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筒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2882发布日期:2023-01-06 23:2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筒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辊筒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辊筒调节机构。
[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在包装机械中,辊筒式包装机械的横封辊筒,采用一对辊筒对包装袋的横向封口进行封合,因其采用一个动力源,其中一个辊筒为主动辊筒,另一个辊筒为从动辊筒,两个辊筒之间分别通过各自齿轮进行连接,来传递动力。在对包装袋进行封合时,由于两层包装薄膜有一定的厚度,且不同的包装薄膜的封合压力也不同,所以横向的前、后辊筒之间必须保留一个微小的间隙,以便进行调整,这就导致传递动力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而不能完全啮合,也即导致这对横向辊筒之间会有相对滑动。
[0003]
当前,在要求不高的场合,这种相对滑动往往被忽略,但在要求比较高的高速或多列包装机中,其对包装制袋效果影响比较大。同时,因消除齿轮间隙的原因,也会导致前后辊筒的弧形封口区间中心线无法重合。虽然可以通过零部件的加工与配合精度,但仍然不能完全消除。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辊筒调节机构,可解决因薄膜厚度及封合压力的调整而存在的齿轮间隙、并由存在的齿轮间隙引起前后辊筒的弧形封口区间的中心线不重合这一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辊筒调节机构,包括传动组件102、安装在后辊筒100上的传动齿轮200以及安装在前辊筒101上的从齿轮组件,所述从齿轮组件包括左从齿轮201和右从齿轮202;所述左从齿轮201左侧开设有腰形沉孔210,所述右从齿轮202上对应腰形沉孔210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腰形沉孔210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栓211,所述内六角螺栓211与对应的右从齿轮202上的螺纹孔一螺纹连接;所述左从齿轮201左侧设置有调整端盖203,所述调整端盖203安装在前辊筒101的辊筒端轴204上,所述前辊筒101左端轴通过键205与调整端盖203连接;所述调整端盖203上设置有腰形孔220,所述左从齿轮201上对应腰形孔220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腰形孔220内设置有固定螺栓221,所述固定螺栓221与对应的左从齿轮201上的螺纹孔二螺纹连接;所述左从齿轮201和右从齿轮202上设置有微调整组件206。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微调整组件206包括右固定螺栓231、左固定螺栓232、调整螺栓233、左微调螺栓234、左锁紧螺母235、右微调螺栓236和右锁紧螺母237,所述调整螺栓233通过螺纹孔三连接左从齿轮201,所述调整端盖203上通过右固定螺栓231、左固定螺栓232连接有u型固定块230,所述u型固定块230纵截面呈u型,所述u型固定块230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四,所述螺纹孔四内分别装设有左微调螺栓234和右微调螺栓236,所述左微调螺栓234上装设有左锁紧螺母235,所述右微调螺栓236上装设有右锁紧螺母237。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左微调螺栓234与右微调螺栓236相对布置,且左微调螺栓234、右
微调螺栓236的轴线与调整螺栓233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左从齿轮201与右从齿轮202的厚度一致,且均为传动齿轮200的厚度的一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沉孔210采用弧形,所述腰形沉孔210设置有多个,多个腰形沉孔210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前辊筒101所在的圆周上。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沉孔210设置有三个,三个腰形沉孔210沿前辊筒101周向均匀分布。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孔220采用弧形,所述腰形孔220设置有多个,多个腰形孔220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前辊筒101所在的圆周上。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孔220设置有三个,三个腰形孔220沿前辊筒101周向均匀分布。
[0013]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从齿轮组件分设为左从齿轮和右从齿轮,并通过转动左从齿轮来消除齿轮间隙、以及转动前辊筒来对齐前后辊筒的弧形封口区间的中心线,以改进和提高包装机的包装效果,解决了因薄膜厚度及封合压力的调整而存在的齿轮间隙、并由存在的齿轮间隙引起前后辊筒的弧形封口区间的中心线不重合这一技术问题。综上: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安装与调整方便,可以有效地消除前后辊筒的齿轮间隙、重合其封口区间的中心线,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图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消除齿隙调节示意图;
[0020]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8是图2中i-i剖视图;
[0022]
图中:100、后辊筒 101、前辊筒 102、传动组件 200、传动齿轮 201、左从齿轮 202、右从齿轮 203、调整端盖 204、辊筒端轴 205、键 206、微调整组件 210、腰形沉孔 211、内六角螺栓 220、腰形孔 221、固定螺栓 230、u型固定块 231、右固定螺栓 232、左固定螺栓 233、调整螺栓 234、左微调螺栓 235、左锁紧螺母 236、右微调螺栓 237、右锁紧螺母 300、齿牙 310、弧形封口区间一 311、弧形封口区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0024]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调节机构,包括传动组件102、安装在后辊筒100上的传动齿轮200以及安装在前辊筒101上的从齿轮组件,从齿轮组件分设为左从齿轮201和右从齿轮202,即从齿轮组件包括左从齿轮201和右从齿轮202;左从齿轮201从左侧开设有腰形沉孔210,右从齿轮202上对应腰形沉孔210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一,腰形沉孔
210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栓211,内六角螺栓211与对应的右从齿轮202上的螺纹孔一螺纹连接;左从齿轮201左侧设置有调整端盖203,调整端盖203安装在前辊筒101的辊筒端轴204上,前辊筒101左端轴通过键205与调整端盖203连接;调整端盖203上设置有腰形孔220,左从齿轮201上对应腰形孔220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二,腰形孔220内设置有固定螺栓221,固定螺栓221与对应的左从齿轮201上的螺纹孔二螺纹连接;左从齿轮201和右从齿轮202上设置有微调整组件206。
[0025]
该微调整组件206包括右固定螺栓231、左固定螺栓232、调整螺栓233、左微调螺栓234、左锁紧螺母235、右微调螺栓236和右锁紧螺母237,调整螺栓233通过螺纹孔三连接左从齿轮201,u型固定块230通过右固定螺栓231、左固定螺栓232连接调整端盖203上,u型固定块230纵截面呈u型,u型固定块230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四,螺纹孔四内分别装设有左微调螺栓234和右微调螺栓236,左微调螺栓234上装设有左锁紧螺母235,右微调螺栓236上装设有右锁紧螺母237;左微调螺栓234与右微调螺栓236相对布置,且左微调螺栓234、右微调螺栓236的轴线与调整螺栓233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左从齿轮201与右从齿轮202的厚度一致,优选都为传动齿轮200的厚度的一半。腰形沉孔210采用弧形,腰形沉孔210设置有多个,多个腰形沉孔210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前辊筒101所在的圆周上;该腰形沉孔210优选设置三个,三个腰形沉孔210沿前辊筒101周向均匀分布。腰形孔220采用弧形,腰形孔220设置有多个,多个腰形孔220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前辊筒101所在的圆周上;该腰形孔220优选设置有三个,三个腰形孔220沿前辊筒101周向均匀分布。
[0027]
以下结合附图6和附图7,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过程:
[0028]
在辊筒初始安装时,将后辊筒100的弧形封口区间一310、前辊筒101的弧形封口区间二311基本对齐,并将构成从齿轮组件的左从齿轮201、右从齿轮202两侧对齐,再让后辊筒100的传动齿轮200与前辊筒101从齿轮组件啮合进行安装。为了消除间隙,松开右从齿轮202上内六角螺栓211,相对左从齿轮201可以转动并微调整右从齿轮202,右从齿轮202和左从齿轮201的齿沿圆周会有一个偏移,如附图6所示,右从齿轮202的齿牙300就会因为偏移而不和左从齿轮201的齿牙重合,从而消除传动齿轮200和前辊筒的从齿轮组件的间隙,再进行紧固,当传动组件102通过传动齿轮200传递到从齿轮组件,就会比较平稳。为了使前辊筒101弧形封口区间二311的中心线与后辊筒100的弧形封口区间一310的中心线重合,松开左从齿轮201上的固定螺栓221,旋转并松开左锁紧螺母235和右锁紧螺母237,通过同时调整左微调螺栓234和右微调螺栓236,前辊筒101和调整端盖203就会沿前辊筒101的轴心,相对前辊筒101的从齿轮组件就会有一个小的转动,这样就使前辊筒101弧形封口区间二311的中心线转到与后辊筒100的弧形封口区间一310的中心线重合,如附图7所示,然后锁紧左锁紧螺母235和右锁紧螺母237,并紧固固定螺栓221即可。
[0029]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筒调节机构,包括后辊筒的传动齿轮和前辊筒的从齿轮组件,从齿轮组件分设为左从齿轮和右从齿轮,前辊筒通过键连接调整端盖;右从齿轮上设有螺纹孔,连接内六角螺栓,左从齿轮上设置腰形沉孔,松开右从齿轮上内六角螺栓,相对左从齿轮可以转动微调整右从齿轮,消除传动齿轮和前辊筒的从齿轮组件的间隙;左从齿轮上设置螺纹孔,连接固定螺栓,调整端盖上设置腰型孔,松开左从齿轮上的固定螺栓,通过微调整组件可以转动并微调前辊筒,使前辊筒弧形封口区间的中心线与后辊筒弧形封
口区间的中心线重合。该辊筒调节机构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安装与调整方便,可以有效地消除前后辊筒的齿轮间隙、重合其封口区间的中心线。
[0030]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