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起重机及其转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9062发布日期:2023-09-23 14:5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履带起重机及其转场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及其转场方法。


背景技术:

1、履带起重机是一种采用履带行走底盘的桁架式臂架结构起重机,可以进行物料起重吊装等作业。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装的物品的重量及起升高度越来越大,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能力强、臂架组合长等优势越来越凸显,履带式起重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履带式起重机为了提高其起升高度及工作幅度,通常设计安装变幅副臂。履带起重机不能在公路上行驶,长距离转场需要拆解运输,到达施工地点后重新组装;由于受到运输尺寸和运输重量的限制,履带起重机作业前后往往需要进行拆装。

3、但是目前的履带副臂变幅系统在拆装时都需要经过繁琐的操作过程,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及其转场方法,能够提高副臂变幅系统的拆装便利性。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包括:

3、车体;

4、主臂,主臂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车体,且在竖直面内可变幅;

5、副臂,副臂的底部铰接于主臂的顶部,且在竖直面内相对于主臂可变幅;

6、副臂前支架和副臂后支架,副臂前支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的底部,副臂后支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的顶部;

7、副臂支架牵拉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副臂前支架的第二端和副臂后支架的第二端;

8、副臂后牵拉件,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后支架的第二端;和

9、副臂变幅系统,连接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与主臂的底部区域之间,用于驱动副臂实现变幅动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变幅系统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变幅系统包括卷扬机构、第一滑轮装置和副臂钢丝绳,卷扬机构安装于主臂的底部区域,第一滑轮装置安装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与主臂的底部区域之间,副臂钢丝绳的第一端连接于卷扬机构,副臂钢丝绳的第二端缠绕于第一滑轮装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装置包括: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第一滑轮组连接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第二滑轮组安装于主臂且位于卷扬机构上方,第一滑轮组位于第二滑轮组上方,副臂钢丝绳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组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组与副臂后牵拉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销轴可插拔地设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履带起重机还包括副臂前牵拉件,副臂前牵拉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副臂前支架的第二端和副臂的顶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后牵拉件、副臂前牵拉件和副臂支架牵拉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依次铰接的多个子牵拉段。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履带起重机还包括主臂牵引件、桅杆和主臂变幅系统,主臂牵引件的第一端连接于主臂的顶部,桅杆的第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车体,桅杆的第二端连接于主臂牵引件的第二端,主臂变幅系统用于驱动桅杆的第二端实现主臂的变幅。

1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履带起重机的转场方法,包括:包括拆卸运输步骤,拆卸运输步骤包括:

19、使副臂后牵拉件与副臂变幅系统脱离;

20、在脱离后,使第一组件作为整体运输,第一组件包括副臂变幅系统和主臂;

21、在脱离后,使第二组件作为整体运输,第二组件包括:副臂前支架、副臂后支架、副臂支架牵拉件和至少部分长度的副臂后牵拉件。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变幅系统包括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副臂钢丝绳,第一滑轮组连接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第二滑轮组安装于主臂,第一滑轮组位于第二滑轮组上方,副臂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使第一组件作为整体运输的步骤包括:

23、收回副臂钢丝绳,以将第一滑轮组拉回至主臂的第一底节臂上;

24、将第一滑轮组固定于主臂,以形成第一组件进行运输。

25、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第二组件作为整体运输的步骤包括:

26、使副臂前支架和副臂后支架相互靠近,使副臂支架牵拉件折叠于副臂前支架和副臂后支架之间;

27、使至少部分长度的副臂后牵拉件贴近副臂后支架远离副臂前支架的一侧,以进行运输。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运输第二组件时,使副臂前支架与副臂的底部处于拆开状态,副臂后支架与主臂的顶部处于拆开状态。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运输第二组件时,使副臂前支架与副臂的底部处于连接状态,副臂后支架与主臂的顶部处于连接状态,并使副臂的第二底节臂与第二中间节臂处于拆开状态,主臂的连接臂头与第一顶节臂处于拆开状态,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二底节臂和连接臂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履带起重机还包括副臂前牵拉件,副臂前牵拉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副臂前支架的第二端和副臂的顶部;

31、第二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长度的副臂前牵拉件,在运输第二组件时,使副臂前牵拉件贴近副臂前支架远离副臂后支架的一侧。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场方法包括组装步骤,组装步骤包括:

33、将主臂的底部安装于车体,将副臂的底部安装于主臂,主臂和副臂在水平面内延伸;

34、将第一组件整体进行安装,以便与主臂和副臂连接;

35、将副臂钢丝绳释放,直至第一滑轮组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连接;

36、之后收回副臂钢丝绳,使副臂后支架朝向远离副臂前支架的方向摆动,以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副臂支架牵拉件展开。

37、本公开实施例的履带起重机,将副臂变幅系统连接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与主臂的底部区域之间,由于设置位置较低,无需在高空位置执行穿绕副臂钢丝绳的繁琐操作,可提高副臂变幅系统的拆装便利性,在履带起重机转场时,便于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而且,操作人员可在较低高度位置进行操作,可提高拆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无需为了走绳在主臂的顶部设置导向滑轮,可简化主臂结构,降低主臂的重量,从而减小整机变幅系统等构件的受力,提高整机臂架的安全性及作业性能,并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变幅系统(8)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的第二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变幅系统(8)包括卷扬机构(84)、第一滑轮装置和副臂钢丝绳(83),所述卷扬机构(84)安装于所述主臂(2)的底部区域,所述第一滑轮装置安装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臂(2)的底部区域之间,所述副臂钢丝绳(8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卷扬机构(84),所述副臂钢丝绳(83)的第二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滑轮装置包括:第一滑轮组(81)和第二滑轮组(82),所述第一滑轮组(81)连接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滑轮组(82)安装于所述主臂(2)且位于所述卷扬机构(84)上方,所述第一滑轮组(81)位于所述第二滑轮组(82)上方,所述副臂钢丝绳(83)的第二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81)和所述第二滑轮组(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81)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的第二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81)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可插拔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臂前牵拉件(9),所述副臂前牵拉件(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副臂前支架(30)的第二端和所述副臂(3)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所述副臂前牵拉件(9)和副臂支架牵拉件(1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依次铰接的多个子牵拉段。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臂牵引件(5)、桅杆(7)和主臂变幅系统(4),所述主臂牵引件(5)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臂(2)的顶部,所述桅杆(7)的第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体(1),所述桅杆(7)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主臂牵引件(5)的第二端,所述主臂变幅系统(4)用于驱动所述桅杆(7)的第二端实现所述主臂(2)的变幅。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履带起重机的转场方法,包括拆卸运输步骤,所述拆卸运输步骤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变幅系统(8)包括第一滑轮组(81)、第二滑轮组(82)和副臂钢丝绳(83),所述第一滑轮组(81)连接于所述副臂后牵拉件(6)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滑轮组(82)安装于所述主臂(2),所述第一滑轮组(81)位于所述第二滑轮组(82)上方,所述副臂钢丝绳(83)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81)和所述第一滑轮组(81);使第一组件作为整体运输的步骤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二组件作为整体运输的步骤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输所述第二组件时,使所述副臂前支架(30)与所述副臂(3)的底部处于拆开状态,所述副臂后支架(20)与所述主臂(2)的顶部处于拆开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输所述第二组件时,使所述副臂前支架(30)与所述副臂(3)的底部处于连接状态,所述副臂后支架(20)与所述主臂(2)的顶部处于连接状态,并使所述副臂(3)的第二底节臂(31)与第二中间节臂(32)处于拆开状态,所述主臂(2)的连接臂头(24)与第一顶节臂(23)处于拆开状态,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所述第二底节臂(31)和所述连接臂头(24)。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起重机还包括副臂前牵拉件(9),所述副臂前牵拉件(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副臂前支架(30)的第二端和所述副臂(3)的顶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步骤,所述组装步骤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及其转场方法,履带起重机包括:车体;主臂,主臂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车体,且在竖直面内可变幅;副臂,副臂的底部铰接于主臂的顶部,且在竖直面内相对于主臂可变幅;副臂前支架和副臂后支架,副臂前支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的底部,副臂后支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的顶部;副臂支架牵拉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副臂前支架的第二端和副臂后支架的第二端;副臂后牵拉件,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后支架的第二端;和副臂变幅系统,连接于副臂后牵拉件的第二端与主臂的底部区域之间,用于驱动副臂实现变幅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龙,张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