三;113、槽钢一;114、固定块;115、连接件;116、外门架挂链板;2、内门架;21、内门架下横梁;22、槽钢二;23、连接板;24、油管固定板;25、中横梁总成;26、上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照图1,一种叉车门架总成,包括外门架1以及滑动安装在外门架内侧的内门架2,其中内门架2与货叉架进行连接固定,当内门架2在外门架1上提升,进而能够带动货叉架进行上下方向的提升。门架总成分为二级起升过程,即第一级起升过程和第二级起升过程,第一级起升过程由油缸带动货叉架承载的货物实现,第二级起升过程是油缸带动内门架来实现,即本技术中的内门架2在外门架1的内侧实现起升的过程。
28.参照图2,外门架1包含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槽钢一113,需要注意的是,槽钢一113的侧面剖视结构呈“h”型结构(该方向参照图2的结构图),两组槽钢一113通过下端的外门架
下横梁14、上端的侧板三112以及中部的横梁110将外门架分成两组框型结构。
29.参照图2,外门架下横梁14的两端通过侧板一11固定到两个槽钢一113上,外门架下横梁14的两端中心位置设有与叉车前轮连接的轴头12,轴头12用来连接门架前轮,辅助门架进行移动,外门架下横梁14上设有与叉车货叉架连接的倾斜缸支座15,倾斜缸支座15用来连接倾斜油缸,其中倾斜油缸的另一端连接到货叉架,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倾斜油缸的设置属于现有的叉车领域较为常用的设备,用来对货叉架进行一定的角度调节,故再此处对其原理不作详细的赘述。
30.参照图2,外门架下横梁14的一侧还固定有加强板13,加强板13的设置用来增加外门架下横梁14的强度和稳固性,其中加强板13的两端也与两个侧板一11进行固定,两个侧板一11上还通过筋板16固定在相应的槽钢一113上,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筋板16呈三角状结构,一面固定在侧板一1上、另一面固定在相应的槽钢一113上,从而保证侧板一11以及外门架下横梁14的稳定性;两个槽钢一113的内侧设有滚轮,滚轮113位于两个槽钢113的上端且滚轮滑动连接在内门架2的槽钢二22内;当内门架2在外门架1内滑动的时候,此时滚轮113在槽钢二22的外侧进行滑动。
31.参照图2,横梁110的两端通过支座19与相应的槽钢一113固定,横梁110与两端的支座19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横梁110上还固定有油管安装板111,其中横梁110与油管安装板111也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两个槽钢一113上设有连接件115,连接件115用来和叉车的车架进行固定,且连接件115设在槽钢一113的多个位置处,用来和叉车进行固定,确保外门架1整体的稳定性。
32.参照图2,侧板三112的两端通过固定块114固定在两个槽钢一113上,固定块114可焊接在两个槽钢一113上,侧板三112与固定块114采用可拆卸安装,便于后期侧板三112位置调节以及安装拆卸,侧板三112上安装有外门架挂链板116。
33.参照图3,内门架2包含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槽钢二22,需要注意的是,槽钢二22的侧面剖视结构呈“h”型结构(该方向参照图3的结构图),两组槽钢二22通过上端的上横梁26、下端的内门架下横梁21以及中部的中横梁总成25将内门架分成两组框型结构。
34.参照图2,内门架下横梁21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槽钢二22上,内门架下横梁21上设有安装件和油管固定板24。中横梁总成25上设有连接板23;中横梁总成25、内门架下横梁21以及两个槽钢二22构成框型结构,中横梁总成25、上横梁26以及两个槽钢二22构成框型结构。
35.参照图2,外门架下横梁14、横梁110以及两个槽钢一113构成框型结构;横梁110、侧板三112以及两个槽钢一113构成框型结构,通过设置外门架下横梁14、侧板三112和横梁110将两个槽钢一113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保证两个槽钢一113之间的稳定性。
36.参照图2,槽钢一113上且位于外门架下横梁14的一侧设有侧板二18,侧板二18上固设有油缸底板17,此处的油缸底板17用来固定叉车门架上的提升油缸。
37.本技术门架总成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适合狭小空间场合;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安装时,将内门架2的两个槽钢二22滑动到外门架1的两个槽钢一113内,使得两个槽钢二22上的复合滚轮能够在两个槽钢一113内进行滑动,然后将叉车的货叉架与内门架2上的中横梁总成5进行安装,外门架1与叉车的车架进行安装,然后将外门架1下端的外门架下横梁14两端的轴头12与前轮进行连接,前轮移动能够辅助门架整体进行移动,对门架整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然后将门架上的其他管路进行安装,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管路比如液
压管路和属具管路均采用现有的常见的管路配置,本技术主要写门架总成,故在此处不做详细的介绍。
38.两个槽钢一113对称分布,两个槽钢二22也采用对称分布,则安装在内门架2和外门架1上的零部件会以内门架2和外门架1的中心处为对称面对称分布于两侧。
39.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缸体对内门架2进行提升,内门架2会在外门架1的内部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货叉架以及货叉架上的货物进行相应的移动。
40.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1.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