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7123发布日期:2023-03-29 10:0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的修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目前的组装装配式建筑的步骤为:工厂先预制墙体,然后利用塔吊吊起整个预制墙体进行拼接,塔吊在起吊和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监视配合使用,且塔吊的局限性高,组装效率高,对于一些大规模的装配式别墅,不可以移动的塔吊明显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组装,导致施工效率还比不上传统施工,也导致了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解决塔吊的局限性高,组装效率高,对于一些大规模的装配式别墅,不可以移动的塔吊明显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组装,导致施工效率还比不上传统施工,也导致了成本增高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规模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包括组装门架,组装门架横梁上设有电动滑动架,电动滑动架一侧设有驱动箱,驱动箱上设有上下滑动的升降臂,升降臂下端设有夹取机构,组装门架的两个支脚与轨道滚动连接,支脚一侧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滚动轮连接,第一电机上方设有摄像头。
6.优选方案中,夹取机构包括两组对夹装置,单组对夹装置包括两个对夹的夹爪,与机架滑动连接,机架一侧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通过双螺旋螺杆与两个夹爪螺纹连接。
7.优选方案中,双螺旋螺杆的两段螺纹旋向相反。
8.优选方案中,机架与升降臂转动连接,机架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升降臂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9.优选方案中,驱动箱通过齿轮齿条驱动升降臂上下滑动,驱动箱内部设有第四电机,升降臂上设有齿条,第四电机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
10.优选方案中,驱动箱通过蜗轮蜗杆驱动升降臂上下滑动,升降臂设有凹形滑槽,滑槽内部设有螺杆,驱动箱设有配合凹形滑槽的滑动块,滑动块内部设有蜗轮,螺杆穿过滑动块与蜗轮啮合,驱动箱内部的第四电机输出端设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
11.优选方案中,螺杆两端与升降臂两端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规模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修建用方法,组装门架垮在地基槽群体上,地基槽一字排开的方式方便组装门架进行批量组装,可以同时组装多套房屋,组装门架的夹取机构可以随意夹取墙板和预制地基板,方便对墙板和预制地基板进行精确组装,减少施工人员,组装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减少了工人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修建地址的地基槽布局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门架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取机构结构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取机构侧面结构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升降臂升降结构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墙板安装结构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墙板结构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地基板组装结构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加强钢板结构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加强钢板和预制地基板安装拆解结构图;
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墙体组装拆解流程结构图。
25.图中:修建地址1;轨道2;组装门架3;操作室301;地基槽4;建筑堆放区域5;第一电机6;摄像头7;夹取机构8;夹爪801;双螺旋螺杆802;机架803;第三电机804;第一齿轮805;第二电机9;第二齿轮901;升降臂10;驱动箱11;电动滑动架12;墙板13;配重底座1301;第一卡槽1302;定位横条1303;第一锚杆1304;预制地基板14;起吊槽1401;安装槽1402;浇筑槽1403;挡板1404;托台1405;横地基板1406;纵地基板1407;托槽1408;第二锚杆15;下压板1501;螺杆16;第四电机17;蜗杆18;蜗轮19;滑动块20;填充水泥21;水管22;填埋区23;加强钢板24;挡片2401;侧装配墙25;第二卡槽2501;连接卡条26。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如图1~11所示,一种用于大规模装配式建筑的修建装置,包括组装门架3,组装门架3横梁上设有电动滑动架12,电动滑动架12一侧设有驱动箱11,驱动箱11上设有上下滑动的升降臂10,升降臂10下端设有夹取机构8,组装门架3的两个支脚与轨道2滚动连接,支脚一侧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与滚动轮连接,第一电机6上方设有摄像头7。组装门架3垮在地基槽4群体上,地基槽4一字排开的方式方便组装门架3进行批量组装,可以同时组装多套房屋,组装门架3的夹取机构8可以随意夹取墙板13和预制地基板14,方便对墙板13和预制地基板14进行精确组装,减少施工人员,组装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减少了工人工作强度。
28.优选方案中,夹取机构8包括两组对夹装置,单组对夹装置包括两个对夹的夹爪801,与机架803滑动连接,机架803一侧设有第三电机804,第三电机804通过双螺旋螺杆802与两个夹爪801螺纹连接。夹取机构8的两个夹爪801能够更稳定的夹取建筑物体。
29.优选方案中,双螺旋螺杆802的两段螺纹旋向相反。能够实现两个夹爪801对夹和打开。
30.优选方案中,机架803与升降臂10转动连接,机架803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805,升降臂10上设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901,第二齿轮901与第一齿轮805啮合。实现各种位置转动,方便各种位置的拼接。
31.优选方案中,驱动箱11通过齿轮齿条驱动升降臂10上下滑动,驱动箱11内部设有
第四电机17,升降臂10上设有齿条,第四电机17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来驱动升降臂10上下滑动。
32.优选方案中,驱动箱11通过蜗轮蜗杆驱动升降臂10上下滑动,升降臂10设有凹形滑槽,滑槽内部设有螺杆16,驱动箱11设有配合凹形滑槽的滑动块20,滑动块20内部设有蜗轮19,螺杆16穿过滑动块20与蜗轮19啮合,驱动箱11内部的第四电机17输出端设有蜗杆18,蜗杆18与蜗轮19啮合。螺杆16两端与升降臂10两端转动连接。采用蜗杆18与蜗轮19啮合来驱动升降臂10上下滑动。
33.实施例2
34.结合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如图1-11所示结构,该方法包括:
35.先对修建地址1进行整平,整平地基后根据设计图纸在修建地址1上开挖地基槽4,地基槽4底部平整;
36.修建的地基槽4按照设计图进行一字排开,且在地基槽4群的端部设置有建筑堆放区域5,建筑堆放区域5用于堆放各种建筑材料;
37.在地基槽4群两侧修建轨道2,轨道2上搭建组装门架3,组装门架3的高度要高于房屋设计高度;
38.组装门架3的夹取机构8先起吊预制地基板14放置到地基槽4内部,按照设计图纸将多个预制地基板14放入到地基槽4内部,预制地基板14按照设计图纸在工厂预制;
39.对地基槽4进行灌浆水泥稳定预制地基板14后开始组装墙板13;
40.工厂运输墙板13到达建筑堆放区域5,墙板13采用竖直放置方式运输,卡车停放到建筑堆放区域5,组装门架3移动到建筑堆放区域5上方,升降臂10下降,利用夹取机构8的夹爪801对夹将墙板13加紧,升降臂10上升,吊起整个墙板13;
41.墙板13到达预制地基板14上方,同时根据组装门架3支腿上的摄像头7进行多角度观察,保证根据墙板13下方预留的卡块与地基板14上的卡槽进行配合,配合完成后进行人工浇筑水泥加固;
42.安装设计顺序对墙板13进行组装,完成第一层侧面墙板13组装后,对墙板13顶部的二层建筑进行组装,采用升降臂10和夹取机构8夹取横梁来组装建筑上层平面。
43.组装完毕后,拆解组装门架3,方便下次再次使用。
44.实施例3
45.结合实施例1-2进一步说明,如图1-11所示结构, 一种快速稳定修建的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地基板14和墙板13,墙板13下端与预制地基板14上表面配合,预制地基板14内部设有浇筑槽1403,浇筑槽1403底部设有多个锥形的通孔,还是设有多个第二锚杆15,第二锚杆15穿过多个锥形的通孔将预制地基板14固定在地基槽4内部。采用的方法为预制地基板14,预制地基板14在工厂进行预制,修建地址1的地基槽4按照图纸施工后,预制地基板14分节放置在地基槽4内部,且多节预制地基板14能够连接再一起,不行现场重新浇筑地基,利用第二锚杆15插入到地基槽4内部,是预制地基板14根据稳定,在对预制地基板14内部浇筑水泥,保证预制地基板14与第二锚杆15之间根据稳固,整体的预制地基板14也更加稳定,预制地基板14在于墙板13之间也采用水泥浇筑,连接更加稳定,也不要再次焊接,地基稳定后,后期的墙板13安装就更加快速,适应于大规模的转配式建筑使用,组装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减少了工人工作强度。
46.优选方案中,预制地基板14组成矩形的地基,预制地基板14包括横地基板1406和纵地基板1407,横地基板1406和纵地基板1407上的浇筑槽1403连通形成环通槽体结构,浇筑槽1403内部用于浇筑水泥或者混凝土。浇筑槽1403内部用于浇筑水泥或者混凝土,使横地基板1406和纵地基板1407与第二锚杆15更加稳固的连接。
47.优选方案中,纵地基板1407两端设有挡板1404,纵地基板1407两端侧面上开有槽体,槽体与横地基板1406的浇筑槽1403连通。能够形成环形形成环通槽体结构,浇筑水泥能够流动到各个位置。
48.优选方案中,纵地基板1407两端侧面还设有托台1405,横地基板1406两端设有匹配托台1405的托槽1408,托槽1408与匹配托台1405配合,且第二锚杆15穿过横地基板1406和托台1405。组装更加简单方便,实现了定位个组装更加快速的技术。
49.优选方案中,浇筑槽1403两侧还设有安装槽1402,墙板13下表面设有配合安装槽1402的定位横条1303,定位横条1303卡在安装槽1402内部。墙板13下表面设有配合安装槽1402的定位横条1303,墙板13安装定位后再固定,定位横条1303也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
50.优选方案中,墙板13底部还设有配重底座1301,定位横条1303设置在配重底座1301上,两个定位横条1303之间还设有第一锚杆1304。有第一锚杆1304起到与加强钢板24之间的水泥连接更加牢靠的作用。
51.优选方案中,配重底座1301与预制地基板14之间设有加强钢板24,加强钢板24为槽体结构,加强钢板24两侧设置在浇筑槽1403上,加强钢板24两端还设有挡片2401,挡片2401少设有弧形的开口;弧形的开口方便注入水泥浆液。第一锚杆1304设置在加强钢板24内部,且加强钢板24的槽体内部填充水泥或者混凝土。
52.优选方案中,墙板13一侧还设有侧装配墙25,侧装配墙25两端设有第二卡槽2501,墙板13两端设有第一卡槽1302,连接卡条26两侧设有卡头,连接卡条26两侧穿过第一卡槽1302和第二卡槽2501连接墙板13和侧装配墙25。墙板13和侧装配墙25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53.优选方案中,包括组装门架3,组装门架3横梁上设有电动滑动架12,电动滑动架12一侧设有驱动箱11,驱动箱11上设有上下滑动的升降臂10,升降臂10下端设有夹取机构8,组装门架3的两个支脚与轨道2滚动连接,支脚一侧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与滚动轮连接,第一电机6上方设有摄像头7;
54.夹取机构8包括两组对夹装置,单组对夹装置包括两个对夹的夹爪801,与机架803滑动连接,机架803一侧设有第三电机804,第三电机804通过双螺旋螺杆802与两个夹爪801螺纹连接。
55.实施例4
56.结合实施例3进一步说明,如图1-11所示结构,该方法包括:先对修建地址1进行整平,整平地基后根据设计图纸在修建地址1上开挖地基槽4,地基槽4底部平整。
57.修建的地基槽4按照设计图进行一字排开,且在地基槽4群的端部设置有建筑堆放区域5,建筑堆放区域5用于堆放各种建筑材料。
58.在地基槽4群两侧修建轨道2,轨道2上搭建组装门架3,组装门架3的高度要高于房屋设计高度。
59.组装门架3的夹取机构8先起吊预制地基板14放置到地基槽4内部,按照设计图纸将多个预制地基板14放入到地基槽4内部,预制地基板14按照设计图纸在工厂预制。
60.组装门架3的夹取机构8起吊顺序:先将纵地基板1407放置在地基槽4中,组装门架3控制横地基板1406两端与纵地基板1407的托台1405进行对接,通过调整使纵地基板1407和横地基板1406拼接。
61.纵地基板1407和横地基板1406拼接完成后,利用混凝土填充地基槽4,填充高度低于预制地基板14的高度。
62.利用液压震动锤将第二锚杆15穿过预制地基板14插入到地基槽4内部,第二锚杆15上端的下压板1501与浇筑槽1403底部直接留有距离,第二锚杆15插入完毕后,利用浇筑机对浇筑槽1403内部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也进入到浇筑槽1403内部的锥形孔中,将第二锚杆15固设在预制地基板14上。
63.利用浇筑机对浇筑槽1403内部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到一定高度,将加强钢板24放置在浇筑槽1403上,且加强钢板24底面与混凝土贴合,加强钢板24底面的锚杆插入到混凝土内部增加稳定性。
64.浇筑槽1403内部混凝土固化后,组装门架3开始对墙板13进行组装,墙板13底部的定位横条1303与预制地基板14上的安装槽1402进行配合,墙板13安装到预制地基板14上后,墙板13与加强钢板24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混凝土,使墙板13与预制地基板14连接更加稳定。
65.组装门架3开始对侧装配墙25进行安装,侧装配墙25底部的定位横条1303与预制地基板14上的安装槽1402进行配合,完成后对侧装配墙25与加强钢板24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混凝土。
66.组装门架3吊起连接卡条26,连接卡条26卡入到侧装配墙25和墙板13之间的第一卡槽1302和第二卡槽2501中,将侧装配墙25和墙板13进行稳固连接。
67.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