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8005发布日期:2023-12-29 23:5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刷下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


背景技术:

1、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而在图文印刷制作过程中,选择印刷媒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印成品的印刷效果及成本亦会受印刷方法及所采用的印刷媒体所影响。印刷媒最常见的为纸张及纸板,其次有布、纤维材料,塑料片、金属表皮及各式各样生活常见的电器用品的表面。

2、现有技术下图书印刷成品在结束印刷后要输送到指定定点进行收集堆放以便后续处理,但手动输送图书印刷物料浪费人力,类似传送带的常规的输送设备则只能完输送图书的移位推送处理,不同送图书印刷成品尺寸规格大小不一,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不断的对印刷成品进行位置校正,否则输送印刷成品的容易错乱堆积影响后期的收集叠放操作,实用价值一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输送图书印刷物料浪费人力,类似传送带的常规的输送设备则只能完输送图书的移位推送处理,不同送图书印刷成品尺寸规格大小不一,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不断的对印刷成品进行位置校正,否则输送印刷成品的容易错乱堆积影响后期的收集叠放操作,实用价值一般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包括基台和位于基台顶面中心处的托板,所述基台与托板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

3、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一丝杆、伺服电机、支撑块、支撑杆以及滚轮,所述基台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丝杆活动设置在安装槽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基台一侧表面,且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活动延伸至基台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块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托板底面中心处与支撑块顶端连接,所述基台顶面边角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基台底面边角处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且其外周面与滑槽底面槽壁抵接,第一丝杆可以在基台上转动,滚轮可以在滑槽上滑动平移;

4、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导杆、导块以及定位推板,所述托板顶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二丝杆活动设置在其中一个定位凹槽上,所述导杆固定设置在另一个定位凹槽上并与第二丝杆相互平行,所述导块呈“l”字型状并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导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另一组导块活动设置在导杆上,所述定位推板固定设置在导块顶面并位于托板正上方,第二丝杆可以在托板上转动,其中一组导块可以在导杆上滑动平移。

5、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共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滚轮与支撑杆呈一一对应设置。

6、优选地,所述导块共设有四个,每两个位于同一竖直中心水平面的导块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定位推板。

7、优选地,所述第二丝杆活动延伸至托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

8、优选地,所述基台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下料导板,且下料导板高度位置较高的一侧底面内壁与托板顶面相平齐,下料导板主要引导印刷成品下落脱离基台和托板。

9、优选地,所述基台底面边角处固定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共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每两个相互邻近的支脚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加强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基台和托板为承载主体并装配推进组件和定位组件,通过伺服电机运作可以控制第一丝杆在基台上正反转动,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支撑块受力作用被推动或拉扯可以带动托板在基台上往复平移实现图书印刷成品的下料推进操作,设置在基台底面的支撑杆以及滚轮可以在滑槽上滑动平移配合托板进行位置调整并提供辅助支撑,托板完成下料推进操作更稳定,通过把持转盘可以控制第二丝杆在托板上正反转动,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其中一组导块受力作用可以在定位凹槽上调整间距,两个定位推板被带动可以对托板上的图书印刷成品进行推动调整来确保不同规格尺寸的图书印刷成品放置到托板顶面中心处,位置得到校正的图书印刷成品进行收集叠放操作更轻松,另一组导块可以在导杆上滑动平移配合定位推板调整并提供辅助支撑,定位校正操作更稳定,设备整体操作灵活省力适用性好的同时稳定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和位于基台(1)顶面中心处的托板(2),所述基台(1)与托板(2)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托板(2)上设置有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共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滚轮(7)与支撑杆(6)呈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块(10)共设有四个,每两个位于同一竖直中心水平面的导块(10)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定位推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8)活动延伸至托板(2)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下料导板(13),且下料导板(13)高度位置较高的一侧底面内壁与托板(2)顶面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底面边角处固定设置有支脚(14),所述支脚(14)共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每两个相互邻近的支脚(14)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加强杆(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图书印刷的成品下料自动推进结构,包括基台和位于基台顶面中心处的托板,基台与托板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托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推进组件包括第一丝杆、伺服电机、支撑块、支撑杆以及滚轮,基台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第一丝杆活动设置在安装槽上,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基台一侧表面,且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活动延伸至基台外部的一端连接,支撑块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托板底面中心处与支撑块顶端连接;定位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导杆、导块以及定位推板,托板顶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凹槽,第二丝杆活动设置在其中一个定位凹槽上,导杆固定设置在另一个定位凹槽上。本技术操作灵活省力适用性好的同时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桥,韩志红,黄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