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的汽车装卸船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3145发布日期:2023-11-04 09:3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平衡的汽车装卸船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运装卸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平衡的汽车装卸船吊具。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港口出口量越来越多,但是货物的装船效率成了港口出口量的制约。目前,国内外用于大型车辆的吊具都是采用钢丝绳、卸扣、横梁进行组合的结构,且没有统一的吊装工具,需要根据吊装物品的形状定制吊具。

2、公开号为cn20095192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轨道客车装船卸船用吊具,由钢丝绳、横梁夹具及钩爪构成吊具,其中,钩爪设在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对折的中部为吊车吊环,横梁夹具的中部为拉梁,两端分别设有由两块夹板,钢丝绳从夹板之间穿过,上下两端通过螺钉定位固定,钢丝绳的钩爪直接钩在车体,横梁夹具与钢丝绳采用摩擦的方式连接。其通过整根钢丝绳进行力的传递,减少了机械连接环节,确保了吊装作业的安全可靠,但其钢丝绳的位置不便于控制,在吊装时钢丝绳会对车体造成损坏。

3、公开号为cn10806933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平衡吊梁,是由吊梁、吊环、吊耳、滑轮、吊钩、钢丝绳、平衡尺、移动块、平衡调节器和重力传感器组成,所述的吊环连接吊梁上方中心位置,吊耳两个分别连接吊梁两端,吊环通过钢丝绳与两个吊耳连接,滑轮三个均匀的分布在吊梁下方的左中右位置,移动块两个分别位于每两个滑轮的中间位置,吊钩两个分别连接两个移动块,平衡尺连接吊梁侧面,平衡调节器两个分别连接两个移动块。其增加的移动块可通过转动平衡调节器对吊钩进行左右微调来达到起吊的平衡,但其吊梁整体的结构无法调节,适用场合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平衡的汽车装卸船吊具及其控制方法,其可以根据吊装车辆的形状和重量调整第一伸缩杆、起吊平台和第二伸缩杆的长度,使起吊机挂钩与吊具-汽车整体的重心始终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在适应不同型号汽车的同时避免吊具和汽车产生过大的扭矩。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自平衡的汽车装卸船吊具,包括吊板、第一伸缩杆、起吊平台和第二伸缩杆,

4、所述吊板顶部与起吊机挂钩可拆卸连接;

5、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有四组,四组第一伸缩杆顶部均与吊板底部铰接,四组第一伸缩杆底部分别与起吊平台顶部一端点铰接;

6、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有四组,四组第二伸缩杆顶部滑动连接于起吊平台底部,第二伸缩杆底部与连接装置一端相固定,所述连接装置另一端与汽车的车轮相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伸缩外套和内部伸缩系统,所述内部伸缩系统固定于伸缩外套内,所述内部伸缩系统包括驱动系统、伸缩段、连接段、钢缆和滑轮组件;两组所述驱动系统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伸缩外套内壁的上下两端,驱动系统另一端分别与一伸缩段的一端相固定,两伸缩段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段的一端相固定;所述驱动系统和连接段的外壁均固定有滑轮组件;所述钢缆一端与一驱动系统相固定,钢缆另一端通过滑轮组件后与另一驱动系统相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外壳、第一电机、转盘和锥齿轮,所述外壳一端与伸缩外套的内壁相固定,外壳另一端与伸缩段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外壳内壁相固定,所述第一电机沿转动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固定于第一电机转动轴外周,所述第二转盘转动连接于第一电机转动轴外周;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齿轮,所述锥齿轮与两齿轮相啮合;所述锥齿轮通过固定杆与外壳内壁相固定;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穿线孔;两所述钢缆的一端分别缠绕于一第一转盘、一第二转盘的外周并与其固定,两所述钢缆的另一端均依次通过穿线孔和多个滑轮组件后缠绕于另一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外周并与其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两支撑杆、凸块和凹槽,所述钢缆与滑轮一端滚动连接,所述滑轮设置于两支撑杆之间,两支撑杆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固定有轨道槽;轨道槽的一端固定有凹槽,凹槽的方向与钢缆通过滑轮的方向相反;所述滑轮中轴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轨道槽滑动连接;所述凸块均匀的固定于滑轮中轴的外周,第一伸缩杆进行伸缩时,凸块与凹槽相分离,第一伸缩杆不进行伸缩时,凸块与凹槽相嵌合;所述滑轮表面固定有第二凸块,钢缆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凸块与开孔相嵌合。

10、进一步的,所述起吊平台包括两第一吊梁、两第二吊梁和拐角段,所述第一吊梁、第二吊梁均为中部可伸缩的矩形体,相邻的第一吊梁与第二吊梁之间通过拐角段固定,第一吊梁、第二吊梁和拐角段相固定形成矩形中空的起吊平台;第一伸缩杆底部与拐角段顶部铰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两组第一吊梁底部均固定有滑轨,滑轨内横向固定有移动轴;所述第二伸缩杆顶部固定有滑动头,所述移动轴贯穿滑动头并与滑动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吊梁内腔底部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吊梁内腔另一端转动连接;输出轴外周螺纹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滑动头顶部相固定;所述第一吊梁底部开设有供连接杆移动的条形孔,滑轨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供滑动头滑动的条形孔。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纹杆、吸盘、固定柱、法兰和电磁圈,螺纹杆一端横向贯穿第二伸缩杆底部并与第二伸缩杆螺纹连接,螺纹杆另一端固定有吸盘和法兰,所述吸盘固定于法兰外周,所述法兰固定有至少一个分支部,所述分支部中部开设有条形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柱贯穿安装孔并与安装孔、车轮的轮毅相固定,所述电磁圈固定于法兰外周,电磁圈与电源电气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起吊平台中心位置设置有配重,所述配重顶部通过钢索固定于第一吊梁和第二吊梁的底部。

14、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包括箱体、质量体、工作缸、减震弹簧、高粘度液体和第三伸缩杆,所述工作缸为顶部开口的矩形体,工作缸设置于箱体中心,工作缸各个外壁均与减震弹簧的一端相固定,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伸缩杆的一端相固定,第三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内壁相固定;所述质量体设置于工作缸中心,质量体底部通过支撑座与工作缸内腔底部相固定,质量体顶部通过限位弹簧与箱体内腔顶部相固定;所述工作缸和箱体内部均填充有高粘度液体。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梁和第二吊梁顶部中心均固定有水平检测仪。

16、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可以根据吊装车辆的形状和重量调整第一伸缩杆、起吊平台和第二伸缩杆的长度,使起吊机挂钩与吊具-汽车整体的重心始终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在适应不同型号汽车的同时避免吊具和汽车产生过大的扭矩。

18、2、本发明使用伸缩杆代替钢缆,使用连接装置与汽车的车轮相固定,除连接装置外,整个装置其他位置均不与汽车车体相接触,以确保不会对汽车车体造成损坏。

19、3、进行伸缩时,第一伸缩杆的长度由两组驱动系统和两组钢缆共同调节,调节精度高;不进行调节时,若第一伸缩杆受力收缩,没有结构与收缩的力相对抗,第一伸缩杆受到的阻力较小,这样下放汽车至地面时不会损伤第一伸缩杆;若第一伸缩杆受力拉伸,则伸缩外套和钢缆共同承担拉力,抗拉性能强。伸缩外套和钢缆共同承受汽车的重力,若一个部件受到损坏,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且损坏不容易扩散至第一伸缩杆外部。

20、4、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使用固定柱插入和电磁圈吸附的双重方式与汽车车轮相连接,且螺纹杆的位置、电磁圈的通电量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使连接装置与车轮的装卸方便,连接牢固。

21、5、本发明对水平检测仪预设一个基准值,当水平检测仪测得的数值小于基准值时,汽车晃动程度较小,配重对汽车的平衡进行调节;当水平检测仪测得的数值大于基准值时,汽车晃动程度较大,此时单独使用配重不足以对汽车的平衡进行调节,则系统根据四个水平检测仪检测得到的差值,计算出四组第一伸缩杆的调节量,并通过调节四组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使汽车恢复水平状态。

22、6、本发明的配重内部为质量体-工作缸-箱体的多级减震结构,工作缸和箱体内部均填充有高粘度液体,在高粘度液体和相关装置的配合下,质量体作为一个个体在工作缸内摆动难度较大;质量体与工作缸作为一个整体在箱体内摆动难度较大。

23、7、本发明的起吊平台顶部设置有水平检测仪,水平检测仪可以对起吊平台进行实时的监控,当起吊平台发生偏移时可以实时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