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1192发布日期:2023-02-04 00: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内浮顶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石油化工行业储罐内浮顶周边密封多为海绵体囊式密封,海绵体囊式密封内部为高弹性、有记忆功能的梯形海绵体材料,外覆橡胶包带;海绵体囊式密封随内浮顶上下漂浮,与储罐内壁摩擦,易导致海绵体囊式密封外覆包带破损;一旦外覆包带破损,储罐内油品进入海绵体后,密封效果失效,造成大量油气挥发,污染环境;同时存在闪爆安全隐患,增加了储罐内受限作业空间检维修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解决了海绵体囊式密封随内浮顶上下漂浮,与储罐内壁摩擦,易导致海绵体囊式密封外覆包带破损;一旦外覆包带破损,储罐内油品进入海绵体后,密封效果失效,造成大量油气挥发,污染环境;同时存在闪爆安全隐患,增加了储罐内受限作业空间检维修工作难度等问题。
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包括储罐、内浮盘、边缘板、充气囊、密封外包带、隔舱板、双向平衡阀;所述充气囊置入密封外包带内,所述充气囊外侧紧贴储罐内壁,所述密封外包带内侧靠内浮盘一侧紧贴边缘板,所述密封外包带通过边缘板与内浮盘螺栓连接,所述隔舱板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充气囊延伸方向设置在充气囊内部,多个所述隔舱板将充气囊分隔成多个气密隔舱,所述双向平衡阀数量为多个并沿充气囊延伸方向设置在充气囊上,多个所述双向平衡阀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
5.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充气囊和密封外包带均为橡胶材质。
6.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充气囊上设置有多个为其充气/泄气的气孔,多个所述气孔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
7.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双向平衡阀加装在气孔上,所述双向平衡阀穿过密封外包带,所述双向平衡阀用于向气密隔舱进行充气,以及用于在气密隔舱内部压力增加时打开进行泄压。
8.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中央压力平衡气囊;所述中央压力平衡气囊放置在内浮盘上,所述中央压力平衡气囊和充气囊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气体平衡通路,多个所述气体平衡通路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储罐内浮顶
周边密封,充气囊置入密封外包带内,密封外包带通过边缘板与内浮盘螺栓连接,充气囊内设置多个隔舱板,多个隔舱板将充气囊分隔成多个气密隔舱,充气囊上设置有多个双向平衡阀,多个双向平衡阀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中央压力平衡气囊放置在内浮盘上,中央压力平衡气囊和充气囊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气体平衡通路,多个气体平衡通路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海绵体囊式密封随内浮顶上下漂浮,与储罐内壁摩擦,易导致海绵体囊式密封外覆包带破损,降低储罐油品进入海绵体导致的闪爆安全隐患,降低检维修难度,提高检维修安全。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11.附图标记说明:100、储罐;110、内浮盘;120、边缘板;130、充气囊;140、密封外包带;150、双向平衡阀;160、螺栓;170、隔舱板;180、气密隔舱;190、中央压力平衡气囊;200、气体平衡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3.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储罐内浮顶周边密封,包括储罐100、内浮盘110、边缘板120、充气囊130、密封外包带140、双向平衡阀150、螺栓160、隔舱板170、气密隔舱180、中央压力平衡气囊190、气体平衡通路200;充气囊130置入密封外包带140内部,充气囊130外侧紧贴储罐100内壁,密封外包带140内侧靠内浮盘110一侧紧贴边缘板120,密封外包带140通过边缘板120与内浮盘110螺栓160连接,隔舱板170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充气囊130延伸方向设置在充气囊130内部,多个隔舱板170将充气囊130分隔成多个气密隔舱180,双向平衡阀150数量为多个并沿充气囊130延伸方向设置在充气囊130上,多个双向平衡阀150与多个气密隔舱180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充气囊130为橡胶预制成的环形结构,密封外包带140为橡胶材质;具体的,充气囊130上设有多个为其充气/泄气的气孔,多个气孔与多个气密隔舱180一一对应设置,双向平衡阀150加装在气孔上,双向平衡阀150穿过密封外包带140,双向平衡阀150用于向气密隔舱180进行充气,以及用于在气密隔舱180内部压力增加时打开进行泄压;保证充气囊130气压平衡,正常使用;具体的,还包括中央压力平衡气囊190;中央压力平衡气囊190水平放置在内浮盘
110上部,中央压力平衡气囊190和充气囊130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气体平衡通路200,可选的气体平衡通路200为橡胶材质,多个气体平衡通路200与多个气密隔舱180一一对应设置;当气密隔舱180处于内浮盘110与气密隔舱180环向窄间隙处时,气密隔舱180的膨胀体积较小,通过双向平衡阀150对气密隔舱180进行充气,多余的气体通过气体平衡通路200进入到中央压力平衡气囊190内,当内浮盘110与气密隔舱180环向窄间隙处恢复正常间隙时,气密隔舱180的膨胀体积恢复正常,中央压力平衡气囊190内的气体通过气体平衡通路200进入到气密隔舱180内。
1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5.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罐、内浮盘、边缘板、充气囊、密封外包带、隔舱板、双向平衡阀;所述充气囊置入密封外包带内,所述充气囊外侧紧贴储罐内壁,所述密封外包带内侧靠内浮盘一侧紧贴边缘板,所述密封外包带通过边缘板与内浮盘螺栓连接,所述隔舱板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充气囊延伸方向设置在充气囊内部,多个所述隔舱板将充气囊分隔成多个气密隔舱,所述双向平衡阀数量为多个并沿充气囊延伸方向设置在充气囊上,多个所述双向平衡阀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和密封外包带均为橡胶材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上设置有多个为其充气/泄气的气孔,多个所述气孔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平衡阀加装在气孔上,所述双向平衡阀穿过密封外包带,所述双向平衡阀用于向气密隔舱进行充气,以及用于在气密隔舱内部压力增加时打开进行泄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压力平衡气囊;所述中央压力平衡气囊放置在内浮盘上,所述中央压力平衡气囊和充气囊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气体平衡通路,多个所述气体平衡通路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囊式内浮顶储罐边缘密封装置,包括充气囊、密封外包带、隔舱板、双向平衡阀;充气囊置入密封外包带内,密封外包带通过边缘板与内浮盘螺栓连接,充气囊内设置多个隔舱板,多个隔舱板将充气囊分隔成多个气密隔舱,充气囊上设置有多个双向平衡阀,多个双向平衡阀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中央压力平衡气囊放置在内浮盘上,中央压力平衡气囊和充气囊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气体平衡通路,多个气体平衡通路与多个气密隔舱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海绵囊式密封外覆包带破损后,储罐油品进入海绵体导致的闪爆安全隐患,降低检维修难度,提高检维修安全。提高检维修安全。提高检维修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康 肖吉 高桂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斗启明(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