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09204发布日期:2024-01-23 12:4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涨轴更换套管,特别涉及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1、纺织行业中,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成品布匹需要在卷绕机上卷绕成布卷。气涨轴外部套有套管,布匹卷绕在套管上,卷绕完成后,需要拔出气涨轴,更换新套管,进行下一个卷绕生产过程,这种尺寸大、质量重的气涨轴给拆卸、套管、下料、转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单靠人力将气涨轴从料卷中拔出来的危险很大,给气涨轴套管作业需要多人的配合才能完成,套管效率低,完成套管的气涨轴通过人力下料、转运,即使采用专用的吊装工具,也需要人工将吊装工具套入气涨轴两端,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2、公开号为cn115027995a公开了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及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包括抓取机构以及呈直线型分布的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所述套筒缓存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套筒的套筒缓存架,所述套筒作业区包括用于放置套筒的固定座和用于固定套筒的压紧组件,所述下料对接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带气涨轴的套筒的下料放置架,所述抓取机构横跨于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上方,用于调运套筒和带气涨轴的套筒,本发明使物料流转顺畅,使套筒供给、气涨轴套筒、下料作业及时有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3、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卷绕机换轴过程效率低的问题,减少人工参与、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气涨轴进行放气将布卷卸下时,不能对气涨轴位置进行检测,使得气缸在与气涨轴进行连接时出现位置差错,造成装置损坏且无法进行放气操作,在将气涨轴插入充气对套管进行固定时,在重力作用下会使得套管和气涨轴之间存在着同轴度偏差,使得在进行布料卷绕中出现跳动,导致布料出现压痕和褶皱,影响布料品质和使用性能。

4、因此,通过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包括充放气组件、固定组件、托轴组件和气涨轴,所述托轴组件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一端,所述气涨轴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上侧,所述充放气组件与固定组件垂直安装。

3、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卡头底座,所述卡头底座内部固定设置有充放气气阀,所述充放气气阀后侧固定设置有充放气气缸,所述卡头底座下侧固定设置有检测开关。

4、所述托轴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板为l形板,所述第二旋转板短边与第一旋转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第二旋转板远离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板,所述第二旋转板长边侧与第一旋转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第二旋转板远离升降组件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速器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应两个滑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与卡头底座的外壁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卡头底座靠近滑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滑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安装板远离滑块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器和第一电动机。

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应第一凹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伸缩端与托轴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后侧相对应第一固定杆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

9、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带轮,所述带轮的数量为两个,下侧所述带轮为主动轮,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下侧带轮固定连接,上侧所述带轮为被动轮,两个所述带轮外侧活动设置有同步带,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板。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筒,两个所述导向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移动板,下侧所述移动板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侧面与同步带的一侧面贴合,所述同步带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侧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移动底座。

12、优选的,所述气涨轴包括轴壳,所述轴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轴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底片,所述底片数量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底片均匀分布在气囊周侧,所述底片远离气囊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

13、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相对应第二凹槽下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均围设有弹簧,多个所述伸缩杆均匀分布在第二凹槽的下侧,多个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凸键,所述凸键的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充放气组件、固定组件和托轴组件,通过在充放气组件内部设置检测开关和第一电动机,对气涨轴的高度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充放气组件采用充放气气阀和充放气气缸对气涨轴进行自动充放气,不需要人工搬动气涨轴进行更换套管,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更换套管的过程中,根据充放气组件的实际高度,通过固定组件内的旋转气缸将托轴组件推出对气涨轴进行水平支撑,避免了在气涨轴套套管、拔出气涨轴的过程中,由于用力不平衡从而造成气涨轴脱落伤人问题。

16、2、本发明通过在气涨轴内部设置伸缩杆,在对套管固定的过程中,通过凸键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对套管型号进行分析,根据套管的型号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伸出相应长度进行调节,此时伸缩杆通过凸键带动套管轻微移动来调节套管与气涨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这样能够根据套管的型号来实时调节伸缩杆的伸出长度,这样就能够对套管与气涨轴之间的同轴度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型号套管的重量,避免在进行布料卷绕中出现跳动,导致布料出现压痕和褶皱,影响布料品质和使用性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气组件(1)、固定组件(2)、托轴组件(3)和气涨轴(4),所述托轴组件(3)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2)的一端,所述气涨轴(4)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2)的上侧,所述充放气组件(1)与固定组件(2)垂直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组件(1)包括第一固定板(101),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轨(102),所述滑轨(1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相对应两个滑轨(10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103),所述第一凹槽(103)的内壁与卡头底座(106)的外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底座(106)靠近滑轨(10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04),所述安装板(104)靠近滑轨(10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块(105),所述安装板(104)远离滑块(105)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器(109)和第一电动机(1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108)的输出轴端与第一减速器(10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109)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齿轮(1013),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相对应第一凹槽(1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1010),所述齿条(1010)与齿轮(101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的后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02),所述第一固定杆(20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旋转气缸(203),所述旋转气缸(203)的伸缩端与托轴组件(3)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01)的后侧相对应第一固定杆(20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204),所述第二固定杆(20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托板(205),所述托板(205)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2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6)包括带轮(3061),所述带轮(3061)的数量为两个,下侧所述带轮(3061)为主动轮,所述第二减速器(309)的输出端与下侧带轮(3061)固定连接,上侧所述带轮(3061)为被动轮,两个所述带轮(3061)外侧活动设置有同步带(3062),所述第二旋转板(30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板(30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066)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筒(3067),两个所述导向筒(3067)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杆(3068),所述滑杆(306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移动板(3063),下侧所述移动板(3063)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板(30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064)的侧面与同步带(3062)的一侧面贴合,所述同步带(3062)远离第一夹板(306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板(3065),所述第一夹板(3064)与第二夹板(3065)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侧所述移动板(306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移动底座(306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涨轴(4)包括轴壳(401),所述轴壳(401)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402),所述轴壳(4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囊(403),所述气囊(40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底片(404),所述底片(404)数量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底片(404)均匀分布在气囊(403)周侧,所述底片(404)远离气囊(403)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4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405)的内壁相对应第二凹槽(402)下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406),所述伸缩杆(406)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杆(406)的外侧均围设有弹簧(407),多个所述伸缩杆(406)均匀分布在第二凹槽(402)的下侧,多个所述伸缩杆(406)的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凸键(408),所述凸键(408)的外壁与第二凹槽(402)的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气涨轴更换套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涨轴更换套管装置,包括充放气组件、固定组件、托轴组件和气涨轴,所述托轴组件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一端,所述气涨轴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上侧,所述充放气组件与固定组件垂直安装,通过在充放气组件内部设置检测开关和第一电动机,对气涨轴的高度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根据充放气组件的实际高度,通过固定组件内的旋转气缸将托轴组件推出对气涨轴进行水平支撑,避免了用力不平衡从而造成气涨轴脱落伤人问题,通过在气涨轴内部设置伸缩杆,根据套管的型号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伸出相应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套管与气涨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进行调节,避免在进行布料卷绕中出现跳动。

技术研发人员:许美栋,王凯,谢昌均,徐丽疆,王学涛,柯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三水通兴无纺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