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型地面可积放式牵引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2156发布日期:2023-01-06 23:1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用于重型地面可积放式牵引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型地面可积放式牵引台车,主要用于叉车配重块的表面涂装生产线中。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涂装工业朝着“高效、自动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叉车配重块的表面涂装生产线迅速淘汰了过去地摊式的、工件转运靠叉车点对点人工转移的落后生产方式,转而采用连续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由于叉车配重的重量大,形状复杂多样,目前主流的智能化涂装生产线中,用于工件输送的自动化设备主要采用以下二种形式的输送机:
3.1、空中悬挂链输送机方式。
4.由积放小车组和载荷梁共同组成载荷小车组,工件通过挂具吊挂在载荷梁下面,通过悬挂输送链将工件自动输送到生产线的各个工艺段,在各个工艺段通过小车组和停止器之间的配合实现工件在生产线中任意位置的自动积放功能。此种输送方式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特别适合连续运行产能要求高的生产线。
5.但是由于叉车配重块形状复杂多样,尺寸、重量差异往往比较大,悬挂的方式在上、下件工位操作复杂,操作人员安全风险比较大;其次,悬挂输送链会导致设备主体高度较高,设备结构承载的原因,结构强度要求较高,设备投资比较高,设备维护成本比较高。
6.2、地拖链输送机的方式。
7.工件通过叉车放置在地面台车上,台车在不同操作工位之间的转移主要是通过地拖链输送机的链条上等间距设置推头小车,每个推头小车处有一台地面台车,地拖链每次都是等间距的步进往前运行,推头小车会推动地面台车往前运行,从而实现工件在不同操作工位之间的自动输送。由于上下件工位只需将工件用叉车叉到台车上即可,操作人员安全风险小、且操作简单。其次,设备整体高度相较悬挂链输送机大大降低,设备不需要承担工件的载荷,使得设备投资大大减少。
8.但是这种输送方式的缺点相对比较明显,台车受到链条推头小车的影响只能等间距布置,为了减少不同工艺之间相互干扰,生产线上不同工艺室体之间的距离往往比较大;其次,台车每次往前运行只能同时等间距步进,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重型地面可积放式牵引台车,能连续高速、高效运行,同时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降低生产线上不同工艺室体之间的距离。
1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重型地面可积放式牵引台车,包括车体骨架和牵引销轴,牵引销轴升降式安装在车体骨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积放杆和积放辊组件;积放辊组件安装在车体骨架的前部,其包括导轮、抬臂、积放轮、导轮支架和积放轮支架;导轮支架和积放轮支架固定,积放轮支架与抬臂固定;导轮转动安装在
导轮支架上;积放轮转动安装在积放轮支架上;抬臂转动安装在车体骨架上,并与牵引销轴连接;积放杆固定安装在车体骨架的尾部。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积放杆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斜面。
1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缓冲块,缓冲块固定安装在车体骨架的前部。
1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承载轮,承载轮安装在车体骨架的底部。
1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导向销轴组件,导向销轴组件安装在车体骨架的底部。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能将地面台车实现悬挂链输送机系统积放车组那样的相互积放,使地拖链输送机拥有悬挂链输送机的连续高速运行、高效、自动化的优点,同时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生产线安全稳定性提高,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生产线上不同工艺室体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积放辊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积放辊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车体骨架1、牵引销轴2、积放杆3、积放辊组件4、缓冲块5、承载轮6和导向销轴组件7。
24.承载轮6安装在车体骨架1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轮6在地面行走。
25.导向销轴组件7安装在车体骨架1的底部,导向销轴组件7用于与地面的导向装置连接,在本实用新型行走的时候起到导向的作用。
26.牵引销轴2升降式安装在车体骨架1上,牵引销轴2用于与地面的地拖链连接,连接后地拖链带动本实用新型行走。
27.积放辊组件4安装在车体骨架1的前部,其包括导轮9、抬臂10、积放轮11、导轮支架12和积放轮支架13。导轮支架12和积放轮支架13焊接固定,积放轮支架13与抬臂10固定;导轮9转动安装在导轮支架12上;积放轮11转动安装在积放轮支架13上;抬臂10转动安装在车体骨架1上,并与牵引销轴2连接。
28.积放杆3固定安装在车体骨架1的尾部。积放杆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斜面8。积放杆3有足够的长度,可以确保车组从高速运行到积放停止后的缓冲回弹段,积放辊组件4的导轮9一直处于被压状态,可以有效防止车组溜车后的牵引销轴2掉落,从而避免牵引链条推头与小车牵引销轴不断撞击,延长牵引销轴2的使用寿命。
29.缓冲块5固定安装在车体骨架1的前部,用于两车进行积放工序时的碰撞缓冲。
30.前一辆台车通过动力装置正常行进到工艺工位,通过停止器将积放辊组件4中的
积放轮11抬起,积放轮11的积放轮支架13与抬臂10装配固定为一体,积放轮11被抬起即抬臂10也会抬起,抬臂10抬起后就会把牵引销轴2抬起,从而使得牵引销轴2与牵引链条脱离,进而使台车失去前进动力并停在当前位置。
31.由于链条处于连续运行状态,后一俩台车随后会被带到此停止位置,当后一俩台车前部积放辊组件4运行到前一台车的积放杆3下方,积放杆3斜面8将积放辊组件4的导轮9压下去,导轮支架12和积放轮支架13是焊接在一起的,同时积放轮支架13与抬臂10固定,因此,当导轮9被压下去同时抬臂10会抬起来,抬臂10抬起后就会把牵引销轴2抬起,从而使得牵引销轴2与牵引链条脱离,进而使台车失去前进动力并停在当前位置,最终实现台车之间的相互积放功能。
32.实施案例:
33.以某著名企业的配重涂装输送线为例。
34.工作条件:250日/年、16小时/日。
35.工件参数:5分钟/件
36.最大大件重量:6500kg
37.工件单台最大工件外形尺寸:1555
×
2700
×
1381mm(长
×

×
高)
38.工件采用叉车上下件,设备投资成本250万元,相比采用吊挂式输送方式投资节省15%。效率提高20%。
3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