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1039发布日期:2023-09-27 16:0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1、在一些物料输送系统中,例如在散料输送行业,较多的输送系统需要设置备用系统,以在常用运输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备用系统将散料输送至生产线上的指定区域,以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行。比如,在火力发电厂中,将煤炭由贮煤设备运输至煤仓间的上煤线为典型的双路输送系统,即上煤线上设置两套物料输送系统,两套物料输送系统互为备用。

2、当贮煤设备距离煤仓间距离过远,并且当两者之间地形较为复杂时,设置双路输送系统的成本较大;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在单套输送系统中,只要设备检修得当,在生产过程中单套输送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在逐渐降低,双路输送系统中的备用系统使用频率较低,导致设置双路输送系统的性价比不高;并且双路输送系统占地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及生产线,以解决现有的物料输送系统通过设置双路输送系统以保证产线正常运行导致的成本高、性价比不高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室、第一输送系统和备用下料系统,其中输送室具有多层设备层;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承接设备和第二输送机;第一输送机由下至上延伸至输送室上部的设备层内,承接设备设于第一输送机的下料端下方,承接设备的进料口承接第一输送机的下料端,第二输送机设于输送室的下部的设备层内,第二输送机的上料口承接承接设备的下料口;备用下料系统包括卸料设备和缓存设备;卸料设备具有卸料件,卸料件可活动地设于第一输送机上,缓存设备设于卸料设备下方,缓存设备的上料口承接卸料件的下料端,缓存设备下部的下料口适于对接输送车。

3、第一输送系统作为常用运输系统,用以将物料运输至生产线上的指定区域;备用下料系统作为备用系统,在承接设备和/或第二输送机出现故障检修时,卸料设备的卸料件动作,在第一输送机的中部阻挡物料以改变物料的流动方向,物料进入卸料设备下方的缓存设备,输送车在缓存设备下方等待,缓存设备中的物料进入输送车,通过输送车将物料运输至生产线的指定位置,以在设备维修期间保证产线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相比双路运输系统可显著降低物料输送系统的建造成本,提高系统性价比,减少系统整体占地空间。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机为带式输送机,卸料设备为犁式卸料器,卸料件为犁式卸料器的犁头,备用系统卸料方便。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过渡承接件,过渡承接件的一端承接卸料件的下料端、另一端连通缓存设备的进料口。过渡承接件的一端承接卸料件的下料端、另一端连通缓存设备的进料口,以保证物料完全进入缓存设备,避免物料散落。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渡承接件为卸料溜管。卸料溜管用于自上而下输送物料,并且卸料溜管不用动力、占地面积小、管道密封不易使粉尘外逸、操作方便。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缓存设备为缓存料斗,以通过缓存料斗自动汇集从带式输送机上落下的物料。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缓存料斗材质为混凝土,缓存料斗与输送室一体浇筑成型。缓存料斗与输送室一体浇筑成型,缓存料斗结构牢固耐用,一体浇筑成型的缓存料斗容量可以做得较大,以满足物料缓存和输送需求。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缓存料斗的下料口处设有阀门,以便根据运输需求适时地关闭阀门以缓存物料或关闭阀门卸料。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送室包括第一输送室和第二输送室,第一输送机的下料端、承接设备和第二输送机设于第一输送室,卸料设备和缓存设备设于第二输送室。第一输送室即原有单套输送系统的支撑结构,在原有支撑结构外另外浇筑第二输送室,再在第二输送室内设置卸料溜管和缓存料斗即可启用备用系统运输物料,不用改变原有的支撑结构,物料输送系统改造简单,改造成本低。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接设备包括滚轴筛和碎煤机,第二输送机为管状带式输送机;滚轴筛设于第一输送机的下料端下方并承接第一输送机的下料端,碎煤机设于滚轴筛下方,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进料口分别承接滚轴筛的筛面的下方和碎煤机的下料口。大粒径物料沿滚轴筛的筛面下落至碎煤机的上料口,碎煤机将大粒径物料粉碎成小物料,粉碎后的物料进入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另一个进料口,以满足管状带式输送机对物料粒径的要求。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中任一项的物料输送系统。因生产线包括物料输送系统,具有与物料输送系统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201)为带式输送机,所述卸料设备(301)为犁式卸料器,所述卸料件为犁式卸料器的犁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承接件(303),所述过渡承接件(303)的一端承接所述卸料件的下料端、另一端连通所述缓存设备(302)的进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承接件(303)为卸料溜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设备(302)为缓存料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料斗材质为混凝土,所述缓存料斗与所述输送室(1)一体浇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料斗的下料口处设有阀门(30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室(1)包括第一输送室(101)和第二输送室(102),所述第一输送机(201)的下料端、所述承接设备(20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203)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室(101),所述卸料设备(301)和缓存设备(302)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室(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设备(202)包括滚轴筛(2021)和碎煤机(2022),所述第二输送机(203)为管状带式输送机;所述滚轴筛(2021)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201)的下料端下方并承接所述第一输送机(201)的下料端,所述碎煤机(2022)设于所述滚轴筛(2021)下方,所述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进料口分别承接所述滚轴筛(2021)筛面的下方和所述碎煤机(2022)的下料口。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及生产线,物料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室、第一输送系统和备用下料系统。其中,备用下料系统包括卸料设备和缓存设备;卸料设备具有卸料件,卸料件可活动地设于第一输送机上,缓存设备设于卸料设备下方。在承接设备和/或第二输送机出现故障检修时,卸料件在第一输送机的中部阻挡物料以改变物料的流动方向,物料进入卸料设备下方的缓存设备,输送车在缓存设备下方等待,缓存设备中的物料进入输送车,通过输送车将物料运输至生产线的指定位置,以在设备维修期间保证产线正常运行。本技术相比双路运输系统可显著降低物料输送系统的建造成本,提高系统性价比,减少系统整体占地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牛兴旺,邹文波,谢芳,张伟恒,金津津,张战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