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1337发布日期:2023-12-06 19: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


背景技术:

1、电梯导轨是安装在电梯井道中或楼层之间的两列或多列垂直或倾斜的刚性轨道,保证轿厢和对重沿其作上下运动,保证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梯级沿其作倾斜或水平运动,为电梯轿厢、对重装置或梯级提供导向。常用的电梯导轨是“t”字型导轨,需具有刚性强、可靠性高、安全廉价等特点,且导轨平面必须光滑,无明显凹凸不平表面。从导轨的定义可知,导轨是垂直电梯、自动电梯、自动人行道梯级的重要基准部件,它控制着电梯轿厢、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梯级运行轨迹,保障操作信号的传递,它又是涉及电梯安全及运行质量的重要部件。

2、经过检索申请号202021532800.5一种电梯辅助导轨系统,包括井架、轿厢、导轨组件和辅助限位组件,轿厢位于井架内,轿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连接轿厢和井架,轿厢在导轨组件的导向作用下升降,轿厢除设置导轨组件的其他多个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辅助限位组件,辅助限位组件连接轿厢和井架,用于在轿厢升降过程中对轿厢的位置进行限位。本专利在轿厢运行有摆动时提供了额外的位置约束,改善了轿厢运行品质。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安装辅助导轨后,由于其与主导轨之间相对于轿厢并保护对称,其支撑辅助效果不佳,而对于传统的双轨道同一侧的布局可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包括梯井和设置在梯井内部的轿厢,所述梯井的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垂直拼接的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侧视剖面为工字型,所述梯井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轿厢在轨道本体上运行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不做限制可采用现有驱动技术,两个所述轨道本体分别位于轿厢对称的两侧,所述轿厢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与轨道本体滑动配合的卡块,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安装有用于检测轨道本体轨道面平整度的轨道检测机构。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轨道检测机构包括定位杆和两组红外测距发射器,所述定位杆固定安装至两个卡块之间的外侧,两组所述红外测距发射器分别呈就九十度分布与定位杆的外侧面上,两组所述红外测距发射器分别对应轨道本体的与卡块的两个九十度接触面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轨道本体与卡块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处设置为平滑的弧形曲面。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轨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通槽和椭圆通槽,所述圆形通槽和椭圆通槽互不连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轨道本体的上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沉头螺纹孔,所述沉头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螺纹。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轨道本体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两排毛刷,两排所述毛刷的另一端部与轨道本体的外侧面形成一个闭合空间,所述毛刷与卡块接触配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块内侧与轨道本体接触的端面夹角设置有与弧形曲面贴合的弧形面。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本体相互拼接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圆柱卡杆和椭圆卡杆,所述圆柱卡杆和椭圆卡杆与圆形通槽和椭圆通槽分别卡接配合。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2、本方案通过轨道本体分布在轿厢的两侧实现稳定平衡支撑,无需添加辅助结构,同时通过轨道检测机构实现对轨道状态的实时检测,更加安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稳定效果更好,支撑稳定性更加,且能够进行实时安全检测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包括梯井(1)和设置在梯井(1)内部的轿厢(3),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井(1)的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垂直拼接的轨道本体(2),所述轨道本体(2)的侧视剖面为工字型,所述梯井(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轿厢(3)在轨道本体(2)上运行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不做限制可采用现有驱动技术,两个所述轨道本体(2)分别位于轿厢(3)对称的两侧,所述轿厢(3)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与轨道本体(2)滑动配合的卡块(5),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块(5)之间安装有用于检测轨道本体(2)轨道面平整度的轨道检测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检测机构(6)包括定位杆(61)和两组红外测距发射器(62),所述定位杆(61)固定安装至两个卡块(5)之间的外侧,两组所述红外测距发射器(62)分别呈就九十度分布与定位杆(61)的外侧面上,两组所述红外测距发射器(62)分别对应轨道本体(2)的与卡块(5)的两个九十度接触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2)与卡块(5)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处设置为平滑的弧形曲面(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圆形通槽(22)和椭圆通槽(23),所述圆形通槽(22)和椭圆通槽(23)互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2)的上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沉头螺纹孔(24),所述沉头螺纹孔(24)用于安装固定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2)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两排毛刷(7),两排所述毛刷(7)的另一端部与轨道本体(2)的外侧面形成一个闭合空间,所述毛刷(7)与卡块(5)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内侧与轨道本体(2)接触的端面夹角设置有与弧形曲面(21)贴合的弧形面(5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本体(2)相互拼接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圆柱卡杆(8)和椭圆卡杆(9),所述圆柱卡杆(8)和椭圆卡杆(9)与圆形通槽(22)和椭圆通槽(23)分别卡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提升的电梯导轨系统,包括梯井和设置在梯井内部的轿厢,所述梯井的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垂直拼接的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侧视剖面为工字型,所述梯井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轿厢在轨道本体上运行的驱动组件。该发明通过梯井作为安装轨道本体和轿厢的运行空间,先通过垂直拼接的方式将轨道本体固定安装至梯井内部对称的两侧,以实现对轿厢的对称滑动支撑,轿厢则通过两个卡块实现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着两个轨道本体垂直运行,采用对称式分布支撑,同样的双导轨结构,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稳定效果更好,支撑稳定性更加,且能够进行实时安全检测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利明,徐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狼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