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6048发布日期:2023-05-12 11:4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缝合线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


背景技术:

1、医用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和组织缝合的特殊医用线,分为可吸收缝合线和不可吸收缝合线两种。在实际生产中,生产好的缝合线会绕制在收卷辊表面,为了后期便于使用,需要将缝合线进行分卷绕制成较小的线圈;

2、现有的医用缝合线在绕线时一般通过绕线的收线盘进行绕线收卷,但是缝合线的收线盘规格存在大小不一的情况,而现有的医用缝合线绕线机的收线辊一般只有一种规格,对于不同规格的医用缝合线收线盘就需要停机更换不同的收线辊,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和增加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放线辊,所述放线辊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医用缝合线放线盘,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导向辊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张力自动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外表面均依次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内部均安装有直径调节机构,且两个所述直径调节机构之间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对称设有两个距离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外表面套设有医用缝合线收线盘,且所述医用缝合线放线盘和医用缝合线收线盘之间缠绕有医用缝合线本体,所述第一支撑辊的内部嵌入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安装有与两个距离调节机构相配合的第二驱动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张力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辊,且所述医用缝合线本体依次与两个导向辊和调节辊的外表面相接触。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输出轴与单个所述导向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支撑辊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5、进一步的,所述直径调节机构包括贯穿开口并与开口内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多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板,所述滑板的外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一单向丝杆,所述第一单向丝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相邻的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开口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侧板外表面一侧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一单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单个所述第一单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杆,另一个所述第一单向丝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矩形杆相配合的矩形孔,所述侧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蓄电池。

7、进一步的,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二支撑辊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外表面之间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单向丝杆,第二单向丝杆贯穿侧板并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二单向丝杆一端固定连接的两个链轮,两个所述链轮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单个所述第二单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该医用缝合线绕线机,通过设置的直径调节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可以对不仅可以对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直径进行调节,而且还可以改变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对不同直径和厚度的医用缝合线收线盘进行固定出,从而提高医用缝合线绕线机的实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张力自动调节机构,可以自动对医用缝合线本体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绕线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放线辊(5),所述放线辊(5)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医用缝合线放线盘(6),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外表面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辊(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导向辊(7)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张力自动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8),所述第一支撑辊(8)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9),所述第一支撑辊(8)和第二支撑辊(9)的外表面均依次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支撑辊(8)和第二支撑辊(9)的内部均安装有直径调节机构,且两个所述直径调节机构之间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8)和第二支撑辊(9)之间对称设有两个距离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8)和第二支撑辊(9)的外表面套设有医用缝合线收线盘(10),且所述医用缝合线放线盘(6)和医用缝合线收线盘(10)之间缠绕有医用缝合线本体(11),所述第一支撑辊(8)的内部嵌入固定安装有侧板(20),所述侧板(20)的外表面安装有与两个距离调节机构相配合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的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14),所述u型架(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辊(15),且所述医用缝合线本体(11)依次与两个导向辊(7)和调节辊(15)的外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输出轴与单个所述导向辊(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32),所述第一支撑辊(8)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与齿轮(32)相啮合的齿圈(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调节机构包括贯穿开口并与开口内部滑动连接的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7),多个所述连杆(17)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板(18),所述滑板(18)的外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一单向丝杆(19),所述第一单向丝杆(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相邻的第一支撑辊(8)和第二支撑辊(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所述开口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24)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侧板(20)外表面一侧的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一单向丝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单个所述第一单向丝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杆(23),另一个所述第一单向丝杆(19)的内部开设有与矩形杆(23)相配合的矩形孔,所述侧板(20)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电机(21)相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二支撑辊(9)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25),连接块(25)的外表面之间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单向丝杆(26),第二单向丝杆(26)贯穿侧板(20)并与侧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辊(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27),所述第一支撑辊(8)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导向块(27)相配合的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二单向丝杆(26)一端固定连接的两个链轮(28),两个所述链轮(28)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29),单个所述第二单向丝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线绕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放线辊,所述放线辊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医用缝合线放线盘,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辊。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直径调节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可以对不仅可以对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直径进行调节,而且还可以改变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对不同直径和厚度的医用缝合线收线盘进行固定出,从而提高医用缝合线绕线机的实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张力自动调节机构,可以自动对医用缝合线本体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绕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睿禹,王晏研,王锐,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太合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