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固定的防滑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8671发布日期:2023-03-22 06: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固定的防滑织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固定的防滑织带。


背景技术:

2.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随着科技的发展,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得到广泛的使用。
3.如公开号为:cn211211847u,一种防滑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织带层,所述第一织带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网架层,所述弹性网架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织带层,所述弹性网架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方设置有多个活动板,多个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嵌合连接有滑块。另外,活动板可以使得弹性网架层凹凸不平,促使使用者抓取织带时手指的受力比较均匀,使得织带的外表面更适合使用者使用,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者可以提高旋转按钮调节凹凸的幅度,从而使得织带的外表面更加符合人体力学,使得织带更加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从而使得织带的实用性更强。
4.再如公开号为:cn209441952u,一种防滑织带,包括编织带和尼龙线,所述编织带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通孔环,所述编织带的右端与第一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端焊接有卡钩,所述编织带的左侧与第二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与卡板的右侧焊接固定,所述卡板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板的正面焊接有两组轨道板,所述卡板的正面设置有活动板,所述轨道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滑块相互配合的滑槽。本实用新型增加织带的透气性,提高了编织带表面的摩擦力,在织带使用的过程中起到防滑的作用,且提高了该织带的美观度,有效的减少了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用人员可将任意钩状物体插入到卡孔当中进行锁定,提高了该织带的使用范围。
5.在进行使用时,均达到防滑效果,但在进行使用时,当受到侧面的力时,容易使得织带发生折叠,导致织带与物体的接触面积降低,容易造成压伤,且在进行使用时,存在不便于进行固定,对于固定的长度不便于进行自由控制的问题,不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固定的防滑织带,通过均匀分布的固定管和连接组件,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的两端之间进行固定,并便于对固定的位置进行自由调节,且通过防滑组件,在进行编织时,便于将防滑组件与编织带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防滑凸点,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滑效果,便于使用。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易固定的防滑织带,包括编织带,且所述编织带是通过编织绳进行编织成长条状结构,所述编织带的内部镶嵌固定有内骨架组件,所述编织带的内侧编织固定有防滑组件,且所述编织带之间通过所述内骨架组件插接固定
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对所述编织带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滑组件位于所述编织带的内侧,所述防滑组件的一侧突出与所述编织带的一侧,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内骨架组件,便于将所述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编织带上,进而便于对所述编织带的两端进行固定,并便于对固定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进行操作,且通过所述防滑组件,在进行使用时,便于提高防滑性能,且通过所述内骨架组件,在进行使用时,避免所述编织带发生折叠,提高在使用时的效果,防止发生折叠后,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致勒伤,便于使用。
8.优选的,所述内骨架组件包括固定管,且所述固定管均匀镶嵌在所述编织带的内部,且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编织带的两侧外部,所述连接组件插接在所述固定管之间,且所述编织带的两端之间通过所述固定管和所述连接组件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管的两侧均成放射状固定安装有卡爪,且所述卡爪弯曲,所述卡爪的一侧与所述编织带的外表面相压紧,所述固定管通过所述卡爪固定安装在所述编织带上,所述固定管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绳,且所述第一连接绳上均匀横向固定安装有第一撑杆,所述固定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撑杆,且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撑杆、所述第二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绳均位于所述编织带的内部,且所述编织带通过编织绳编织在所述内骨架组件上,在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且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均采用塑料片制成,便于对所述编织带进行支撑,避免发生折叠,便于使用,并通过所述固定管,便于和所述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且通过所述卡爪,提高所述固定管与所述编织带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发生脱离。
9.优选的,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防滑板,且所述防滑板上均匀开设有编织孔,所述编织带通过编织绳穿过所述编织孔,将所述防滑组件编织固定在所述编织带上,且所述防滑板成阵列分布在所述编织带上,所述防滑板的一侧均匀阵列固定安装有防滑凸点,且所述防滑凸点为菱形结构,所述防滑凸点位于所述编织带的外侧,通过所述编织孔,便于在进行编织时,将所述防滑板与所述编织带之间进行稳定连接,且通过所述防滑凸点,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滑性能。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销杆,所述销杆插接在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且所述销杆的上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圆台型结构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限位片,且所述限位片与所述编织带的一侧相压紧,所述限位片卡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且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绕过所述编织带,将所述限位片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所述销杆插接在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并将所述限位片插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便于将所述编织带的两端之间进行连接,提高在固定时的便利性,且在进行连接时,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缺口发生形变,便于所述限位片套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且连接杆为圆台型结构,方便对所述限位片进行固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采用内骨架组件中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降低在使用时,容易导致编织带进行折叠的问题,且通过均匀分布的固定管和连接组件,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的两端之间进行固定,并便于对固定的位置进行自由调节,且通过防滑组件,在进行编织时,便于将防滑组件与编织带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防滑凸点,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滑效果,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织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织带在进行连接固定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骨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编织带;2、内骨架组件;201、固定管;202、卡爪;203、第一连接绳;204、第一撑杆;205、第二撑杆;206、第二连接绳;3、防滑组件;301、防滑板;302、编织孔;303、防滑凸点;4、连接组件;401、连接板;402、销杆;403、连接杆;404、限位片;405、缺口;406、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易固定的防滑织带,包括编织带1,且编织带1是通过编织绳进行编织成长条状结构,编织带1的内部镶嵌固定有内骨架组件2,编织带1的内侧编织固定有防滑组件3,且编织带1之间通过内骨架组件2插接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对编织带1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且防滑组件3位于编织带1的内侧,防滑组件3的一侧突出与编织带1的一侧,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内骨架组件2,便于将连接组件4固定在编织带1上,进而便于对编织带1的两端进行固定,并便于对固定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进行操作,且通过防滑组件3,在进行使用时,便于提高防滑性能,且通过内骨架组件2,在进行使用时,避免编织带1发生折叠,提高在使用时的效果,防止发生折叠后,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致勒伤,便于使用。
20.内骨架组件2包括固定管201,且固定管201均匀镶嵌在编织带1的内部,且固定管201的两端均延伸至编织带1的两侧外部,连接组件4插接在固定管201之间,且编织带1的两端之间通过固定管201和连接组件4进行固定,固定管201的两侧均成放射状固定安装有卡爪202,且卡爪202弯曲,卡爪202的一侧与编织带1的外表面相压紧,固定管201通过卡爪202固定安装在编织带1上,固定管20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绳203,且第一连接绳203上均匀横向固定安装有第一撑杆204,固定管2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撑杆205,且第一撑杆204与第二撑杆20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绳206,第一连接绳203、第一撑杆204、第二撑杆205和第二连接绳206均位于编织带1的内部,且编织带1通过编织绳编织在内骨架组件2上,通过第一撑杆204和第二撑杆205,便于对编织带1进行支撑,避免发生折叠,方便使用,且通过卡爪202,提高对内骨架组件2进行固定的稳定性,便于使用,且方便连接组件4进行连接。
21.防滑组件3包括防滑板301,且防滑板301上均匀开设有编织孔302,编织带1通过编织绳穿过编织孔302,将防滑组件3编织固定在编织带1上,且防滑板301成阵列分布在编织带1上,防滑板301的一侧均匀阵列固定安装有防滑凸点303,且防滑凸点303为菱形结构,防滑凸点303位于编织带1的外侧,通过编织孔302,便于将防滑组件3与编织带1之间进行连接,且通过防滑凸点303,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滑效果。
22.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板401,且连接板401上固定安装有销杆402,销杆402插接在固
定管201的内部,且销杆402的上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圆台型结构的连接杆403,连接杆403上套接有限位片404,且限位片404与编织带1的一侧相压紧,限位片404卡接在连接杆403上,连接杆4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405,且限位片404与连接板401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带406,连接带406绕过编织带1,将限位片404和连接板401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销杆402,便于将编织带1两端的固定管201之间进行连接,方便进行固定,便于进行操作。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