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4498发布日期:2023-03-29 09:4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线缆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行业的移动线缆轴。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国内外场转播时,使用的移动广电专用线缆轴,为了方便与设备连接,需要预留相对长度的尾缆。在放缆后、收缆前,需要将尾缆缠绕在缆轴的附盘上,并加以固定。以防由于过度拉扯,对尾缆及尾缆的接头造成损害。
3.此外,目前国内外场转播时,使用的移动广电专用线缆轴尾缆,不易固定在附盘上。此外,在缆轴收缆、放缆的过程中,缠绕在附盘的尾缆及缆头容易甩脱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
7.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相对平行竖立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之间设置若干用于连接的横杆;
8.滚筒组件,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立架垂直,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一个外滚筒和一个外滚筒内、与外滚筒固定连接的内滚筒,所述外滚筒与所述内滚筒的转轴、与所述转动轴重合,所述外滚筒和所述内滚筒对应位置上设置使线缆穿过的过线孔,所述内滚筒轴向一端设有使线缆穿出的开口。
9.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部安装滚轮。
10.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组件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外滚筒轴向两端部。
11.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轮廓相同;所述第一挡板外径大于所述外滚筒外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皆与所述外滚筒一体形成。
12.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架,为封闭板,覆盖外滚筒并向背离外滚筒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二立架,所述第二挡板为环形板,环形板的内环边缘与所述外滚筒对应端部衔接,所述环形板的外环边缘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边缘对应设置。
13.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轴向一端一体设有封闭盖,所述内滚筒轴向另一端为开口结构。
14.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盖固定于第一挡板,一内轴端组件贯穿所述封闭盖和第一挡板后,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架;所述内轴端组件的贯穿部与所述转动轴同轴,所述贯穿部的一端抵压固定于封闭盖。
15.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立架之间设有一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贯穿部同轴。
16.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结构伸出所述第二立架,所述内滚筒内部形成一个尾缆收纳舱。
17.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架上固定外定子座,所述外滚筒对应端部插接固定内转子座,所述外定子座和所述内转子座之间、设置使所述内转子座相对于所述外定子座转动的外轴承。
18.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在框架内转动的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为双通结构,包括两个与转动轴同轴的外滚筒和内滚筒,其中内滚筒中部为一个尾缆收纳舱。尾缆通过外滚筒和内滚筒上的过线孔进入尾缆收纳舱中,使多余的线缆自由收纳在尾缆收纳舱。尾缆收纳舱可以通过加盖或挂钩等结构,来确保缆轴在收放缆、转移运输等过程中尾缆及缆头不被甩出损坏。这样尾缆不需要缠绕,可以直接放置收纳,简单方便。而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尾缆收纳舱对尾缆和缆头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标记如下:
24.框架1,外滚筒2,内滚筒3,外定子座4,内转子座5,滚轮6,内轴端组件7,刹车组件8,外轴承9,过线孔10,尾缆收纳舱11。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弹簧防爬吸能装置吸能效果差且不稳定、在压缩结束后易发生反弹的问题。
26.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图2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其中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相互平行且竖立设置。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设置若干用于连接的横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具有若干散射设置的杆件,横杆连接在相对的杆件远离中心的一端。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中部设置转轴座,方便内部组件转动。
28.框架1底部安装滚轮6。使整体线缆轴根据环境需要自由移动,为线缆的使用提供
灵活方便的条件。
29.此外,本线缆轴还包括滚筒组件,通过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中部设置的转轴座,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其中贯通组件的转动轴与第一立架垂直。滚筒组件包括一个外滚筒2和一个外滚筒2内、与外滚筒2固定连接的内滚筒3。框架保证滚筒组件可以在其内部稳定转动,对滚筒组件起到承托的作用。
30.外滚筒2与内滚筒3的转轴、与转动轴重合,外滚筒和内滚筒形成一个同轴的双滚筒结构。外滚筒2和内滚筒3对应位置上设置使线缆穿过的过线孔10,内滚筒3轴向一端设有使线缆穿出的开口。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线缆缠绕在外滚筒壁上,通过过线孔10穿过内外滚筒后,线缆尾缆由内滚筒3的尾缆收纳舱11穿出,多余线缆可自由收纳在尾缆收纳舱11内。尾缆收纳舱11的开口部设置用于固定尾缆的盖子,来确保缆轴在收放缆、转移运输等过程中尾缆及缆头不被甩出损坏。
3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达到固定或者保护尾缆的效果,在尾缆收纳舱11中设置挂钩或者夹子,以达到防止尾缆甩出的效果。
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滚筒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垂直于转动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外滚筒2轴向两端部。
34.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轮廓相同。第一挡板外径大于外滚筒2外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皆与外滚筒2一体形成。随着现在在外滚筒壁缠绕的匝数增加,使外筒的外径加大,而外筒轴向两端的挡板恰好阻止的缠绕的线缆脱扣,起到限位的作用,使现在稳定的缠绕在外筒上。
35.如图2中所示,由于本设计尾缆收纳舱的设计,第一挡板靠近第一立架,为封闭板,覆盖外滚筒2并向背离外滚筒2方向延伸。第二挡板靠近第二立架,第二挡板为环形板,环形板的内环边缘与外滚筒2对应端部衔接,环形板的外环边缘与第二挡板的外边缘对应设置。第二立板上设置一个方便内滚筒3伸出的开口。而此开口同时设置用于承托内滚筒3的轴承组件。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滚筒3轴向一端一体设有封闭盖,内滚筒3轴向另一端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靠近第二立板,进一步的,开口结构伸出第二立架,内滚筒3内部形成尾缆收纳舱11。此处的开口结构作为尾缆存放的区域,也是尾缆在线缆轴内的缓冲区域,上述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尾缆,防止在转动线缆轴过程中,尾缆收到过大拉力为直接甩出。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封闭盖固定于第一挡板,一内轴端组件7贯穿封闭盖和第一挡板后,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架。内轴端组件7的贯穿部与转动轴同轴,贯穿部的一端抵压固定于封闭盖。如图2所示,内轴端组件截面为工字型,包括了一个贯穿部和贯穿部两端的连接部,靠近框架中心的连接部,与尾缆收纳舱内的封闭盖固定,远离框架中心的连接部,作为相对于框架的转动连接件,与第一立架转动连接,保证滚筒组件与第一立架的相对转动及承接。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板与第一立架之间设有一刹车组件8,刹车组件8固定于第一挡板,刹车组件8与贯穿部同轴。贯穿部同时贯穿刹车组件8。作为优选方案,刹车组件一般为扁圆柱的橡胶件,与扁圆柱橡胶件配合的有设置在第一立架上的可拨动式刹车片,需要对滚筒进行刹车时,拨动刹车片靠近橡胶件,达到刹车的目的。
3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挡板与第二立架之间设置有轴承组件。具体的,第二立架中
部设置安装位,在安装位上固定外定子座4。外滚筒2对应端部,也就是靠近第二立架的轴向端部、插接固定内转子座5,外定子座4和内转子座5之间、设置使内转子座5相对于外定子座4转动的外轴承9。上述轴承组件一方面协助外滚筒的转动,另一方面,由于本设计中转动轴为水平设置,轴承组件更加起到承托外滚筒的作用。由于内滚筒与外滚筒固定,轴承组件也同时起到承托协助内滚筒转动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外定子座4中部开设有使内滚筒开口结构伸出的开口,内滚筒的外壁面与外定子座4和外轴承9呈间隙配合结构。
40.针对于开口结构,其在内滚筒开口端向背离转动轴方向延伸外檐,以方便尾缆的自由放置。
41.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4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