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4351发布日期:2023-05-27 16:2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蓄热器,具体地说,涉及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


背景技术:

1、蓄热器是风力发电制热系统中用来储存热量的装置,蓄热器为了能储存大量的热量,通常制作的体积很大,在蓄热器安装完毕后,由于蓄热器内部储存大量的热气体,造成蓄热器内部容易腐蚀,需要经常检修。

2、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542238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蓄热发电装置,该风光互补蓄热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模块(1)、太阳能储能模块(2)与蓄能发电模块(3),所述风力发电模块(1)设有垂直式负压风轮(4)、传动轴(5)及塔架(6),所述太阳能储能模块(2)设有太阳能聚热器(7)及传输泵(8),所述蓄能发电模块(3)设有磨热机(9)、导热介质(10)、换热器(11)及蓄能箱(12);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在所述塔架(6)上端,用所述传动轴(5)相互连接,所述传动轴(5)位于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与所述塔架(6)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垂直相交,所述塔架(6)与所述磨热机(9)连接;所述磨热机(9)位于所述塔架(6)下面,并在地底下;所述传输泵(8)的一边连接着所述太阳能聚热器(7)输出口,另一边连接着所述蓄能箱(12)的输入口,所述蓄能箱(12)设有所述导热介质(10)与所述换热器(11);所述蓄能箱(12)位于地底下。在检修时候发现且由于蓄热器的体积过大,一般对蓄热器需要用吊车进行吊装使其移位,而在室内或地下的蓄热器吊装不方便,且原地维修缺少很多大型器械,由此导致维修不便,且后期维护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的蓄热器体积较大导致检修时吊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包括蓄热器本体,所述蓄热器本体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对支撑座,一对所述支撑座外侧活动设置有齿轮轴,且齿轮轴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末端固定设置有滚轮,一对所述支撑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外壳,且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中心轴两端活动设置在外壳内壁,且蜗杆表面啮合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轴,且传动轴长度与一对支撑座间距适配,且传动轴两侧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表面啮合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齿轮轴旋转。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蜗杆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转盘,且转盘位于外壳外侧,所述转盘表面固定设置有把手,且把手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侧壁分别啮合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且第一齿条位于第二齿条下方,且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整体处于水平状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条末端固定设置有l形杆,且l形杆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齿条,且第三齿条表面啮合设置有一个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齿轮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齿条末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齿条,且第四齿条表面啮合设置有另一个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表面滑动设置在限位导轨表面,且限位导轨焊接设置在支撑座表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轴表面套接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焊接设置在外壳内部,且轴承座与传动轴连接处卡接设置有密封轴承。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滚轮,并且滚轮安装在支撑杆上,且通过转动蜗轮蜗杆,且将动力传递给驱动组件,且可以带动此时支撑杆旋转,从而将蓄热器本体整体进行抬升,从而对蓄热器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后期通过吊车对其进行吊装。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包括蓄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本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对支撑座(2),一对所述支撑座(2)外侧活动设置有齿轮轴(5),且齿轮轴(5)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末端固定设置有滚轮(4),一对所述支撑座(2)之间固定设置有外壳(6),且外壳(6)中心位置设置有蜗杆(9),所述蜗杆(9)中心轴两端活动设置在外壳(6)内壁,且蜗杆(9)表面啮合设置有蜗轮(10),所述蜗轮(10)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轴(11),且传动轴(11)长度与一对支撑座(2)间距适配,且传动轴(11)两侧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14),且驱动齿轮(14)表面啮合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齿轮轴(5)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9)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转盘(7),且转盘(7)位于外壳(6)外侧,所述转盘(7)表面固定设置有把手(8),且把手(8)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14),所述驱动齿轮(14)侧壁分别啮合设置有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8),且第一齿条(15)位于第二齿条(18)下方,且第一齿条(15)与第二齿条(18)整体处于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15)末端固定设置有l形杆(16),且l形杆(16)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齿条(17),且第三齿条(17)表面啮合设置有一个从动齿轮(20),且从动齿轮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齿轮轴(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18)末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齿条(13),且第四齿条(13)表面啮合设置有另一个从动齿轮(20),所述第二齿条(18)和第三齿条(17)表面滑动设置在限位导轨(19)表面,且限位导轨(19)焊接设置在支撑座(2)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1)表面套接设置有轴承座(12),且轴承座(12)焊接设置在外壳(6)内部,且轴承座(12)与传动轴(11)连接处卡接设置有密封轴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制热系统的蓄热器,包括蓄热器本体,蓄热器本体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对支撑座,一对支撑座外侧活动设置有齿轮轴,且齿轮轴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末端固定设置有滚轮,一对支撑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外壳,且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蜗杆,蜗杆中心轴两端活动设置在外壳内壁,且蜗杆表面啮合设置有蜗轮,蜗轮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轴,且传动轴长度与一对支撑座间距适配。技术,通过设置有滚轮,并且滚轮安装在支撑杆上,且通过转动蜗轮蜗杆,且将动力传递给驱动组件,且可以带动此时支撑杆旋转,从而将蓄热器本体整体进行抬升,从而对蓄热器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后期通过吊车对其进行吊装。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苗爱红,李帅,高冰,吴兰波,刘浩,张世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五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