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3967发布日期:2024-03-12 21:0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1、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由于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因此对煤进行开采,煤矿开采后需要运输系系统对开采出的煤矿进行运输。

2、近几年,随着我国煤炭事业的兴起,煤矿开采的愈加深入,煤矿运输在一个矿井安全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煤矿运输系统由于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种多和技术性强等诸多特点,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尤其是副井口作为矿井生产的咽喉要道,机电、运输技术的不完善、生产工艺设计不够优化、员工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煤矿运输系统运行时安全系数低,影响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包括平移道岔组件,所述平移道岔组件可移动;

4、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与平移道岔组件连接;

5、调车机模块,所述调车机模块在平移道岔组件和固定轨道上移动,用于对车辆进行调节;

6、补车机模块,所述补车机模块设置于调车机模块一侧,且所述补车机模块在平移道岔组件和固定轨道上移动,所述补车机模块推送的车辆进入调车机模块所在区域,然后由调车机模块将车辆推送至井口操车区域;

7、所述平移道岔组件包括左智能平移道岔和右智能平移道岔,所述左智能平移道岔和右智能平移道岔呈对称分布的,且所述左智能平移道岔和右智能平移道岔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固定轨道连接;

8、所述左智能平移道岔和右智能平移道岔均由车辆运行轨道、调车机跑道、道岔运行油缸和道岔运行轨道构成,所述车辆运行轨道上侧设置有调车机跑道,所述车辆运行轨道下侧连接有道岔运行轨道,所述道岔运行油缸安装在道岔运行轨道上,且与道岔运行轨道的输出端连接。

9、在本技术方案中,平移道岔组件可以自由调节,同时配合补车机模块和车辆运行轨道可以实现全过程动力推车,达到连续运输的目的,真正实现了调车机模块、补车机模块、井口操车系统动力推车无缝对接。

10、较佳地,所述固定轨道包括左侧双股轨道和右侧双股轨道,所述左侧双股轨道和右侧双股轨道分别设置于平移道岔组件两侧,所述固定轨道用于供车辆、调车机模块及补车机模块移动。

11、在本技术方案中,平移道岔组件可自由移动,此时与固定轨道配合,可以实现双股道大小罐自由配车。

12、较佳地,所述车辆运行轨道包括第一车辆运行轨道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所述第一车辆运行轨道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呈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一车辆运行轨道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相连接。

1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车辆运行轨道可以实现双股道大小罐自由配车,且可单独调车,彻底杜绝老式道岔处不同车辆分车时易掉道现象。

14、较佳地,所述第一车辆运行轨道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均呈弧形结构。

15、在本技术方案中,弧形结构的第一车辆运行轨道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可以便于车辆运行。

16、较佳地,所述平移道岔组件和固定轨道上设置有两个调车机模块,且两个所述调车机模块均为弯道调车机。

17、在本技术方案中,调车机模块配合平移道岔组件可以实现全过程动力推车,真正实现了调车机模块、补车机模块、井口操车系统动力推车无缝对接,彻底取消了绞车、电机车辅助运输和人力辅助推车效率低的问题。

18、较佳地,所述补车机模块的电控系统和操作系统集中到调车机模块的操作系统中,形成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用于对平移道岔组件、调车机模块和补车机模块进行操作。

19、在本技术方案中,实现补车机模块推送的车辆进入调车机模块附近区域,然后由调车机模块将车辆推送至井口操车区域,再通过操车系统将车辆装罐入井,全程实现连续动力推车。

20、较佳地,所述操作单元包括就地操作台、远程操作箱和无线遥控器,所述就地操作台、远程操作箱和无线遥控器均可以对平移道岔组件、调车机模块及补车机模块进行智能控制。

21、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操控需求,分别选择就地操作台、远程操作箱和无线遥控器的不同操作方式。

22、较佳地,所述调车机模块和补车机模块外侧均设置有ai电子围栏安全单元,所述ai电子围栏安全单元可以实现车辆运行时人机分离。

23、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ai电子围栏安全单元可以实现人机分离,保证创建本质安全型运输系统环境。

24、较佳地,所述调车机模块和补车机模块之间设置了电气闭锁单元,所述电气闭锁单元使调车机模块和补车机模块的设备互不干涉,但动力又无缝对接。

2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气闭锁单元,使得补车机设备和调车机设备安全闭锁,有效避免误操作造成车辆掉道事故,从技术层面确保安全运行,实现人机分离,创建了本质安全型运输系统环境。

26、较佳地,所述电气闭锁单元包括位置传感器一、位置传感器二、电磁雷达和电气闭锁器,用于对平移道岔组件、调车机模块和补车机模块实现电气闭锁关系,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27、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位置传感器一、位置传感器二、电磁雷达和电气闭锁器使得调车机模块设备和补车机模块设备安全闭锁,互不干涉,但动力又无缝对接。

28、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29、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0、本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有效解决了推车机无法通过传统式道岔的问题,实现了全过程动力推车,达到连续运输的目的,真正实现了补车机、调车机、井口操车系统动力推车无缝对接;此外智能平移道岔有效解决了配车问题,可实现双股道大小罐自由配车;同时该套调车机系统在整个推车机运行区域设置了ai电子围栏与设备进行了闭锁,实现人机分离,创建了本质安全型运输系统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包括:平移道岔组件(1),所述平移道岔组件(1)可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2)包括左侧双股轨道(21)和右侧双股轨道(22),所述左侧双股轨道(21)和右侧双股轨道(22)分别设置于平移道岔组件(1)两侧,所述固定轨道(2)用于供车辆、调车机模块(3)及补车机模块(4)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行轨道(5)包括第一车辆运行轨道(51)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52),所述第一车辆运行轨道(51)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52)呈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一车辆运行轨道(51)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52)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运行轨道(51)和第二车辆运行轨道(52)均呈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道岔组件(1)和固定轨道(2)上设置有两个调车机模块(3),且两个所述调车机模块(3)均为弯道调车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车机模块(4)的电控系统和操作系统集中到调车机模块(3)的操作系统中,形成操作单元(9),所述操作单元(9)用于对平移道岔组件(1)、调车机模块(3)和补车机模块(4)进行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9)包括就地操作台(91)、远程操作箱(92)和无线遥控器(93),所述就地操作台(91)、远程操作箱(92)和无线遥控器(93)均可以对平移道岔组件(1)、调车机模块(3)及补车机模块(4)进行智能控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机模块(3)和补车机模块(4)外侧均设置有ai电子围栏安全单元(10),所述ai电子围栏安全单元(10)可以实现车辆运行时人机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机模块(3)和补车机模块(4)之间设置了电气闭锁单元(11),所述电气闭锁单元(11)使调车机模块(3)和补车机模块(4)的设备互不干涉,但动力又无缝对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闭锁单元(11)包括位置传感器一(111)、位置传感器二(112)、电磁雷达(113)和电气闭锁器(114),用于对平移道岔组件(1)、调车机模块(3)和补车机模块(4)实现电气闭锁关系,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包括平移道岔组件,所述平移道岔组件可移动;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与平移道岔组件连接;调车机模块,所述调车机模块在平移道岔组件和固定轨道上移动;补车机模块,所述补车机模块设置于调车机模块一侧,且所述补车机模块在平移道岔组件和固定轨道上移动。本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有效解决了推车机无法通过传统式道岔的问题,实现了全过程动力推车,达到连续运输的目的,真正实现了补车机、调车机、井口操车系统动力推车无缝对接;此外有效解决了配车问题,实现双股道大小罐自由配车,同时在整个智能化连续运输系统区域设置了AI电子围栏与设备进行了闭锁,实现人机分离,创建了安全的运输系统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海,李伟,沈小军,罗虎,谢毛毛,孙楠楠,单振兴,赵浩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