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升降系统及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4935发布日期:2023-03-14 23:2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叉车升降系统及叉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叉车升降系统及叉车。


背景技术:

2.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0称为工业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
3.传统的对于体积或重量较大的包括电源模块在内的物体的输送都是利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但是人工搬运过程中无法保证人员及物体的安全性,而碰撞等意外可能对包括电源模块在内的比较精密的物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采用叉车代替人工搬运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4.现有技术中所揭示的包括中国专利cn202122155597.5,名称为“一种叉车的门架升降系统及其agv叉车”在内的叉车均采用液压系统实现数据的上下移动,这种方式对于液压活塞的同步运动要求较高,容易造成运动不平稳,进而引起工作不便以及工作质量。另外,这种叉车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即使通过自生产技术制造该类型的叉车成本比较大,且耗时较长。所以设计一种运动稳定、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叉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叉车升降系统及叉车。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叉车升降系统,包括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模块的支撑平台,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通过升降锁止机构连接;所述升降锁止机构驱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升降锁止机构至少包括局部突出于所述移动车架外侧的驱动杆和枢轴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平台的平衡杆;所述驱动杆为曲杆,其折弯处与所述底座枢轴连接;第一状态,所述驱动杆的近端高于其与所述底座的枢轴连接点,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底座重合;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杆的近端不高于其与所述底座的枢轴连接点,带动所述驱动杆和所述平衡杆的最高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平台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直至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位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8.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包括踏杆和活动杆;所述踏杆为一折弯杆,其折弯处为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底座的枢轴连接点;所述踏杆的远端与所述活动杆的近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远端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锁止槽移动。
9.优选的,所述升降锁止机构还包括所述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上设置有一斜向开口,其开口方向与所述活动杆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状态,所述活动杆的远端位于所述锁止槽内,且所述支撑平台由所述踏杆与所述活动杆的连接点,以及所述平衡杆的上支撑点支撑;
第二状态,所述活动杆的远端位于所述锁止槽外侧,且所述支撑平台由所述踏杆与所述活动杆的连接点,以及所述平衡杆的上支撑点支撑。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远端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连接;第一状态,所述弹性连接件收缩;第二状态,所述弹性连接件拉升。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两外侧壁上设置有突出于其上表面的限位块,以及用于在x轴方向锁定电源模块的锁定销。
12.叉车,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叉车升降系统,以及两个与底座垂直设置的支撑脚;两个所述支撑脚对称且呈倒置l型;所述踏杆位于所述支撑脚的外侧;支撑平台靠近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形成有一倒角,第一状态,所述支撑平台的近端与所述支撑脚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二状态,所述支撑平台的近端靠近所述支撑脚,直至倒角放置于所述支撑脚上。
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近端还垂直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且所述支架的高度可调节;所述支架上沿其设置方向可滑动的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可拆卸的设置有显示装置。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5.运动稳定,通过驱动杆和平衡杆机械驱动支撑平台的升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在支撑平台升降过程中始终由驱动杆和平衡杆对其施加作用力,使得支撑平台的升降过程平稳顺滑,不会出现波动的情况;
16.通过平衡杆与驱动杆配合,两者同步升降,保证支撑平台由升降锁止机构驱动升降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倾斜,进而保障放置于支撑平台上的电源模块的安全性;
17.支撑平台的近端底部设置有倒角,通过该倒角使得支撑平台相对底座升降过程更加平稳,降低波动感,减小振动对支撑平台上放置的电源模块的影响,保障移动过程中电源模块不会因磕碰造成损伤;
18.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应不同电源模块的充电需求,并在支架上设置显示装置及放置键盘鼠标的放置架,其中,放置架还可以作为驱动移动车架移动的把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19.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图;
21.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22.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升降锁止机构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23.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升降锁止机构的第二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5.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叉车升降系统,包括移动车架1,所述移动车架1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移动车架1的底座1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模块的支撑平台12。结合图2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两外侧壁上设置有突出于其上表面的限位块121,以及用于在x轴方向(所述移动车架1的长度方向)锁定电源模块的锁定销122。通过所述限位块121对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2上的电源模块的侧壁进行位置限定,即所述限位块121对所述电源模块在y轴方向(所述移动车架1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置限定。由此可见,通过所述限位块121和所述锁定销122分别对电源模块的x轴和y轴方向限定,保证移动过程中电源模块不会晃动,增强电源模块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7.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底座11与所述支撑平台12之间通过升降锁止机构2连接,且所述升降锁止机构2驱动所述支撑平台12相对所述底座11上下移动。具体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升降锁止机构2至少包括局部突出于所述移动车架1外侧的驱动杆21和枢轴连接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撑平台12的平衡杆22。所述驱动杆21为曲杆,其折弯处与所述底座11枢轴连接;所述平衡杆22为直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撑平台12枢轴连接。通过平衡杆22调节所述支撑平台12在升降过程中的水平度,即所述平衡杆22与所述驱动杆21同步升降,并对所述支撑平台12的远端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支撑平台12在升降过程中不会产生倾斜,进而保证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2上的电源模块不会在移动过程中掉落,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性。
28.具体的,第一状态,所述驱动杆21的近端高于其与所述底座11的枢轴连接点,所述支撑平台12的底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底座11重合。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杆21的近端不高于其与所述底座11的枢轴连接点,带动所述驱动杆21和所述平衡杆22的最高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平台12相对所述底座11移动,直至所述支撑平台12的底部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
29.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驱动杆21包括踏杆211和活动杆212。其中所述踏杆211为一折弯杆,其折弯处为所述驱动杆21与所述底座11的枢轴连接点;所述踏杆211的远端与所述活动杆212的近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的锁止槽210移动。
30.如图4或图5所示,所述升降锁止机构2还包括所述锁止槽210,所述锁止槽210上设置有一斜向开口,其开口方向与所述活动杆212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状态,所述活动杆212与所述踏杆211的活动连接点至所述踏杆211的枢轴点之间的x轴方向的距离逐渐增大,同时所述平衡杆22的最高点的绕其最低点的枢轴连接处向远离所述活动杆212的方向旋转,且两者之间的高度逐渐减小。具体的,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位于所述锁止槽210内,且所述支撑平台12由所述踏杆211与所述活动杆212的连接点,以及所述平衡杆22的上支撑点支撑;此时,所述支撑平台12的底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底座11重合,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以便于对将电源模块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2上,或将电源模块从所述支撑平台12上下料。第二状态,所述活动杆212与所述踏杆211的活动连接点至所述踏杆211的枢轴点之间的x轴
方向的距离逐渐减小,同时所述平衡杆22的最高点绕其最低点的枢轴连接处向所述活动杆212的方向旋转,其所述平衡杆22的两个枢轴点之间的高度逐渐增减。具体的,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位于所述锁止槽210外侧,所述踏杆211与所述活动杆212的连接点向后上方移动,且所述支撑平台12由所述踏杆211与所述活动杆212的连接点,以及所述平衡杆22的上支撑点支撑;此时,所述支撑平台12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直至所述支撑平台12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上方,以将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2上的电源模块升起并输送至指定地点。
31.进一步的,为保证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每次都能下落至所述锁止槽210内,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通过弹性连接件213与所述底座11连接;第一状态,当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位于所述锁止槽210内时,所述弹性连接件213收缩;第二状态,上所述活动杆212的远端位于所述锁止槽210的外侧时,所述弹性连接件213拉升。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但不限定于弹簧,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揭示的弹力带等具有弹性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限定。
32.本实用新型中还揭示了一种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叉车升降系统的叉车,以及两个与底座11垂直设置的支撑脚13。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两个所述支撑脚13设计成对称且呈倒置l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3也可以是具有一放置平台的其他形状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所述踏杆211位于所述支撑脚13的外侧。支撑平台12靠近所述支撑脚13的底部形成有一倒角,通过该倒角使得所述支撑平台12相对所述底座11升降过程更加平稳,降低波动感,减小振动对所述支撑平台12上放置的电源模块的影响,保障移动过程中电源模块不会因磕碰造成损伤。此外,该倒角两端优选与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主体之间采用弧形圆滑过渡。如图4所示,第一状态,所述支撑平台12的近端与所述支撑脚13之间形成有间隙。如图5所示,第二状态,所述支撑平台12的近端靠近所述支撑脚13,直至倒角放置于所述支撑脚13上。
33.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底座11的近端还垂直设置有支架14。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支架14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脚13之间,且所述支架14的高度可调节;即可将所述支架14设计为伸缩式的支架,由于伸缩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进一步的,为使得移动过程中所述支架14受力平衡,优选将所述支架14居中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脚13支架。所述支架14上沿其设置方向可滑动的设置有放置架141,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141的宽度优选大于所述支撑架14的宽度,且所述支架14沿所述放置架141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突出于所述支架14的部分可作为驱动所述移动车架1移动的把手,无需另外设置把手,节省设备空间和制造成本。所述放置架141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为用于放置键盘,鼠标的支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141也可用于放置其他零部件,且不排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141可绕所述支架14旋转,以切换不同使用状态的可能性,在此不做赘述。
34.此外,所述支架14的顶端还可拆卸的设置有显示装置142,所述显示装置142可以为显示器或显示屏等;且所述显示装置142与所述支架14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接结构连接等,由于所述显示装置142与所述支架14之间的连接方式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在此不做赘述。
35.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
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