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3083发布日期:2023-11-16 03:1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箱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网络购物已成为大众通俗的购物方式,相应地快递业也进入较为迅猛发展阶段,现有的快递包装盒绝大多数是纸盒结构,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包装盒,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物流企业开始尝试使用pvc材质制成的共享快递盒并在快递盒内设置绑块便于固定物品,这种快递盒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且能在运输过程中避免物品滑动碰撞致损坏,但现有的快递盒装置收纳后,即折叠后仍出现不平整甚至镂空,大大增加了快递盒的储备空间,造成不便存放弊端。

3、如申请号为202022885507.3的现有专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用的快递盒,包括快递盒本体,快递盒本体由快递盒外层和快递盒内层组成,所述快递盒本体上端设置有快递盒盖,快递盒盖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快递盒外层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快递盒外层内表面和快递盒内层外表面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快递盒内层内部设置有t形滑块滑槽,t形滑块滑槽内部设置有t形滑块,t形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绑带,所述t形滑块的一侧设置有一号松紧螺栓,另一侧设置有二号松紧螺栓,该发明所述的一种运输用的快递盒,能够很好的固定物品且对外界碰撞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避免物品的损坏。

4、但是,这种快递盒装置仍然存在折叠后不平整,结构不紧凑的缺点、未实现存放及打开后也相应平滑美观、便于存放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箱,使得折叠后的体积存放空间小,平滑紧凑且节省占用空间。

2、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箱,可以有效提升箱体的安全性能。

3、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箱,该箱体折叠和开合操作方便。

4、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箱,该箱体结构稳定。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箱,包括:

7、底板组件;

8、侧板组件:与底板组件活动连接;

9、顶板组件:与侧板组件活动连接;

10、所述底板组件、侧板组件和顶板组件三者围合形成容纳空腔;

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有底板、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位于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延伸部高于第二延伸部;所述侧板组件活动连接在底板、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上。

12、在本发明中,通过底板组件设置有底板、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在侧板组件活动连接在底板、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上后,底板、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侧板组件和顶板组件共同形成容纳物品的容纳空腔。由于设置了第一延伸部高于第二延伸部,侧板组件在折叠活动时,由于两个延伸部高度差的设置,侧板组件折叠可以更加平整,其中高度差与容纳空腔配合形成的空间就成了侧板组件的折叠后的放置空间,当侧板组件折叠后彻底与放置空间重合时,折叠效率达到最大。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折叠箱折叠后的体积存放空间小,平滑紧凑且节省占用空间。

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连接为铰接。铰接结构是目前众多活动连接结构中实现简单,且折叠效果较好的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端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组合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端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组合形成第二安装槽。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第二延伸部的高度高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延伸部的高度高于第二延伸部,从而形成一个多高度层次的结构,在侧板组件折叠时,可以依次将侧板组件折叠容纳在不同的高度层次,从而实现折叠后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的目的。

15、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组件包含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左侧板活动连接在第一延伸部上,所述右侧板活动连接在第二延伸部上,所述前侧板活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上,所述后侧板活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槽上。活动连接优选为铰接。其中,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底面都与底板上表面齐平,且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深度相同。在折叠时,先将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在底板的上表面,再将右侧板折叠压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最后再将左侧板折叠后压在右侧板上,从而能够实现有层次感的折叠,可以缩小产品整体折叠后的占用空间,也可以提升产品折叠后的平整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的厚度与第一安装槽的深度相同,所述后侧板的厚度与第二安装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高度差等于右侧板的厚度。上述尺寸关系的设置,可以实现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后,刚好与第二延伸部的上表面齐平,右侧板折叠后,刚好与第一延伸部的上表面齐平。这样是目前方案中折叠最平整的方式,且最终占用的空间是最小的。

17、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外侧面上设置有左抵持槽,至少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左抵持凸起,所述左抵持凸起与左抵持槽对应;所述后侧板外侧面上设置有右抵持槽,至少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右抵持凸起,所述右抵持凸起与右抵持槽对应。左抵持槽和左抵持凸起的配合,右抵持槽和右抵持凸起的配合,可以实现折叠箱展开后,左侧板或右侧板对前侧板和后侧板进行定位和限位,保证折叠箱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且便于实现结构平整的目的。

18、进一步的,所述左抵持槽包括第一左抵持槽和第二左抵持槽,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左抵持凸起,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左抵持凸起,所述第一左抵持槽与第一左抵持凸起对应,所述第二左抵持槽与第二左抵持凸起对应;所述前侧板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折叠后与第一左抵持凸起匹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顶板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折叠后与第二左抵持凸起匹配的第二定位槽。当折叠箱在展开状态时,第一左抵持凸起卡入第一左抵持槽中,第二左抵持凸起卡入第二左抵持槽中,从而实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前侧板的限位和固定。在折叠箱折叠状态时,第一左抵持凸起卡入第一定位槽,第二左抵持凸起卡入第二定位槽,从而保证折叠箱折叠后的整体稳定性,不会因为晃动而出现明显的箱体各个板之间的碰撞。

19、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左顶板和右顶板,所述左顶板与左侧板活动连接,所述右顶板与右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在右顶板靠近前侧板的一侧。折叠箱在展开后,左顶板和右顶板组合会形成完整的顶板来盖住折叠箱的上部空间,并与底板组件和侧板组件组合形成密闭的物品容纳空间。折叠箱在折叠时,先折叠前侧板和后侧板,再折叠右侧板和右顶板压住前侧板和后侧板,同时第二左抵持凸起卡入第二定位槽,最后再折叠左侧板和左顶板压住右侧板和右顶板,同时第一左抵持凸起卡入第一定位槽。

20、进一步的,所述左顶板靠近前侧板一端或左顶板靠近后侧板一端或左顶板两端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孔对应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连通。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的设置,可以配合一次性绳索,即可实现折叠箱展开收纳物品后的锁紧密封,并在一次性绳索上面设置防伪标志,可以进一步提升防拆性能。

21、进一步的,所述左顶板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左顶板分别和前侧板或后侧板配合形成锁紧槽,所述锁紧组件可伸入或退出锁紧槽中。锁紧组件和锁紧槽的设置,可以实现折叠箱的开启与关闭,也能够提升折叠箱关闭后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锁紧槽的形成具体为在前侧板或后侧板的上端面设置向上的凸起,左顶板上设置对应的避让槽,并在凸起和避让槽内设置向左顶板内侧贯通的通孔,使得左顶板盖合在前侧板上后,凸起伸入避让槽中,并且凸起和避让槽上的通孔会重合,用于供锁紧组件伸入和撤出。

22、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拨片、传动片和传动杆,所述左顶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传动片可旋转式连接在定位柱上,且传动片向两端伸出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述拨片与第一传动臂连接,所述传动杆一端与第二传动臂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锁紧槽对应。具体工作时,通过推动拨片,拨片会带动第一传动臂运动,其中定位柱相当于一个杠杆的中心,在第一传动臂运动时会带动第二传动臂运动,进而带动传动杆进行往复运动,最终实现锁紧组件的锁紧和解锁功能。

23、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箱还包括锁紧片,所述折叠箱上还设置有贯通左顶板和右顶板的固定通孔,所述锁紧片卡接在固定通孔上,且锁紧片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左顶板上和右顶板上。优选的。锁紧片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左顶板的上表面和右顶板的下表面。上述结构的设置,由于折叠箱展开收纳物品时,左顶板是压在右顶板上的,通过设置锁紧片和固定通孔,可以在需要锁紧折叠箱时,在固定通孔中插上锁紧片,从而实现锁紧功能,如果需要打开,必须破坏锁紧片才能打开,从而起到稳固结构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在锁紧片上喷涂防伪码或设置其他防伪结构,从而可以让锁紧片具有唯一性,提升折叠箱在运送货物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旦锁紧片被人打开,就能发现折叠箱是被换过的。

24、进一步的,锁紧片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卡扣和第二锁紧卡扣,所述第一锁紧卡扣和第二锁紧卡扣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第一锁紧卡扣与固定通孔卡接,所述第二锁紧卡扣与左顶板卡接。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锁紧卡扣卡入固定通孔中,再将第二锁紧卡扣相对第一锁紧卡扣旋转后,卡接在左顶板上。拆卸时,将第二锁紧卡扣从左顶板中拔出,再相对旋转后,断开第二锁紧卡扣与第一锁紧卡扣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解锁。优选的,将第一锁紧卡扣设置成插入固定通孔后即不可拔出的结构,只能在第二锁紧卡扣与第一锁紧卡扣之间断开后,第一锁紧卡扣才可以从折叠箱的内部取出。具体应用时,也可以将锁紧片与锁紧组件配合使用,实现折叠箱的安全和保密功能。

25、进一步的,该折叠箱还包括弹出组件,所述弹出组件设置在前侧板或后侧板内,且弹出组件的弹出端与顶板组件抵持。优选的,弹出组件的弹出端与顶板组件中的左顶板抵持,弹出组件的设置,可以在折叠箱开盖时更加容易,无需进行开盖操作即可将顶板组件顶起来一段距离。

26、进一步的,所述弹出组件包括弹出杆和弹簧,所述弹出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内设置有弹出腔,所述弹出杆安装在弹出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在弹出腔和限位部上,所述弹出杆的一端伸出于弹出腔。具体工作时,限位部能够防止弹出杆从弹出腔内弹出,同时能与弹簧抵持,为弹出杆提供一个持续向上顶出的力。

2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绑带槽,所述绑带槽内设置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铰接有用于安装绑带的绑带扣。绑带槽和绑带扣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实现折叠箱内安装绑带,进而对内置的物品进行固定,提升折叠箱运输物品的稳定性。

28、进一步的,所述绑带扣包括有绑带部和拆装部,所述绑带部上设置有绑带安装孔,所述拆装部两侧均设置有铰接凸起,所述拆装部两侧的铰接凸起分别可拆卸式活动设置在铰接槽内。

29、进一步的,所述拆装部包括有两个可以进行形变的弹性臂,两个铰接凸起分别设置在两个弹性臂一端的外侧处,两个弹性臂另一端均固定设置在绑带部上,且两个弹性臂内侧之间形成有允许两个弹性臂形变靠拢的弹性空间。外侧指的是背离弹性空间那一侧。绑带扣进行安装时,通过控制两个弹性臂往弹性空间方向形变靠拢,再将其装入至绑带扣凹槽内,并使得两个弹性臂一端的外侧的铰接凸起分别安装至绑带扣安装位两侧的铰接槽内,以完成绑带扣的安装;在绑带扣拆除时,可以通过再次控制两个弹性臂往弹性空间方向形变靠拢,以将绑带扣从绑带扣安装位处取出。

30、进一步的,所述拆装部还包括有锁紧部和通过活动以限制弹性臂形变的锁紧套,所述锁紧部与绑带部固定,且位于弹性空间内;所述锁紧套活动设置在锁紧部上,且所述锁紧套与两个弹性臂位置对应。

31、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弹性臂另一端内侧设置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侧边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锁紧套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锁紧套两侧的定位凸起分别在两个弹性臂上的避让槽滑动,且所述锁紧套两侧的定位凸起卡入至两个弹性臂上的定位槽上时,所述锁紧套与两个弹性臂一端位置对应。当锁紧套两侧的定位凸起卡入至两个弹性臂上的定位槽上时,此时锁紧套与两个弹性臂一端位置对应,以限制弹性臂的形变,使得绑带扣更稳定的安装在绑带扣安装位内。

32、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底板组件设置有底板、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在侧板组件活动连接在底板、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上后,底板、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侧板组件和顶板组件共同形成容纳物品的容纳空腔。由于设置了第一延伸部高于第二延伸部,侧板组件在折叠活动时,由于两个延伸部高度差的设置,侧板组件折叠可以更加平整,其中高度差与容纳空腔配合形成的空间就成了侧板组件的折叠后的放置空间,当侧板组件折叠后彻底与放置空间重合时,折叠效率达到最大。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折叠箱折叠后的体积存放空间小,平滑紧凑且节省占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