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1931发布日期:2024-03-18 18:1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与日俱增,经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垃圾围城”最为有效的方法;在以焚烧和填埋处理为主的社会背景下,生活垃圾中占比达50%以上的易腐垃圾出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目前社区易腐垃圾普遍采用袋装集中投递的收集方式,后远距离运输至集中处理设施,运输过程渗滤液的跑冒滴漏问题较为严重,在处理前需要进行破袋处理,破袋后塑料袋与其他杂质的筛分较为困难,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剔除的方式,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也进一步影响了后续发酵处理的质量。

3、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地区尝试采用管道输送的手段,社区居民将产生的易腐垃圾直接投入管道入口,顺管道进入收集装置,由此可以解决袋装垃圾破袋困难,影响后续处理产品质量的问题,但是易腐垃圾粘附管道,冲洗困难,发酵产生臭味极大影响了设施的正常运行,而且管道运输难以监控垃圾分类质量,不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4、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2、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投递系统、输送系统和处理系统及识别评价系统,所述投递系统设于每层户内转角处,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渗滤液处理系统和生物干化系统,设于地下室内的沿墙拐角处;所述处理系统通过所述输送系统与所述投递系统相连,易腐垃圾投入所述投递系统,由所述输送系统输送至所述处理系统,期间通过所述识别评价系统评估垃圾分类质量。

4、进一步,所述投递系统包括投递平台、投递口和收集桶,所述投递平台设于每层户内转角处,所述投递口为底面为半圆形的柱槽,所述收集桶为四分之一圆柱状,尺寸与所述投递口吻合,两个收集桶直角边贴合,贴合后的两个收集桶设于所述投递口内。

5、进一步,所述收集桶包括桶体、滤网和滚轮,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桶体的中下部,易腐垃圾投入后,游离废水经所述滤网过滤进入桶体下部,所述滚轮设于所述桶体的底部,所述收集桶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投递平台上的预留廊道内滚动,滚入所述输送系统。

6、进一步,所述输送系统包括顶部固定装置、输送电梯、输送筒体、输送芯柱和水平传送单元,所述顶部固定装置固定在顶层的所述投递平台上,所述输送芯柱自所述顶部固定装置直至底层地面,所述输送电梯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输送芯柱上;所述输送筒体套在所述输送芯柱的外侧,所述输送芯柱中空内置控制电缆,控制电缆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电梯的上升、下降与旋转。

7、进一步,所述输送电梯与所述输送筒体的内侧紧贴,所述输送筒体下部未至底层地面。

8、进一步,所述输送电梯包括限位封闭顶棚、旋转装置、下部承台和限位拦板,所述封闭顶棚与所述下部承台均为圆台状,所述限位拦板将所述下部承台四等分,所述收集桶底部尺寸与四等分所述下部承台的尺寸吻合,四等分的下部承台分别放置一个所述收集桶;所述下部承台和所述限位拦板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套在所述输送芯柱上,所述下部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带上部所述收集桶360度旋转。

9、进一步,封闭顶棚与所述下部承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集桶的高度。

10、进一步,所述水平传送单元按照传送方向依次为渗滤液提取单元、物料投入单元、清洗单元和风干除臭单元,所述渗滤液提取单元与所述物料投入单元在同一侧,所述清洗单元与所述风干除臭单元在另外一侧,且运行反向相反,形成循环;在所述收集桶随所述输送电梯到达地面后,承接所述水平传送单元,首先进入所述渗滤液提取单元,将收集桶下方的渗滤液抽吸至渗滤液处理系统,随后进入所述物料投入单元,在物料投入所述生物干化系统前,通过所述识别评价系统评估易腐垃圾的纯度,即垃圾分类的质量;之后将易腐垃圾倒入所述生物干化系统,同时易腐垃圾在生物干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也进入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接着进入所述清洗单元,将所述收集桶清洗干净,后通过所述风干除臭单元将所述收集桶内残余水分风干,并喷洒除臭剂。

11、进一步,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将易腐垃圾通过所述投递口投入所述收集桶内;

13、步骤二、所述下部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旋转,将所述下部承台上的干净的所述收集桶通过所述预留廊道至所述投递口;

14、步骤三、将装有易腐垃圾的所述收集桶通过所述预留廊道至所述输送电梯,随后所述输送电梯沿着所述输送芯柱将所述收集桶输送至底部地面;

15、步骤四、在所述输送电梯至地面后,装有易腐垃圾的所述收集桶进入所述水平传送单元;

16、步骤五、在经过所述渗滤液提取单元时,将所述收集桶底部渗滤液抽吸至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所述识别评价系统评估垃圾分类质量,

17、步骤六、在进入物料投入单元时,将易腐垃圾物料投入所述生物干化系统,通过机械搅拌和通风曝气强化微生物作用,降低易腐垃圾物料的含水率,生成生物衍生燃料或肥料基质,同时易腐垃圾在生物干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也进入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18、步骤七、在投料完成后,运行方向转向,进入所述清洗单元和所述风干除臭单元,将所述收集桶进行清洗、风干和除臭;

19、步骤八、将所述收集桶输送至所述输送电梯,完成循环。

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通过桶装易腐垃圾封闭输送避免破袋处理难题,并同时解决现有管道运输粘附、臭味扩散严重,分类质量难以控制的现状;通过易腐垃圾原位生物干化处理,渗滤液收集预处理后入污水管网,可避免远距离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降低运输和处理费用,结构简单、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递系统、输送系统和处理系统及识别评价系统,所述投递系统设于每层户内转角处,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渗滤液处理系统和生物干化系统,设于地下室内的沿墙拐角处;所述处理系统通过所述输送系统与所述投递系统相连,易腐垃圾投入所述投递系统,由所述输送系统输送至所述处理系统,期间通过所述识别评价系统评估垃圾分类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递系统包括投递平台、投递口和收集桶,所述投递平台设于每层户内转角处,所述投递口为底面为半圆形的柱槽,所述收集桶为四分之一圆柱状,尺寸与所述投递口吻合,两个收集桶直角边贴合,贴合后的两个收集桶设于所述投递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包括桶体、滤网和滚轮,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桶体的中下部,易腐垃圾投入后,游离废水经所述滤网过滤进入桶体下部,所述滚轮设于所述桶体的底部,所述收集桶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投递平台上的预留廊道内滚动,滚入所述输送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顶部固定装置、输送电梯、输送筒体、输送芯柱和水平传送单元,所述顶部固定装置固定在顶层的所述投递平台上,所述输送芯柱自所述顶部固定装置直至底层地面,所述输送电梯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输送芯柱上;所述输送筒体套在所述输送芯柱的外侧,所述输送芯柱中空内置控制电缆,控制电缆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电梯的上升、下降与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电梯与所述输送筒体的内侧紧贴,所述输送筒体下部未至底层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电梯包括限位封闭顶棚、旋转装置、下部承台和限位拦板,所述封闭顶棚与所述下部承台均为圆台状,所述限位拦板将所述下部承台四等分,所述收集桶底部尺寸与四等分所述下部承台的尺寸吻合,四等分的下部承台分别放置一个所述收集桶;所述下部承台和所述限位拦板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套在所述输送芯柱上,所述下部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带上部所述收集桶360度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封闭顶棚与所述下部承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集桶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送单元按照传送方向依次为渗滤液提取单元、物料投入单元、清洗单元和风干除臭单元,所述渗滤液提取单元与所述物料投入单元在同一侧,所述清洗单元与所述风干除臭单元在另外一侧,且运行反向相反,形成循环;在所述收集桶随所述输送电梯到达地面后,承接所述水平传送单元,首先进入所述渗滤液提取单元,将收集桶下方的渗滤液抽吸至渗滤液处理系统,随后进入所述物料投入单元,在物料投入所述生物干化系统前,通过所述识别评价系统评估易腐垃圾的纯度,即垃圾分类的质量;之后将易腐垃圾倒入所述生物干化系统,同时易腐垃圾在生物干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也进入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接着进入所述清洗单元,将所述收集桶清洗干净,后通过所述风干除臭单元将所述收集桶内残余水分风干,并喷洒除臭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社区易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投递系统、输送系统和处理系统及识别评价系统,所述投递系统设于每层户内转角处,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渗滤液处理系统和生物干化系统,设于地下室内的沿墙拐角处;所述处理系统通过所述输送系统与所述投递系统相连,易腐垃圾投入所述投递系统,由所述输送系统输送至所述处理系统,期间通过所述识别评价系统评估垃圾分类质量。通过桶装易腐垃圾封闭输送避免破袋处理难题,并同时解决现有管道运输粘附、臭味扩散严重,分类质量难以控制的现状;通过易腐垃圾原位生物干化处理,渗滤液收集预处理后入污水管网,可避免远距离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降低运输和处理费用,结构简单、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毕峰,严祥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