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2046发布日期:2023-04-20 05:3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箔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箔盒。


背景技术:

1、随着便捷化生活的转变,人们对盛放食品的餐具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快餐食品出现的同时,伴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包装餐盒,铝制餐盒具有可以保鲜可以加热的特点,被大多数食品包装销售商所使用。

2、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铝制餐盒在运输的过程中铝制餐盒底部强度不高,导致变形,出现食品挤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箔盒,解决了铝制餐盒在运输的过程中铝制餐盒底部强度不高,导致变形,出现食品挤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箔盒,铝箔盒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环绕设于底板,底板与侧板限定出容纳空间;封盖;封盖用于覆盖容纳空间;底板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环绕设于底板,第二加强筋设于底板的中部,第二加强筋限定出第一加强区,第一加强区任意两对边向第一加强筋延伸为第三加强筋,对边的邻边中段向第一加强筋延伸为第四加强筋。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容纳空间用于放置各类需要存放的食品,封盖覆盖容纳空间,用于密封铝箔盒,保证铝箔盒内的食品不会从容纳空间中泄露出来,第一加强筋环绕设置初步增强了底板的结构强度,防止侧板向内凹陷,第二加强筋加强底板中部的强度,第一加强区能够保证在外部发生凹陷时,进一步抵抗向底板中部的凹陷,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底板强度,第二加强筋的基础上连接第一加强筋,加强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连接关系,防止底板周缘向底板中部的凹陷,以此解决了铝制餐盒在运输的过程中铝制餐盒底部强度不高,导致变形,出现食品挤出的问题。

4、进一步的,第四加强筋的两侧设有对称的第二加强区,第三加强筋靠近第一加强筋的一侧设有第三加强区。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加强区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加强筋在受损后向内凹陷影响到第二加强筋,提升底板结构强度,第三加强区能够防止侧板从另一个方向向内凹陷,防止其影响到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区和第三加强区防止了第一加强区四周的变形,进一步提升底板结构强度。

6、进一步的,第一加强区、第二加强区和第三加强区均向远离容纳空间的方向凸起。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凸起设置能够在不增加底板厚度的情况下,提高底板的硬度和强度,进一步防止底板发生变形的情况。

8、进一步的,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向靠近容纳空间的方向凸起。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凸起设置能够是加强筋的结构更加的稳定,提升抗弯折性能,抵抗底板边缘向内变形,破坏加强筋的支撑。

10、进一步的,侧板包括:第五加强筋;侧板靠近容纳空间的一侧有若干凸起形成第五加强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凸起设置为了提升第五加强筋结构的稳定性,第五加强筋的设置能够防止侧板从顶面向地面竖直方向的弯折,提升侧板强度结构,进而增强铝箔盒整体的抗变形能力。

12、进一步的,第五加强筋靠近封盖的一端向靠近底板的方向倾斜形成密封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密封边能够使封盖在需要密封时紧贴密封边,实现密封的效果,提升铝箔盒的密封性,以此防止在受到挤压时,封盖容易脱离盒体的情况。

14、进一步的,封盖对应密封边位置设有密封面,铝箔盒在密封状态下,密封边与密封面相贴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密封面和密封边相互贴合,进一步提升铝箔盒的密封性。

16、进一步的,容纳空间由底板向封盖方向逐渐增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提升容纳空间的容量,在需要存放多个铝箔盒时,可以方便盒体的堆叠,在容纳空间内的食品需要取出时,可以让食品更好的离开容纳空间,防止食品在容纳空间内滞留。

18、进一步的,封盖包括:手持部;手持部设于封盖边缘,手持部向远离封盖边缘的方向伸出。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手持部能够让使用者在需要打开封盖时更加容易,在铝箔盒加热时或者盛放热的食品时,使用者利用手持部可以避免被烫伤。

20、进一步的,封盖远离容纳空间的一面为顶面,封盖靠近容纳空间的一面为底面,手持部设有由顶面凹陷底面对应突出的防滑结构。

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防滑结构通过两个面的凹陷和突出对应设置,提升手持部的防滑效果,能够让使用者更容易从手持部把持住铝箔盒或启封封盖。

2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3、(1)容纳空间用于放置各类需要存放的食品,封盖覆盖容纳空间,用于密封铝箔盒,保证铝箔盒内的食品不会从容纳空间中泄露出来,第一加强筋环绕设置初步增强了底板的结构强度,防止侧板向内凹陷,第二加强筋加强底板中部的强度,第一加强区能够保证在外部发生凹陷时,进一步抵抗向底板中部的凹陷,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底板强度,第二加强筋的基础上连接第一加强筋,加强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连接关系,防止底板周缘向底板中部的凹陷,以此解决了铝制餐盒在运输的过程中铝制餐盒底部强度不高,导致变形,出现食品挤出的问题;

24、(2)第二加强区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加强筋在受损后向内凹陷影响到第二加强筋,提升底板结构强度,第三加强区能够防止侧板从另一个方向向内凹陷,防止其影响到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区和第三加强区防止了第一加强区四周的变形,进一步提升底板结构强度;

25、(3)凸起设置能够在不增加底板厚度的情况下,提高底板的硬度和强度,进一步防止底板发生变形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盒(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强筋(133)的两侧设有对称的第二加强区(141),所述第三加强筋(132)靠近所述第一加强筋(130)的一侧设有第三加强区(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区(140)、所述第二加强区(141)和所述第三加强区(142)均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113)的方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30)、所述第二加强筋(131)、所述第三加强筋(132)和所述第四加强筋(133)向靠近所述容纳空间(113)的方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1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加强筋(135)靠近所述封盖(120)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底板(111)的方向倾斜形成密封边(1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20)对应所述密封边(150)位置设有密封面(151),所述铝箔盒(100)在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边(150)与所述密封面(151)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3)由所述底板(111)向所述封盖(120)方向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2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箔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20)远离所述容纳空间(113)的一面为顶面,所述封盖(120)靠近所述容纳空间(113)的一面为底面,所述手持部(160)设有由所述顶面凹陷所述底面对应突出的防滑结构(16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箔盒,铝箔盒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环绕设于底板,底板与侧板限定出容纳空间;封盖;封盖用于覆盖容纳空间;底板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环绕设于底板,第二加强筋设于底板的中部,第二加强筋限定出第一加强区,第一加强区任意两对边向第一加强筋延伸为第三加强筋,对边的邻边中段向第一加强筋延伸为第四加强筋。本技术解决了铝制餐盒在运输的过程中铝制餐盒底部强度不高,导致变形,出现食品挤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杰,夏华佺,童亚君,孙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