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及仓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65106发布日期:2023-07-13 07:2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及仓储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区的仓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及仓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我国铁路具有规模庞大的运输网络和货运场站,铁路物流资源主要集中在运输通道和货运节点上,应当在我国物流体系中发挥出骨干作用。而目前我国铁路货场经营收入不足5%,表明我国铁路货场经营开发滞后,资产效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铁路货场发展滞后于市场需求发展,铁路货场资源效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借鉴社会物流场站经营经验,铁路货场枢纽经济开发成为新的发展策略。

2、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聚焦于城市tod模式、区域开发以及对于铁路(轨道)货运开展创新研究,瑞士、比利时等国已经开展前期应用,例如对地下轨道物流完成末端城市配送、衔接产业区的高端制造业专用轨道等,然而针对铁路货场的综合开发鲜有研究,在铁路物流专业化发展趋势下,找准铁路货场经营问题、调整综合开发思路日益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大中型城市土地供应的日益短缺,土地开发程度越来越高,未来一段时间,将加大对铁路物流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规划,加大铁路货场用地的开发利用,进行综合开发和铁路货场上盖空间,建设多层立体物流设施,铁路货运枢纽综合开发(fod)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和实践机遇。故进行铁路货运枢纽综合开发(fod)模式及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及仓储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铁路货区仓库使用面积不足,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中所述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包括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以及装卸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集装箱列车和集卡车,所述集装箱列车与所述集卡车并行设置,所述仓储系统包括二层仓储区,用以存储集装箱;

3、所述装卸系统包括:

4、铁路装卸线;

5、双向汽车通道,所述双向汽车通道上活动设置有所述集卡车;以及,

6、轨道,位于所述铁路装卸线和双向汽车通道的上方,且所述轨道活动设置有装卸设备。

7、可选地,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临时仓储区,所述临时仓储区设置于所述轨道下方。

8、可选地,所述轨道从所述铁路装卸线延伸至所述双向汽车通道;和/或,

9、所述轨道从所述铁路装卸线延伸至所述临时仓储区;和/或,

10、所述轨道从所述临时仓储区延伸至所述双向汽车通道。

11、可选地,所述装卸系统包括垂直载运设备,所述垂直载运设备用以将集装箱从所述临时仓储区运送至所述二层仓储区。

12、可选地,所述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设置有多个所述临时仓储区。

13、可选地,所述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对应多个所述临时仓储区设置有多个装卸系统。

14、可选地,所述装卸系统包括多条所述铁路装卸线和多条所述双向汽车通道。

15、可选地,所述二层仓储区包括停车区,所述停车区用以停放汽车。

1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路货区的仓储控制方法,所述铁路货区的仓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获取集装箱列车的车次信息以及当前到站站台信息;

18、根据所述车次信息确定当前到站货车的货物信息;

19、根据所述货物信息和所述当前到站站台信息确定仓储策略。

20、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货物信息和所述当前到站站台信息确定仓储策略,包括:

21、根据所述货物信息和映射关系确定货物的目标存储区位,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货物信息和存储区位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目标存储区位包括临时仓储区位以及二层仓储区位;

22、获取所有所述临时仓储区位的当前存储信息;

23、当有所述临时仓储区位空置时,控制装卸设备移动货物至空置的所述临时仓储区位;

24、当无所述临时仓储区位空置时,获取所有所述二层仓储区位的当前存储信息,当有所述二层仓储区位空置时,控制装卸设备和垂直载运设备共同工作,以移动货物至空置的所述二层仓储区位。

2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集装箱列车到站时,如果货物短期需要运走,便通过所述轨道上的所述装卸设备将集装箱运至所述集卡车上,如果货物需存放一段时间,就将集装箱运送到所述二层仓储区,公路货物运输的流程类似。所述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通过设置二层仓储区,增加了仓库的使用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优化了联运作业流程,实现了便捷化的多式联运。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以及装卸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集装箱列车和集卡车,所述集装箱列车与所述集卡车并行设置,所述仓储系统包括二层仓储区,用以存储集装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临时仓储区,所述临时仓储区设置于所述轨道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从所述铁路装卸线延伸至所述双向汽车通道;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系统包括垂直载运设备,所述垂直载运设备用以将集装箱从所述临时仓储区运送至所述二层仓储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设置有多个所述临时仓储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对应多个所述临时仓储区设置有多个装卸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系统包括多条所述铁路装卸线和多条所述双向汽车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仓储区包括停车区,所述停车区用以停放汽车。

9.一种铁路货区的仓储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货区的仓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货区的仓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货物信息和所述当前到站站台信息确定仓储策略,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及仓储控制方法,包括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以及装卸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集装箱列车和集卡车,所述集装箱列车与所述集卡车并行设置;所述仓储系统包括二层仓储区,用以存储集装箱;所述装卸系统包括铁路装卸线、双向汽车通道和轨道,所述双向汽车通道上活动设置有所述集卡车,所述轨道位于所述铁路装卸线和双向汽车通道的上方,且所述轨道活动设置有装卸设备。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货区的作业区上盖仓库解决了传统铁路货区仓库使用面积不足,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叶勇,凌汉东,韩向阳,王海潮,杨舟,张鹏,张超永,孙逊,兰建华,孙西敬,何倩,陈佳怡,李奇,李鹏,刘文,陈芸芸,高英达,赵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