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3868发布日期:2023-03-29 17:5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贴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


背景技术:

2.圆形产品(例如旋钮、按钮等)是一种常规形状的零件,在具体使用时,往往需要在圆形产品的周向贴合一圈保护膜或保护胶或胶条。
3.现有的加工中,基本分为两类:
4.第一,通过人工进行组装;
5.第二,通过半自动化进行组装,在操作台上设置一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夹持零件,并能带动零件旋转,人工将保护膜或胶带取下,先将一端与零件连接,旋转机构旋转时,带动保护膜或胶带围绕一周,完成贴合。
6.但是,这两种组装方式的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的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包括:
9.设置在机架上的托盘输送机构,所述托盘输送机构能将托盘进行循环输送;
10.设置在机架上的三维移动模组,所述三维移动模组能将托盘上的产品移动至转盘机构的产品定位模组上;
11.设置在机架上的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能带动旋转工位盘进行旋转,同时在旋转工位盘上设置至少一个产品定位模组;
12.设置在机架上的贴胶机构,所述贴胶机构能对产品定位模组上的产品进行贴胶。
13.进一步的,所述托盘输送机构包括上下两层设置且输送方向互相垂直的第一水平输送模组和第二水平输送模组,在第一水平输送模组和第二水平输送模组之间通过升降模组连接。第一水平输送模组位于下方,第二水平输送模组位于上方,升降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托盘可以在升降模组的作用下,实现从第一水平输送模组和第二水平输送模组之间的切换。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模组位于第二水平输送模组的下方,且第一水平输送模组等高且平行设置两组,同时所述升降模组也对应设置两组。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模组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安装板,在两个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分别设置通过第一主动轴连接的第一同步组件,每个所述第一同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的第一同步轮,且其中一组第一同步组件的一个第一同步轮与第一同步电机连接。即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能保证托盘在第一水平输送模组的同步带上进行输送。
16.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水平输送挡板。即通过两个对
称平行的第一水平输送挡板的设置,保证托盘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
1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模块,且所述直线模块的滑块上设置能将托盘托起的水平托块。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模组包括具有与第一水平输送模组一一对应的接收通孔的第二水平安装板,在所述接收通孔的上端面对称设置两组能夹紧托盘的夹紧组件,同时在第二水平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能将托盘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组件。接收通孔设置两个,第二水平移动组件能将托盘在两个接收通孔之间移动,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通过夹紧组件进行夹紧。
19.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水平安装板上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夹紧连接板,在所述夹紧连接板上设置主夹紧块。
20.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水平安装板上的副夹紧块,所述副夹紧块的夹紧方向和主夹紧块的夹紧方向垂直,在所述夹紧连接板上设置具有夹紧联动孔的夹紧联动板,呈45度倾斜的所述夹紧联动孔内套设与副夹紧块连接的凸轮随动器。45度的倾斜,能使主夹紧块和副夹紧块对托盘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夹紧是同步的,而且力度控制是均匀的,防止因某一边的夹紧力过大,导致托盘的损坏;主夹紧块和副夹紧块在夹紧过程是滑动的,在底部设置滑轨和滑块即可实现,具体的讲,由于主夹紧块设置在夹紧连接板上,所以夹紧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二水平安装板的上端之间设置滑轨和滑块,副夹紧块与第二水平安装板之间直接设置滑轨和滑块。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二水平移动安装板,在两个所述第二水平移动安装板上分别设置通过第二同步轴连接的第二同步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的第二同步轮,且其中一组第二同步组件的一个第二同步轮与第二同步电机连接;
22.在两个第二同步带上分别设置第二连接块,在两个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位于托盘上方的龙门架,在所述龙门架上设置至少两个吸盘。即通过这种结构的设计,能保证吸盘对托盘的吸附,并将其在两个接收通孔之间进行移动。
23.进一步的,在第二连接块上设置伸缩杆竖直朝上的顶起气缸,顶起气缸的伸缩杆与龙门架连接。即通过顶起气缸的设置,保证了龙门架的升降,继而保证了吸盘对托盘的吸附。
24.进一步的,在接收通孔的下端面竖直朝下设置两个平行的升降挡板,且所述升降挡板的下端与第一水平输送挡板的上端的间隙小于托盘厚度。即保证了升降模组在提升托盘时在竖直方向的稳定,避免了出现托盘掉落的情况;同时在两个升降挡板的下端和两个第一水平输送挡板的上端均设置为外八字形,能更好的保证托盘的升降。
25.进一步的,所述三维移动模组包括三组分别沿x、y和z设置直线驱动件,且在z轴的端面设置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块上竖直朝下设置至少一个吸盘气缸,且所述吸盘气缸的端部连接吸嘴。直线驱动件可以是直线模组、丝杆组件、气缸、电缸等;通过三维移动模组的设置,能实现对托盘上的产品进行吸附,并转移至转盘机构。
26.为了保证吸嘴对产品的吸附效果,在移动块和z轴的直线驱动件之间还可以设置旋转气缸,通过旋转气缸保证对产品的吸附位置的微调。
27.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转盘电机,所述转盘电机的输送轴
连接呈水平设置的旋转工位盘,且所述旋转工位盘上等间距设置至少四个工位。
28.进一步的,在每个工位上均设置产品定位模组,且所述产品定位模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位盘上的定位连接块,所述定位连接块上设置定位电机,且所述定位电机的输送轴的端部露出旋转工位盘上端面并设置定位座,在所述定位座上固定设置固定定位块和通过滑动组件与固定定位块连接并能与固定定位块张开和闭合的活动定位块。产品是旋钮或按钮,其中间呈空心状,所以可以利用此空心位置进行产品的定位,即通过固定定位块和活动定位块的张开和闭合实现从产品的空心位置对产品进行夹持。
2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定位块和活动定位块的沿竖直方向的外侧均呈弧形。弧形的设计能保证对产品的从内夹持更加稳定。
3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同时贯穿固定定位块和活动定位块的滑动杆,同时在滑动杆的周向套设张开弹簧,且所述张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定位块和活动定位块抵靠,同时在滑动杆的两端设置滑动限位块。即滑动杆和两端的滑动限位块能控制二者张开的最大距离大于产品的直径,二者闭合的最小距离小于产品的直径,即能从产品的空心位置对产品进行夹持和松开。
31.进一步的,在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对活动定位块解锁的解锁模组,所述解锁模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解锁支架,在解锁支架上设置解锁气缸,所述解锁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解锁块,同时在产品定位模组的旋转轴线的外侧设置解锁遮光片,同时固定设置与解锁遮光对应的解锁光电传感器。具体地,在解锁气缸的推动下,解锁块能朝活动定位块方向移动,并将活动定位块向固定定位块方向推动,继而实现解锁,当解锁块回缩时,在张开弹簧的作用下,活动定位块和固定定位块分开;
32.而且解锁遮光片和解锁光电传感器的设置,解锁遮光片设置在旋转轴线外侧,具体的可以设置在定位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定位座外侧、固定定位块外侧和活动定位块外侧,建议设置在定位电机的输出轴外侧,这样能保证遮光片的旋转是规则的圆形;解锁光电传感器的位置根据解锁遮光片的位置对应设置即可;
33.同时解锁光电传感器呈u型设置,且开口朝向旋转轴线,解锁遮光片的高度与开口高度匹配,解锁遮光片可以设置带有缺口的圆形片,缺口位置扫过u型的开口时,保证活动定位块朝向解锁块;若解锁遮光片设置为能且仅能遮挡u型开口的实心片,当实心片遮挡u型的缺口时,保证活动定位块朝向解锁块;即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保证解锁块对活动定位块的解锁,在具体使用时,推荐使用第一种,其识别效果更好。
34.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机构包括:
35.贴胶支架,所述贴胶支架设置在机架上;
36.放卷盘,该放卷盘通过放卷中心轴旋转设置在贴胶支架上,所述放卷盘上设置胶带卷;
37.至少一组离型纸收卷组件,所述离型纸收卷组件包括通过收卷中心轴旋转设置在贴胶支架上的收卷盘,同时收卷中心轴连接收卷电机;
38.剥离组件,所述剥离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贴胶支架上的剥离板,在所述剥离板上平行设置两个剥离块,且两个剥离块的间距大于胶带的宽度且小于离型纸的宽度,同时每个剥离块和剥离板之间均设置剥离槽,离型纸卡设在两个剥离槽之间;和
39.压紧组件,设置在贴胶支架上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伸
缩杆上设置压紧块,在所述压紧块上转动设置能与产品表面接触的压紧轮。
40.进一步的,在贴胶支架上设置至少一组后退轮,所述后退轮的轴向与胶带的贴合面平行。即保证了后退轮对胶带的引导;而且后退轮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实际设置。
41.进一步的,所述后退轮包括轮轴,通过套设在轮轴上的后退轴承设置后退外圈,在所述后退外圈上沿轮轴的轴向平行设置两个后退限位环。轮轴竖直设置在贴胶支架上,轮轴上套设后退轴承,在后退轴承外侧套设后退外圈,后退外圈上的两个后退限位环之间供胶带放置,保证了胶带始终在后退轮上,对胶带起到引导作用。
42.具体在本技术中,离型纸收卷组件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剥离组件的两侧,能保证对两侧的离型纸进行收卷;为了保证产品上贴胶的质量,选用的胶带是胶带两侧均具备离型纸(类似于双面胶的两侧均具备离型纸),需要使用时,需去除两侧的离型纸,因此设置两组离型纸收卷组件。
43.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与压紧块之间通过压紧轴连接,且所述压紧轴上套设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伸缩杆的端部和压紧块。当需要进行胶带的贴合时,压紧弹簧向外挤压压紧块,能保证压紧块上的压紧轮与产品表面的接触是稳定的,且具有缓冲效果,保证了对胶带的压紧效果。
44.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支架包括:
45.与机架固定连接的贴胶固定板;
46.与贴胶固定板平行的贴胶活动板;和
47.位于贴胶固定板和贴胶活动板之间的贴胶转轴、第一贴胶驱动杆和第二贴胶驱动杆,所述调节转轴的下端与贴胶固定板连接,所述贴胶转轴的上端与贴胶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贴胶驱动杆固定设置在贴胶固定板上端,所述第二贴胶驱动杆固定设置在贴胶活动板下端,所述第一贴胶驱动杆和第二贴胶驱动杆之间通过贴胶缓冲弹簧连接。贴胶转轴是贴胶活动板的旋转中心轴,其驱动靠贴胶缓冲弹簧实现,即贴胶缓冲弹簧始终将贴胶活动板向第一贴胶驱动杆方向拉动;保证贴胶活动板上的贴胶部分上的胶带能更好的与产品进行贴合。
48.进一步的,在贴胶固定板上还设置贴胶导向板,所述贴胶导向板的上端伸入贴胶活动板下板面的贴胶导向槽内。保证了贴胶活动板在活动时的稳定。
49.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机构还包括保压模组,所述保压模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保压支架,所述保压支架上设置保压气缸,所述保压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设置,且在伸缩杆的端部设置保压块。产品通过产品定位模组设置,在贴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贴胶的顺利进行,通过保压模组从上至下的利用保压块对产品进行压紧,而且在保压块上设置与产品匹配的保压穴。
50.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机构还包括相机模组,所述相机模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上设置朝向贴胶位置的ccd相机。即通过ccd相机对贴胶位置进行识别,将识别数据传输,判断是否靠近产品并进行贴胶。
5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此自动贴胶机,能实现对圆形产品的周向进行自动化的贴合胶带,保证了贴胶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贴胶的数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52.图1是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3.图2是托盘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4.图3是第一水平输送模组的示意图。
55.图4是第二水平输送模组的示意图。
56.图5是夹紧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57.图6是夹紧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58.图7是第二水平移动组件的示意图。
59.图8是龙门架与第二同步带的连接示意图。
60.图9是三维移动模组的示意图。
61.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62.图11是转盘机构的示意图。
63.图12是产品定位模组的示意图。
64.图13是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65.图14是解锁模组的示意图。
66.图15是贴胶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67.图16是贴胶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68.图17是离型纸收卷组件的示意图。
69.图18是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70.图19是剥离组件的示意图。
71.图20是贴胶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72.图21是贴胶支架的示意图。
73.图22是贴胶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74.图23是贴胶转轴的剖视示意图。
75.图24是后退轮的示意图。
76.图25是后退轮的剖视图。
77.图26是贴胶机构的俯视视角的示意图。
78.图中:
79.1、机架,
80.2、托盘输送机构,
81.21、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1、第一水平安装板,212、第一主动轴,213、第一同步组件,2131、第一同步带,2132、第一同步轮,2133、第一同步电机,214、第一水平输送挡板,
82.22、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1、第二水平安装板,222、接收通孔,2221、升降挡板,223、夹紧组件,2231、夹紧气缸,2232、夹紧连接板,2233、主夹紧块,2234、副夹紧块,2235、夹紧联动板,2236、夹紧联动孔,2237、凸轮随动器,224、第二水平移动组件,2241、第二水平移动安装板,2242、第二同步轴,2243、第二同步组件,22431、第二同步带,22432、第二同步轮,22433、第二同步电机,2244、第二连接块,2245、龙门架,
83.23、升降模组,
84.3、三维移动模组,31、直线驱动件,32、移动块,33、吸盘气缸,34、吸嘴,
85.4、转盘机构,
86.41、转盘电机,42、旋转工位盘,
87.43、产品定位模组,431、定位连接块,432、定位电机,433、定位座,434、固定定位块,435、活动定位块,436、滑动组件,4361、滑动杆,4362、张开弹簧,4363、滑动限位块,
88.44、解锁模组,441、解锁支架,442、解锁气缸,443、解锁块,444、解锁遮光片,445、解锁光电传感器,
89.5、贴胶机构,
90.51、贴胶支架,511、贴胶固定板,512、贴胶活动板,513、贴胶转轴,514、第一贴胶驱动杆,515、第二贴胶驱动杆,516、贴胶缓冲弹簧,517、贴胶导向板,518、贴胶导向槽,
91.52、放卷盘,521、放卷中心轴,522、胶带卷,
92.53、离型纸收卷组件,531、收卷中心轴,532、收卷盘,533、收卷电机,54、剥离组件,541、剥离板,542、剥离块,543、剥离槽,
93.55、压紧组件,551、压紧气缸,552、压紧块,553、压紧轮,554、压紧轴,555、压紧弹簧,
94.56、后退轮,561、轮轴,562、后退轴承,563、后退外圈,564、后退限位环,
95.57、保压模组,571、保压支架,572、保压气缸,573、保压块,
96.58、相机模组,581、相机支架,582、ccd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97.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98.参见附图1-2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圆形产品的自动贴胶机,包括:
99.设置在机架1上的托盘输送机构2,托盘输送机构2能将托盘进行循环输送;
100.设置在机架1上的三维移动模组3,三维移动模组3能将托盘上的产品移动至转盘机构4的产品定位模组43上;
101.设置在机架1上的转盘机构4,转盘机构4能带动旋转工位盘42进行旋转,同时在旋转工位盘42上设置至少一个产品定位模组43;
102.设置在机架1上的贴胶机构5,贴胶机构5能对产品定位模组43上的产品进行贴胶。
103.进一步的,参见附图2-8,托盘输送机构2包括上下两层设置且输送方向互相垂直的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和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在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和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之间通过升降模组23连接。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位于下方,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位于上方,升降模组23沿竖直方向设置,托盘可以在升降模组23的作用下,实现从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和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之间的切换。
104.进一步的,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位于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的下方,且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等高且平行设置两组,同时升降模组23也对应设置两组。
105.进一步的,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安装板211,在两个第一水平安装板211上分别设置通过第一主动轴212连接的第一同步组件213,每个第一同步组件213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第一同步带2131连接的第一同步轮2132,且其中一组第一同步组
件213的一个第一同步轮2132与第一同步电机2133连接。即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能保证托盘在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的同步带上进行输送。
106.进一步的,在第一水平安装板211上还设置有第一水平输送挡板214。即通过两个对称平行的第一水平输送挡板214的设置,保证托盘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
107.进一步的,升降模组2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模块,且直线模块的滑块上设置能将托盘托起的水平托块。
108.进一步的,第二水平输送模组22包括具有与第一水平输送模组21一一对应的接收通孔222的第二水平安装板221,在接收通孔222的上端面对称设置两组能夹紧托盘的夹紧组件223,同时在第二水平安装板221上还设置有能将托盘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组件224。接收通孔222设置两个,第二水平移动组件224能将托盘在两个接收通孔222之间移动,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通过夹紧组件223进行夹紧。
109.进一步的,夹紧组件223包括设置在第二水平安装板221上的夹紧气缸2231,夹紧气缸2231的伸缩杆端部连接夹紧连接板2232,在夹紧连接板2232上设置主夹紧块2233。
110.进一步的,夹紧组件223还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水平安装板221上的副夹紧块2234,副夹紧块2234的夹紧方向和主夹紧块2233的夹紧方向垂直,在夹紧连接板2232上设置具有夹紧联动孔2236的夹紧联动板2235,呈45度倾斜的夹紧联动孔2236内套设与副夹紧块2234连接的凸轮随动器2237。45度的倾斜,能使主夹紧块2233和副夹紧块2234对托盘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夹紧是同步的,而且力度控制是均匀的,防止因某一边的夹紧力过大,导致托盘的损坏;主夹紧块2233和副夹紧块2234在夹紧过程是滑动的,在底部设置滑轨和滑块即可实现,具体的讲,由于主夹紧块2233设置在夹紧连接板2232上,所以夹紧连接板2232的下端与第二水平安装板221的上端之间设置滑轨和滑块,副夹紧块2234与第二水平安装板221之间直接设置滑轨和滑块。
111.进一步的,第二水平移动组件224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二水平移动安装板2241,在两个第二水平移动安装板2241上分别设置通过第二同步轴2242连接的第二同步组件2243,每个第二同步组件2243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第二同步带22431连接的第二同步轮22432,且其中一组第二同步组件2243的一个第二同步轮22432与第二同步电机22433连接;
112.在两个第二同步带22431上分别设置第二连接块2244,在两个第二连接块2244之间设置位于托盘上方的龙门架2245,在龙门架2245上设置至少两个吸盘。即通过这种结构的设计,能保证吸盘对托盘的吸附,并将其在两个接收通孔222之间进行移动。
113.进一步的,在接收通孔222的下端面竖直朝下设置两个平行的升降挡板2221,且升降挡板2221的下端与第一水平输送挡板214的上端的间隙小于托盘厚度。即保证了升降模组23在提升托盘时在竖直方向的稳定,避免了出现托盘掉落的情况;同时在两个升降挡板2221的下端和两个第一水平输送挡板214的上端均设置为外八字形,能更好的保证托盘的升降。
114.进一步的,参见附图9-10,三维移动模组3包括三组分别沿x、y和z设置直线驱动件31,且在z轴的端面设置移动块32,在移动块32上竖直朝下设置至少一个吸盘气缸33,且吸盘气缸33的端部连接吸嘴34。直线驱动件31可以是直线模组、丝杆组件、气缸、电缸等;通过三维移动模组3的设置,能实现对托盘上的产品进行吸附,并转移至转盘机构4。
115.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1,转盘机构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转盘电机41,转盘电机41
的输送轴连接呈水平设置的旋转工位盘42,且旋转工位盘42上等间距设置至少四个工位。
116.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2,在每个工位上均设置产品定位模组43,且产品定位模组43包括设置在旋转工位盘42上的定位连接块431,定位连接块431上设置定位电机432,且定位电机432的输送轴的端部露出旋转工位盘42上端面并设置定位座433,在定位座433上固定设置固定定位块434和通过滑动组件436与固定定位块434连接并能与固定定位块434张开和闭合的活动定位块435。产品是旋钮或按钮,其中间呈空心状,所以可以利用此空心位置进行产品的定位,即通过固定定位块434和活动定位块435的张开和闭合实现从产品的空心位置对产品进行夹持。
117.进一步的,固定定位块434和活动定位块435的沿竖直方向的外侧均呈弧形。弧形的设计能保证对产品的从内夹持更加稳定。
118.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3,滑动组件436包括沿水平方向同时贯穿固定定位块434和活动定位块435的滑动杆4361,同时在滑动杆4361的周向套设张开弹簧4362,且张开弹簧436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定位块434和活动定位块435抵靠,同时在滑动杆4361的两端设置滑动限位块4363。即滑动杆4361和两端的滑动限位块4363能控制二者张开的最大距离大于产品的直径,二者闭合的最小距离小于产品的直径,即能从产品的空心位置对产品进行夹持和松开。
119.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4,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对活动定位块435解锁的解锁模组44,解锁模组44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的解锁支架441,在解锁支架441上设置解锁气缸442,解锁气缸442的伸缩杆端部设置解锁块443,同时在产品定位模组43的旋转轴线的外侧设置解锁遮光片444,同时固定设置与解锁遮光对应的解锁光电传感器445。具体地,在解锁气缸442的推动下,解锁块443能朝活动定位块435方向移动,并将活动定位块435向固定定位块434方向推动,继而实现解锁,当解锁块443回缩时,在张开弹簧4362的作用下,活动定位块435和固定定位块434分开;
120.而且解锁遮光片444和解锁光电传感器445的设置,解锁遮光片444设置在旋转轴线外侧,具体的可以设置在定位电机432的输出轴外侧、定位座433外侧、固定定位块434外侧和活动定位块435外侧,建议设置在定位电机432的输出轴外侧,这样能保证遮光片的旋转是规则的圆形;解锁光电传感器445的位置根据解锁遮光片444的位置对应设置即可;
121.同时解锁光电传感器445呈u型设置,且开口朝向旋转轴线,解锁遮光片444的高度与开口高度匹配,解锁遮光片444可以设置带有缺口的圆形片,缺口位置扫过u型的开口时,保证活动定位块435朝向解锁块443;若解锁遮光片444设置为能且仅能遮挡u型开口的实心片,当实心片遮挡u型的缺口时,保证活动定位块435朝向解锁块443;即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保证解锁块443对活动定位块435的解锁,在具体使用时,推荐使用第一种,其识别效果更好。
122.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5-26,贴胶机构5包括:
123.贴胶支架51,贴胶支架51设置在机架1上;
124.放卷盘52,该放卷盘52通过放卷中心轴521旋转设置在贴胶支架51上,放卷盘52上设置胶带卷522;
125.至少一组离型纸收卷组件53,离型纸收卷组件53包括通过收卷中心轴531旋转设置在贴胶支架51上的收卷盘532,同时收卷中心轴531连接收卷电机533;
126.剥离组件54,剥离组件54包括竖直设置在贴胶支架51上的剥离板541,在剥离板541上平行设置两个剥离块542,且两个剥离块542的间距大于胶带的宽度且小于离型纸的宽度,同时每个剥离块542和剥离板541之间均设置剥离槽543,离型纸卡设在两个剥离槽543之间;和
127.压紧组件55,设置在贴胶支架51上的压紧组件55包括压紧气缸551,压紧气缸551的伸缩杆上设置压紧块552,在压紧块552上转动设置能与产品表面接触的压紧轮553。
128.进一步的,在贴胶支架51上设置至少一组后退轮56,后退轮56的轴向与胶带的贴合面平行。即保证了后退轮56对胶带的引导;而且后退轮5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实际设置。
129.进一步的,后退轮56包括轮轴561,通过套设在轮轴561上的后退轴承562设置后退外圈563,在后退外圈563上沿轮轴561的轴向平行设置两个后退限位环564。轮轴561竖直设置在贴胶支架51上,轮轴561上套设后退轴承562,在后退轴承562外侧套设后退外圈563,后退外圈563上的两个后退限位环564之间供胶带放置,保证了胶带始终在后退轮56上,对胶带起到引导作用。
130.具体在本技术中,离型纸收卷组件53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剥离组件54的两侧,能保证对两侧的离型纸进行收卷;为了保证产品上贴胶的质量,选用的胶带是胶带两侧均具备离型纸(类似于双面胶的两侧均具备离型纸),需要使用时,需去除两侧的离型纸,因此设置两组离型纸收卷组件53。
131.进一步的,压紧气缸551的伸缩杆端部与压紧块552之间通过压紧轴554连接,且压紧轴554上套设压紧弹簧555,压紧弹簧555的两端分别抵靠伸缩杆的端部和压紧块552。当需要进行胶带的贴合时,压紧弹簧555向外挤压压紧块552,能保证压紧块552上的压紧轮553与产品表面的接触是稳定的,且具有缓冲效果,保证了对胶带的压紧效果。
132.进一步的,贴胶支架51包括:
133.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贴胶固定板511;
134.与贴胶固定板511平行的贴胶活动板512;和
135.位于贴胶固定板511和贴胶活动板512之间的贴胶转轴513、第一贴胶驱动杆514和第二贴胶驱动杆515,调节转轴的下端与贴胶固定板511连接,贴胶转轴513的上端与贴胶活动板512转动连接,第一贴胶驱动杆514固定设置在贴胶固定板511上端,第二贴胶驱动杆515固定设置在贴胶活动板512下端,第一贴胶驱动杆514和第二贴胶驱动杆515之间通过贴胶缓冲弹簧516连接。贴胶转轴513是贴胶活动板512的旋转中心轴,其驱动靠贴胶缓冲弹簧516实现,即贴胶缓冲弹簧516始终将贴胶活动板512向第一贴胶驱动杆514方向拉动;保证贴胶活动板512上的胶带能更好的与产品进行贴合。
136.进一步的,在贴胶固定板511上还设置贴胶导向板517,贴胶导向板517的上端伸入贴胶活动板512下板面的贴胶导向槽518内。保证了贴胶活动板512在活动时的稳定。
137.进一步的,贴胶机构5还包括保压模组57,保压模组57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保压支架571,保压支架571上设置保压气缸572,保压气缸572的伸缩杆竖直朝下设置,且在伸缩杆的端部设置保压块573。产品通过产品定位模组43设置,在贴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贴胶的顺利进行,通过保压模组57从上至下的利用保压块573对产品进行压紧,而且在保压块573上设置与产品匹配的保压穴。
138.进一步的,贴胶机构5还包括相机模组58,相机模组58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相机
支架581,相机支架581上设置朝向贴胶位置的ccd相机582。即通过ccd相机582对贴胶位置进行识别,将识别数据传输,判断是否靠近产品并进行贴胶。
139.通过设置此自动贴胶机,能实现对圆形产品的周向进行自动化的贴合胶带,保证了贴胶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贴胶的数量和质量。
1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