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线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2304发布日期:2023-01-12 20: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线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皮带线的输送带。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规模的扩大,运输过程中对材料运输的高要求(如材料运输过程的经济性、可靠性、效率等)也随之增加。
3.皮带线的运输能力、经济效益、安装维护等优势显著,其主要结构包括传输皮带本身、辊轴、辊筒、连接支架、支撑系统等,一台完整的皮带线传输装置能够将货物由某地传输到另一地,但是实际的生产作业环境可能较为复杂,输送线路单一的皮带线输送装置的使用可能无法满足复杂的运输需求(如方向调整),它只能把物料沿着直线传输,而如果将多台传输装置连接在一起使用则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线的输送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线的输送带,包括一号输送装置,所述一号输送装置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连接铁片,所述连接铁片的两边内侧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支撑柱,所述二号支撑柱一侧的固定连接有承重连接杆,所述承重连接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连接杆,所述转动轴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和连接铁片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方向转动轴,所述方向转动轴和承重连接杆呈活动套接的关系,所述一号输送装置包括有一号传输皮带,所述一号传输皮带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大辊筒,所述一号大辊筒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大辊轴,所述一号传输皮带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小辊筒,所述一号小辊筒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小辊轴,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调整二号输送装置的朝向,改变二号输送装置输送物料的方向。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铁片包括有呈对称排列的四号连接片,所述四号连接片的底部和转动轴连接杆呈固定连接的关系,所述四号连接片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螺丝,所述螺丝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二号输送装置,所述二号输送装置包括有呈对称排列的二号侧板,所述二号侧板的外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连接螺孔,所述二号连接螺孔的内壁和螺丝呈固定套接的关系,所述二号侧板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大轴孔,所述二号大轴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大辊轴,该组件为二号输送装置朝向转动的核心组件,保证了二号输送装置的朝向的顺利调整。
7.进一步的,所述二号侧板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小轴孔,所述二号小轴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小辊轴,所述二号大辊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大辊筒,所述二号小辊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
号小辊筒,所述二号大辊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二号传输皮带,所述二号传输皮带的内壁和二号小辊筒的外壁呈活动连接的关系,二号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稳固,保证了二号输送装置的工作顺利。
8.进一步的,所述二号侧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三号连接片,所述三号连接片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三号支撑柱,所述三号支撑柱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方向调整装置,方向调整装置的设置让二号输送装置的方向调整更为便捷、高效。
9.进一步的,所述方向调整装置包括有滑轮连接横杆,滑轮连接横杆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滑轮摆动轴,所述滑轮摆动轴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摆动轴连接杆,所述摆动轴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摆动轴连接孔,所述摆动轴连接孔的内壁和滑轮摆动轴的外壁呈活动套接的关系,所述摆动轴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滑轮连接竖杆,所述滑轮连接竖杆的底部内侧固定套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方向调整滑轮,所述方向调整滑轮的中心开设有轮孔,所述轮孔的内壁和轮轴的外壁呈活动连接的关系,此为方向调整装置的内部组件,保证了方向调整装置的顺利工作。
10.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小辊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一号侧板,所述一号侧板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小轴孔,所述一号小轴孔的内壁和一号小辊轴呈活动套接的关系,所述一号侧板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大轴孔,所述一号大轴孔的内壁和一号大辊轴呈活动套接的关系,此为一号输送装置的内部组件和外部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了一号输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一号侧板的外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连接螺孔,所述一号连接螺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二号连接片,所述二号连接片的底部内侧和二号支撑柱呈固定连接的关系,此为一号输送装置的主体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了一号输送装置的平衡性。
12.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连接螺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一号连接片,所述一号连接片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一号支撑柱,此为一号输送装置的主体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了一号输送装置的平衡性。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方向调整装置,有利于调整二号传输装置和一号传输装置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生产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复杂环境地对物料传输工作的影响。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连接铁片,有利于将传输装置和支撑装置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增强其稳固性。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大小型号不同的辊筒,有利于保证皮带线传输装置运行时的动力供给的稳定性。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侧板装置,有利于将两边的大小辊轴连接在一起,使传输装置更坚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滑轮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传输装置支撑立柱结构爆炸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向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向转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28.附图标记为:1、一号输送装置;101、一号传输皮带;102、一号侧板;1021、一号连接螺孔;1022、一号大轴孔;1023、一号小轴孔;103、一号大辊筒;104、一号小辊筒;105、一号大辊轴;106、一号小辊轴;2、二号输送装置;201、二号传输皮带;202、二号侧板;2021、二号连接螺孔;2022、二号大轴孔;2023、二号小轴孔;203、二号大辊筒;204、二号小辊筒;205、二号大辊轴;206、二号小辊轴;3、连接铁片;301、四号连接片;302、螺丝;303、三号连接片;304、二号连接片;305、一号连接片;4、二号支撑柱;5、一号支撑柱;6、三号支撑柱;7、方向调整装置;701、滑轮连接横杆;702、滑轮摆动轴;703、摆动轴连接杆;7031、摆动轴连接孔;704、滑轮连接竖杆;7041、轮轴;705、方向调整滑轮;7051、轮孔;8、方向转动轴;9、转动轴连接杆;901、转动轴孔;10、承重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皮带线的输送带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线的输送带,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一号输送装置1,一号输送装置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连接铁片3,连接铁片3的两边内侧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支撑柱4,二号支撑柱4一侧的固定连接有承重连接杆10,承重连接杆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连接杆9,转动轴连接杆9的两端均分别和连接铁片3进行固定连接,转动轴连接杆9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轴孔901,转动轴孔901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方向转动轴8,方向转动轴8和承重连接杆10呈活动套接的关系,一号输送装置1包括有一号传输皮带101,一号传输皮带1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大辊筒103,一号大辊筒103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大辊轴105,一号传输皮带1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小辊筒104,一号小辊筒104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小辊轴106,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调整二号输送装置2的朝向,改变二号输送装置2输送物料的方向。
31.其中,连接铁片3包括有呈对称排列的四号连接片301,四号连接片301的底部和转动轴连接杆9呈固定连接的关系,四号连接片30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螺丝302,螺丝30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二号输送装置2,二号输送装置2包括有呈对称排列的二号侧板202,二号侧板202的外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连接螺孔2021,二号连接螺孔2021的内壁和螺丝302呈固定套接的关系,二号侧板202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
号大轴孔2022,二号大轴孔202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大辊轴205,该组件为二号输送装置2朝向转动的核心组件,保证了二号输送装置2的朝向的顺利调整。
32.其中,二号侧板202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小轴孔2023,二号小轴孔202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小辊轴206,二号大辊轴2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大辊筒203,二号小辊轴2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二号小辊筒204,二号大辊筒20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二号传输皮带201,二号传输皮带201的内壁和二号小辊筒204的外壁呈活动连接的关系,二号输送装置2的内部结构稳固,保证了二号输送装置2的工作顺利。
33.其中,二号侧板2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三号连接片303,三号连接片303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三号支撑柱6,三号支撑柱6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方向调整装置7,方向调整装置7的设置让二号输送装置2的方向调整更为便捷、高效。
34.其中,方向调整装置7包括有滑轮连接横杆701,滑轮连接横杆70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滑轮摆动轴702,滑轮摆动轴70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摆动轴连接杆703,摆动轴连接杆703的中部开设有摆动轴连接孔7031,摆动轴连接孔7031的内壁和滑轮摆动轴702的外壁呈活动套接的关系,摆动轴连接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滑轮连接竖杆704,滑轮连接竖杆704的底部内侧固定套接有轮轴7041,轮轴7041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方向调整滑轮705,方向调整滑轮705的中心开设有轮孔7051,轮孔7051的内壁和轮轴7041的外壁呈活动连接的关系,此为方向调整装置7的内部组件,保证了方向调整装置7的顺利工作。
35.其中,一号小辊轴106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一号侧板102,一号侧板102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小轴孔1023,一号小轴孔1023的内壁和一号小辊轴106呈活动套接的关系,一号侧板102的内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大轴孔1022,一号大轴孔1022的内壁和一号大辊轴105呈活动套接的关系,此为一号输送装置1的内部组件和外部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了一号输送装置1的结构稳定性。
36.其中,一号侧板102的外壁开设有呈等距密集排列的一号连接螺孔1021,一号连接螺孔10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二号连接片304,二号连接片304的底部内侧和二号支撑柱4呈固定连接的关系,此为一号输送装置1的主体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了一号输送装置1的平衡性。
37.其中,一号连接螺孔10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一号连接片305,一号连接片305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呈对称排列的一号支撑柱5,此为一号输送装置1的主体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了一号输送装置1的平衡性;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需要,用手转动二号输送装置2,使整个二号输送装置2以方向转动轴8为轴转动,方向转动轴8在转动轴连接杆9中的转动轴孔901处转动,同时转动轴连接杆9和四号连接片301一起随着二号输送装置2的转向方向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三号支撑柱6和二号输送装置2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以三号支撑柱6的底部连接的方向调整装置7在地面上滚动,增加了调整二号输送装置2方向的便利性。
39.其中滑轮摆动轴702和摆动轴连接杆703的设计使得方向调整滑轮705的朝向是可以调整的,这就让方向调整装置7在地面上滚动时可以根据二号输送装置2转动的方向自动修正自身的滚动的方向。
40.确定好二号输送装置2的朝向后,启动电源,让一号输送装置1内部的一号大辊筒
103和二号输送装置2内部的二号大辊筒203分别以一号大辊轴105和二号大辊轴205为轴转动,内壁和一号大辊筒103、二号大辊筒203的外壁活动连接的一号传输皮带101、二号传输皮带201被驱动着转动,该过程中一号传输皮带101和二号传输皮带201分别带动着一号小辊筒104和二号小辊筒204转动,一号大辊筒103、一号小辊筒104和二号大辊筒203、二号小辊筒204的设计共同构成了一号输送装置1和二号输送装置2的主体框架,也是一号传输皮带101和二号传输皮带201被传动的动力源。物料在一号传输皮带101上从一号连接片305的上端被输送到二号连接片304的上端,落到二号传输皮带201上,即四号连接片301的上端处,再由二号传输皮带201的传输作用被输送到三号连接片303的上端处,这就完成了物料输送的工作,同时也更方便、轻松地改变了物料输送的路径。
4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2.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