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9936发布日期:2023-04-30 02:1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轻工产品流水线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下面提及的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即为周转筐单线循环传输装置,下面提及的轻工产品如服饰、鞋帽、箱包、电子电气产品和人偶玩具等等。

2、以服饰生产厂商为例,一件服饰如上衣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裁剪、缝制、开设钮扣洞(即钮扣眼)、缝固钮扣、装袋片、装衣领、装袖子、装门襟、缝标识和熨烫等若干个工序,这些工序往往以分工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按人们习惯所称的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流水线作业方式的长处在于:能将本来分散工作的员工链接起来,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彼此的问题,降低品质批量问题,同时能使跟班的班组长保持对每个工位的管理与跟踪,及时处理生产线异常问题;不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就能对生产线有效管理,可提升员工士气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工位上的员工的潜能,将瓶颈工序及隐蔽资源目视化,使团队所有员工共同关注瓶颈工序,营造团队合作氛围,依靠团队力量相互督导并彼此协助,方便管理者管理好生产线,最终在轻松愉快的工作乐趣中提高效率;能将产量、品质、个人实际完成的时间数据适时传输到电脑,并依需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通过软件分析而得以了解每个员工实际完成的时间,使管理者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了解实际生产状况,帮助管理者管理好员工并调整员工的分工,达到有效管理员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

3、早先的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普遍是以闭环形式出现的,对此可参见cn201721962u(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102807061b(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202585159u(一种控制开关和采用该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86u(一种设有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91u(一种设有感应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3728035u(一种流水线装置)、cn104139962b(一种带式循环传感装置)、cn204096561u(一种带毛刷的带式循环传输装置)、cn202296226u(单件节拍式流水槽)、cn108584295a(节能降噪循环传输装置)、cn107117439b(循环传输装置)、cn112875174a(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cn110937349a(复式周转箱传输装置)、de4140576a1、ep0623530a1、us4050575a、us4697693a、us4548315a、fr2237822a和jp2000-219309a,等等。

4、并非限于例举的上述专利虽然各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一经设备生产厂商组装完成并交付给作为用户的轻工产品如服装生产厂商,通常无法根据实际产品的不同、工艺环节的多寡以及生产场所的客观环境因素进行更改,因而有失应用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其二,不具有供工作人员依需自主选择的功能,例如基本上都是以变相强制方式使工作作业人员围绕流水线的外部即外侧四周分布,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生产区域空间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将工位作业人员分布在流水槽的中央区域和/或内外区域可以显著节省空间;其三,由于缺乏积木化效果,因而对于所要加工的产品的工位数目具有盲目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利于节省能源和灵活调整,因为如果所要加工的产品工序较少,可以将工序合并来减少操作工人,如果所要加工的产品工序较多,可以将工序拆分来增加操作工人,灵活性需要较高;其四,容易增加员工折返路程,因为每位员工的多工序作业行走路线不能表现为趋向于圆形,这是由于每个面对面的两道工序之间因距离大且中间隔断互不关联,增加了合并组合的难度,从而当个别工序的生产节拍时间慢于整条流水线的节拍时,其它工位的工人不便于及时支援,相反,个别工序快于整条流水线的节拍时,又难以协助别人,影响整体效率,自身的收入也会减少;其五,不利于为适应柔性生产来灵活调整人员与产量,难以随需要量变动而有弹性地增加单元人员数,如需要增加时,则增加作业人员,反之亦然,这对于服饰款式变化节奏的频繁化以及订单量小甚至一款一品的特殊定制情形等都是难以应对的。基于上述,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服饰生产厂商针对其所要加工的服饰的实际工艺环节的多寡以及市场的客观实际需求变化依需对设备单元的组合数量增减而得以满足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使用要求、有利于根据服饰产品加工的实际需要确定工位而得以避免盲目性并且提高对空间的优化利用效果、有益于体现良好的积木化效果而得以体现节能、有便于员工减少折返路程而得以快速地对其它工件积压工位的速即支援、有助于摆脱工作站之间的物理逻辑位置限制而得以体现对小批量订单乃至定制订单的灵活变化要求的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周转筐单线环形传输装置,包括一动力机架,该动力机架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或者设置在支承于地坪的支架上;一托链驱动机构,该托链驱动机构设置在动力机架上;一组导轨支承架,该组导轨支承架以形成环形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或者设置在支承于地坪的支架上;一拼装式环形导轨,该拼装式环形导轨支承在动力机架以及所述的一组导轨支承架上;一托链,该托链运动地敷设在拼装式环形导轨朝向上的一则并且与所述托链驱动机构传动配合;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以及一组数量与周转筐引导机构相等的周转筐,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以间隔状态与所述托链连接并且该组周转筐引导机构同时与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的两外侧面构成滚动副,一组周转筐分别固定在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上。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架位于所述一组导轨支承架中的左侧或右侧的导轨支承架之间,动力机架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并且在左侧上部以纵向状态构成有一导轨左支承立柱,而在右侧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导轨左支承立柱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构成有一导轨右支承立柱,该导轨左支承立柱以及导轨右支承立柱的顶部与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固定,在动力机架的底部固定有托链驱动机构支承梁,所述托链驱动机构设置在托链驱动机构支承梁上;所述托链在对应于所述导轨左支承立柱的与导轨右支承立柱之间的位置与所述托链驱动机构传动配合;所述周转筐是通过其周转筐腔的周转筐腔底壁与所述周转筐引导机构固定的。

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的前侧以及后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导轨左支承立柱与导轨右支承立柱之间的各镶接有一导轨衔接架;所述托链驱动机构包括托链驱动电机、托链驱动减速箱、托链驱动主动轮、托链驱动传动带、托链驱动从动轮和托链块配合轮,托链驱动电机与托链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托链驱动减速箱连同托链驱动电机通过托链驱动减速箱座固定在所述托链驱动机构支承梁上,托链驱动减速箱的托链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朝向前,托链驱动主动轮固定在托链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托链驱动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托链驱动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托链驱动从动轮上,托链块配合轮位于一对导轨衔接架之间,该托链块配合轮的中央位置固定在托链块配合轮轴的中部,而托链块配合轮轴的前端以及后端各通过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座上,该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座与所述导轨衔接架固定,托链驱动从动轮固定在托链块配合轮轴的前端;所述托链与所述托链块配合轮传动配合。

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轨衔接架上并且位于导轨衔接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延伸有一耳坠形板,在该耳坠形板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座探入孔,所述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座连同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探入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座探入孔并且由支承轴承座固定螺钉将托链块配合轮轴支承轴承座与耳坠形板固定。

6、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由复数个导轨单元彼此连接构成,各两相邻导轨单元的首尾之间由导轨单元衔接插条在对应于拼装式环形导轨上的导轨单元衔接插条槽的位置通过导轨单元衔接插条固定螺钉固定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托链由复数个托链块单元彼此循环拼接构成,在托链块单元的左右两侧各间隔构成有一组托链块单元榫,各两相邻的托链块单元榫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托链块单元卯,相邻托链块单元上的托链块单元榫与托链块单元卯彼此榫卯配合,托链块单元的两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的上表面,并且在托链块单元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各构成有一托链块单元连接座,各两相邻的托链块单元上的托链块单元连接座彼此连接并且各托链块单元连接座与所述托链块配合轮传动配合;与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的两外侧面构成滚动副的所述周转筐引导机构与所述托链的托链块单元上的所述托链块单元连接座连接;所述周转筐是通过所述周转筐腔的周转筐腔底壁与所述周转筐引导机构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顶部固定的。

8、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托链块单元连接座包括连接头座、第一联片ⅰ、第二联片ⅱ、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ⅰ、第二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ⅱ和关节式连接柱,连接头座、第一联片ⅰ以及第二联片ⅱ彼此形成一体结构并且构成于所述托链块单元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其中,连接头座探出托链块单元的左侧并且构成有一关节式连接柱腔,第一联片ⅰ以及第二联片ⅱ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在连接头座的右侧向右延伸构成,该第一联片ⅰ以及第二联片ⅱ与所述托链块单元构成一体结构,并且第一联片ⅰ以及第二联片ⅱ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连接头座配合腔,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ⅰ以水平状态构成于第一联片ⅰ背对第二联片ⅱ的一侧,第二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ⅱ以水平状态构成于第二联片ⅱ背对第一联片ⅰ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ⅰ相对应,关节式连接柱插置在所述关节式连接柱腔内,在该关节式连接柱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左侧开设有一连接头座连接轴槽,在所述连接头座的前侧和后侧各开设有一与所述关节式连接柱腔相通的并且位置与连接头座连接轴槽相对应的连接头座销轴孔,在所述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ⅰ上开设有一与所述连接头座配合腔相通的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孔ⅰ,在所述第二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ⅱ上开设有一同样与所述连接头座配合腔相通的第二托链块配合轮轴头孔ⅱ,由构成于所述一个托链块单元上的所述连接头座插入相邻的一个托链块单元上的所述连接头座配合腔内并且由关节式连接轴依次插入所述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孔ⅰ、轴槽和第二托链块配合轮轴头孔ⅱ而将各两相邻的托链块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ⅰ以及第二托链块配合轮轴头ⅱ与所述托链块配合轮传动配合;在对应于所述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的所述关节式连接柱上固定有周转筐支承架固定螺栓,以间隔状态设置的所述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与所述周转筐支承架固定螺栓固定。

9、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各包括一前导向板、一后导向板、一周转筐支承架、一对前辊轴和一对后辊轴,前导向板以及后导向板彼此对应,在前导向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有一向后折展的前导向板上折边,而在前导向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向后折展的并且与前导向板上折边相对应的前导向板下折边,在后导向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有一向前折展的后导向板上折边,而在后导向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向前折展的并且与后导向板上折边相对应的后导向板下折边,周转筐支承架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向上折展有一周转筐前固定支撑边,周转筐支承架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向上折展有一周转筐后固定支撑边,周转筐前、后固定支撑边彼此对应,周转筐支承架的底壁的前侧通过一对周转筐支承架前固定螺钉与前导向板上折边固定,周转筐支承架的底壁的后侧通过一对周转筐支架后固定螺钉与后导向板上折边固定,周转筐支承架的底壁的中部在对应于周转筐支承架螺栓孔的位置与所述周转筐支承架固定螺栓固定,一对前辊轴设置在前导向板上、下折边之间并且与所述拼装式环形导轨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壁构成滚动副,一对后辊轴设置在后导向板上、下折边之间并且与拼装式环形导轨朝向外的另一侧的外壁构成滚动副;所述的一组周转筐分别与所述一组周转筐引导机构的所述周转筐支承架的上部固定。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前辊轴各转动地套置在前辊轴限定螺栓的中部,前辊轴限定螺栓的上端经所述前导向板上折边伸展到所述周转筐支承架的底壁的上方并且由前辊轴限定螺栓上螺母锁定,而前辊轴限定螺栓的下端伸展到所述前导向板下折边的下方并且由前辊轴限定螺栓下螺母锁定;所述的一对后辊轴各转动地套置在后辊轴限定螺栓的中部,后辊轴限定螺栓的上端经所述后导向板上折边伸展到周转筐支承架的底壁的上方并且由后辊轴限定螺栓上螺母锁定,而后辊轴限定螺栓的下端伸展到所述后导向板下折边的下方并且由后辊轴限定螺栓下螺母锁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周转筐前固定支撑边的上部开设有一对周转筐底壁前固定螺孔,在所述周转筐后固定支撑边的上部开设有一对周转筐底壁后固定螺孔,所述的一组周转筐的周转筐腔的周转筐腔底壁的前侧以及后侧各通过一对周转筐底壁固定螺钉在分别对应于周转筐底壁前、后固定螺孔的位置与所述周转筐前、后固定支撑边的上部固定。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采用了以形成环形的状态间隔分布的导轨支承架和采用了支承在动力机架以及支承在一组导轨支承架上的拼装式环形导轨,因而有助于使服饰生产厂商针对其所要加工的服饰的实际工艺环节的多寡、市场的客观实际需求变化以及作业现场环境的具体许可状况依需对设备单元的组合数量增减,满足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使用要求;之二,由于变已有技术中的u字形分布的流水线为环形分布,因而加工人员的工位处于环形腔内,可以根据对服饰产品加工的实际需要方便地确定工位而得以避免盲目性并且可以提高对空间的优化利用效果;之三,由于加工人员可在环形腔内开展工作,因而一名加工人员既可方便而快捷地就近依需应对几个工作,又能满足减少员工折返路程的要求并且还可及时支援工件积压工位的工作;之四,由于整个配置具有积木化效果,因而得以体现节能;之五,有助于摆脱受工作站之间的物理逻辑位置限制而得以体现对小批量订单乃至对一品一款的定制订单的灵活变化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