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炭黑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8018发布日期:2023-03-29 13:3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白炭黑储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储存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白炭黑储罐。


背景技术:

2.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和超细二氧化硅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白炭黑在橡胶制品、农业化学制品、日用化工制品、胶结剂、电子封装材料、树脂复合材料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应用。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对白炭黑进行存贮。
3.在目前的白炭黑储管或者粉末状物料储管,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底部采用锥形便于出料,在正常储存过程中,由于上部粉末状物料的重量使粉末状物料在锥形内被压实,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形成整体,因此在打开底部的物料出口以后粉末状物料由于联系紧密形成整体导致无法出料。
4.对于以上情况,现有操作如下:1、直接利用重物敲击罐身,使整体的粉末状物料松散,进而掉落;2、从物料出口利用棍子向罐身内搅拌破坏已经形成整体的物料,进而掉落;3、从罐身底部的人孔进行搅拌破坏已经形成整体的物料,进而掉落。
5.以上的方式存在以上缺陷:1、直接敲击容易导致罐体变形;2、从底部搅拌具有安全隐患,如果粉末状物料具有毒性,操作者存在安全隐患;3、从人孔搅拌,上方的物料会从人孔掉落造成物料不必要的损耗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结构稳定、物料排出顺畅、安全性高的白炭黑储罐。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白炭黑储罐,包括:罐体、支撑架、物料进口组件、物料出口和吹扫组件,罐体的顶部设有物料进口组件,罐体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的外侧设有与罐体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罐体上设有吹扫组件。通过吹扫组件在粉末状物料形成整体无法下落时,利用压缩空气吹向连接在一起的粉末状物料,直至物料向下移动从物料出口流出。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罐体包括: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第一罐身为圆柱状,第二罐身为圆锥状,第一罐身固定连接在第二罐身的顶部形成密封的容置腔。第二罐身为圆锥形便于物料从物料出口排出,将第一罐身设为圆柱状,便于放置更多容量的粉末状物料。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进口组件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设置在第一罐身的顶部,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与容置腔连通。通过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便于快速将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转移到容置腔进行存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罐身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与容置腔连通。通过物料出口便于将存储在容置腔内的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卸下运送到需要使用的车间或者设备。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扫组件包括:第一吹扫口、第二吹扫口、第三吹扫口、第四吹扫口、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吹扫口设置在第一罐身顶部的中央,第二吹扫口设置第一罐身顶部的任意一侧;
12.第一连通管固定设置在第二罐身内壁,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罐身与第三吹扫口连通,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的连接处具有间隙;
13.第二连通管固定设置在第二罐身内壁,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罐身与第四吹扫口连通,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的连接处具有间隙。通过第一吹扫口和第二吹扫口从第一罐身的顶部分别中间和侧边进行吹扫,利用第三吹扫口和第四吹扫口从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的连接处进行吹扫便于时连接一起的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吹散进行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出料顺畅的效果。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管的端部与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30mm-170mm;
15.第二连通管的端部与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30mm-170mm。通过这样的距离便于吹出的压缩空气一部分沿第一罐身向上,一部分经第一罐身阻挡向下推动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吹散进行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出料顺畅的效果。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罐身的顶部设有第一人孔,第二吹扫口从第一人孔的外壁连通容置腔。便于从第一罐身的顶部的一侧进行吹扫,效果更好。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罐身外壁设有第二人孔,第二人孔位于物料出口的上方,第二人孔和物料出口之间设有液位开关口。通过第二人孔便于检修或者查看第二罐身内的情况,通过液位开关口便于观察容置腔内的物料余量,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罐身的顶部还设有若干预留口。通过若干预留口便于后期增加其他设备。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密封效果好、结构稳定、物料排出顺畅、安全性高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吹扫口和第二吹扫口从第一罐身的顶部分别中间和曾便进行吹扫,利用第三吹扫口和第四吹扫口从第一罐身和第二罐身的连接处进行吹扫便于时连接一起的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吹散进行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出料顺畅的效果;通过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便于快速将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转移到容置腔进行存储;通过物料出口便于将存储在容置腔内的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卸下运送到需要使用的车间或者设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白炭黑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白炭黑储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白炭黑储罐,包括:罐体1、支撑架2、物料进口组件3、物料出口4和吹扫组件5,罐体1的顶部设有物料进口组件3,罐体1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4,物料出口4的外侧设有与罐体1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2,罐体1上设有吹扫组件5。通过吹扫组件5在粉末状物料形成整体无法下落时,利用压缩空气吹向连接在一起的粉末状物料,直至物料向下移动从物料出口4流出。为了连接固定便利支撑架2的长度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均是采用金属,支撑架2上设有接地板。
25.罐体1包括: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第一罐身11为圆柱状,第二罐身12为圆锥状,第一罐身11固定连接在第二罐身12的顶部形成密封的容置腔13。在实施的过程中第一罐身11底部的直径与第二罐身12顶部的直径相同,通过将第一罐身11底部与第二罐身12顶部进行焊接,形成容置腔13。第二罐身12为圆锥形便于物料从物料出口4排出,将第一罐身11设为圆柱状,便于放置更多容量的粉末状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第二罐身12竖直截面的夹角为60
°
等腰三角形,最优截面为正三角形这样比较稳固。
26.如图2所示,物料进口组件3包括: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均设置在第一罐身11的顶部,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与容置腔13连通。通过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便于快速将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转移到容置腔13进行存储。由于本实用新型容置腔13的体积较大,因此在将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转移到容置腔13时可以从不同的车辆上同时从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进料,缩短卸车时间提高效率,需要注意的第一进料口31位于第二罐身12顶部中间,第二进料口32位于第二罐身12顶部的一侧与第一人孔6对称设置,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便于同时卸车。
27.第二罐身12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4,物料出口4与容置腔13连通。通过物料出口4便于将存储在容置腔13内的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卸下运送到需要使用的车间或者设备。
28.吹扫组件5包括:第一吹扫口51、第二吹扫口52、第三吹扫口53、第四吹扫口54、第一连通管55和第二连通管56,第一吹扫口51设置在第一罐身11顶部的中央,第二吹扫口52设置第一罐身11顶部的任意一侧;通过第一吹扫口51和第二吹扫口52从第一罐身11的顶部分别中间和侧边进行吹扫。
29.第一罐身11的顶部设有第一人孔6,第二吹扫口52从第一人孔6的外壁连通容置腔13。便于从第一罐身11的顶部的一侧进行吹扫,效果更好。
30.第一连通管55固定设置在第二罐身12内壁,第一连通管55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罐身12与第三吹扫口53连通,第一连通管55的另一端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具有间隙;
31.第二连通管56固定设置在第二罐身12内壁,第二连通管56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罐身12与第四吹扫口54连通,第二连通管56的另一端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具有间隙。利用第三吹扫口53和第四吹扫口54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进行吹扫便于时连接一起的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吹散进行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出料顺畅的效果。
32.第一连通管55的端部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30mm-170mm,最优第一连通管55的端部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50mm。
33.第二连通管56的端部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30mm-170mm。最优第二连通管56的端部与第一罐身11和第二罐身12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50mm。通过这样的距离便于吹出的压缩空气一部分沿第一罐身11向上,一部分经第一罐身11阻挡向下推动白炭黑或者其他粉末状物料吹散进行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出料顺畅的效果。第一连通管55和第二连通管56的端部实质上就是吹气口,第一连通管55和第二连通管56的端部离连接处太远则吹出的压缩空气会贴着第二罐身12的内壁向上;第一连通管55和第二连通管56的端部离连接处太近则吹出的压缩空气会贴着第二罐身12的内壁向下,在以上的距离才能够将吹出的压缩空气分成两部分。
34.第二罐身12外壁设有第二人孔7,第二人孔7位于物料出口4的上方,第二人孔7和物料出口4之间设有液位开关口8。通过第二人孔7便于检修或者查看第二罐身12内的情况,通过液位开关口8便于观察容置腔13内的物料余量。
35.第一罐身11的顶部还设有若干预留口9。通过若干预留口9便于后期增加其他设备。
36.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吹扫口51、第二吹扫口52、第三吹扫口53和第四吹扫口54均连接压缩空气管道,便于向容置腔13内吹扫。
3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