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0276发布日期:2023-11-17 17:3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属于粉体材料密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以及粉煤灰、硅粉、粒化高炉矿渣粉等掺合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密度也是重要的性能参数。目前密度检测常用的方法是液体排代法,实验过程中,一般使用小匙将粉体样品多次直接装入李氏瓶中,这种方法的问题是耗时长,工作效率低,粉体容易堵塞李氏瓶细颈部分致使加料中断,且装料的过程中粉体样品容易粘附瓶壁,导致试验误差,除此之外,试验过程中,需要多次人为摇晃李氏瓶来排出气泡或加速粘壁的粉体下沉,这不仅影响了试验进程,还对试验员造成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加料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凸轮与随动轮联动,使加料斗和李氏瓶进行同步振动,实现了加料过程中样品在加料斗的自主加料与在李氏瓶的加速沉降和排除气泡,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误差。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它包括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底座的上层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圆形滑槽,圆形滑槽内部安装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振动的振动组件,传动组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对李氏瓶进行支撑的稳定及固定组件,稳定及固定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李氏瓶进行粉体添加的投料组件。

3、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电机主轴与旋转轴相连,旋转轴上安装有凸轮,凸轮与传动组件底部的随动轮相配合。

4、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圆形滑槽内部的下滑块和上滑块,下滑块和上滑块之间设置有硬质螺旋弹簧,下滑块的底端通过轮架支撑安装有随动轮。

5、所述下滑块和上滑块的直径与圆形滑槽的内径相同,硬质螺旋弹簧的外径与圆形滑槽的内径相同;并在振动时,下滑块、上滑块和硬质螺旋弹簧在圆形滑槽竖直运动。

6、所述稳定及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滑块顶部的托盘,托盘的顶部固定有凹台和支架,凹台的凹槽内表面设有缓冲材料,所述支架下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连接有瓶颈夹,所述支架上端设有若干贯穿的限位孔,第二支撑杆通过限位孔与支架相接,与支架相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并由螺母固定。

7、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杆末端的螺旋套筒,螺旋套筒内表面设有螺纹,加料斗呈漏斗状,长颈上部外壁设有螺纹,与螺旋套筒相配,所述加料斗的长颈中部到下部逐渐变细。

8、所述电机采用内置有调速齿轮组的电机。

9、所述缓冲材料采用具有缓冲保护的泡沫垫,海绵垫或橡胶垫。

10、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振动通过设置电机,利用凸轮与随动轮的结构使加料斗与李氏瓶同步竖直振动,实现自主加料的目的,避免反复多次加料,提高试验效率,减少试验误差;此外,通过作用于李氏瓶的振动,实现了自主排除气泡和加快粉体材料下沉,避免人工摇晃带来的隐患。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动组件中设置硬质螺旋弹簧,实现降低振动冲击力、保护装置和延长振动时间的作用。

13、3、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上端开设有若干贯穿的限位孔,可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撑杆上加料斗长颈伸入李氏瓶的深度。

14、4、本实用新型通过于支撑杆设有螺旋套筒与加料斗颈部上端外壁的螺纹互相配合,起到了固定加料斗的作用,同时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加料斗取出时其长颈部分触碰到李氏瓶内壁,提高了检测精度。

15、5、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长颈部分从上到下逐渐变细的加料斗,减缓了粉体材料样品落入李氏瓶的速度,避免样品加入过快而在李氏瓶中造成堵塞。



技术特征:

1.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1),底座(1)的上层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圆形滑槽,圆形滑槽内部安装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振动的振动组件,传动组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对李氏瓶(11)进行支撑的稳定及固定组件,稳定及固定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李氏瓶(11)进行粉体添加的投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电机(2),电机(2)主轴与旋转轴(8)相连,旋转轴(8)上安装有凸轮(7),凸轮(7)与传动组件底部的随动轮(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圆形滑槽内部的下滑块(6)和上滑块(5),下滑块(6)和上滑块(5)之间设置有硬质螺旋弹簧(4),下滑块(6)的底端通过轮架支撑安装有随动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块(6)和上滑块(5)的直径与圆形滑槽的内径相同,硬质螺旋弹簧(4)的外径与圆形滑槽的内径相同;并在振动时,下滑块(6)、上滑块(5)和硬质螺旋弹簧(4)在圆形滑槽竖直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及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滑块(5)顶部的托盘(9),托盘(9)的顶部固定有凹台(10)和支架(14),凹台(10)的凹槽内表面设有缓冲材料,所述支架(14)下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2)顶端连接有瓶颈夹(13),所述支架(14)上端设有若干贯穿的限位孔,第二支撑杆(15)通过限位孔与支架(14)相接,与支架(14)相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并由螺母(1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5)末端的螺旋套筒(17),螺旋套筒(17)内表面设有螺纹,加料斗(16)呈漏斗状,长颈上部外壁设有螺纹,与螺旋套筒(17)相配,所述加料斗(16)的长颈中部到下部逐渐变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采用内置有调速齿轮组的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采用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泡沫垫,海绵垫或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粉体材料密度检测用振动加料装置,它包括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底座的上层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圆形滑槽,圆形滑槽内部安装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振动的振动组件,传动组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对李氏瓶进行支撑的稳定及固定组件,稳定及固定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李氏瓶进行粉体添加的投料组件。加料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凸轮与随动轮联动,使加料斗和李氏瓶进行同步振动,实现了加料过程中样品在加料斗的自主加料与在李氏瓶的加速沉降和排除气泡,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蕾,刘利民,窦立刚,胡洪涛,黄仁阔,边玉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