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8222发布日期:2023-11-23 04:4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箱梁运输,尤其涉及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1、钢箱组合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窄钢箱组合梁是断面较窄的组合形式钢箱梁。窄钢箱组合梁分段吊装到位后拼装成一体。常用的窄钢箱组合梁的梁底宽1.5m,高度4.25m~2.55m。通常钢箱组合梁分段运输到施工现场悬吊到合适位置。

2、现有的钢箱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要经过施工便道、大桥等路段,由于分段钢箱组合梁最大横坡4%,仅采用原有导链和钢管支撑稳固分段钢箱组合梁危险性较大,在运输过程中钢箱组合梁易倾覆。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钢箱组合梁固定方式予以改进,以解决运输过程中钢箱组合梁易倾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四个支架本体分成两组,两组支架本体两两相对固定于运梁车,窄箱组合梁位于两两相对的支架本体之间,窄箱组合梁与支架本体之间使用木楔填塞密实。极大提高窄箱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系数。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包括:

4、固定于运梁车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布置在运梁车长度方向两端;

5、可拆卸安装于运梁车宽度方向另一侧的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所述第三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相对设置;

6、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三支架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四支架本体之间放置窄箱组合梁,运梁车沿其宽度方向两侧固定导链,导链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之间,导链位于所述第三支架本体和所述第四支架本体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四个支架本体分成两组,两组支架本体两两相对固定于运梁车,窄箱组合梁位于两两相对的支架本体之间,极大提高窄箱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系数。

8、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可拆卸安装于运梁车宽度方向的方式,运梁车将窄箱组合梁运输到预设位置之后,拆卸掉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从运梁车安装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的区域卸下窄箱组合梁,这样使得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既能防护运梁车运输途中的窄箱组合梁,又能便于从运梁车卸下窄箱组合梁。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4n个木楔,n≥1;

10、4n个木楔分别填塞在窄箱组合梁和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之间、窄箱组合梁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之间、窄箱组合梁和所述第三支架本体之间、窄箱组合梁和所述第四支架本体之间。

11、本实用新型在窄箱组合梁与支架本体之间使用木楔填塞密实,进一步让窄箱组合梁和支架本体之间连接更紧密。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梁车沿宽度方向向其外侧延伸出两组第一固定梁和两组第二可拆卸梁;

13、部分第一固定梁和部分第二可拆卸梁固定于所述运梁车的车体,使得剩余部分第一固定梁和剩余部分第二固定梁采用悬臂方式伸出所述运梁车的车体;

14、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均与第一固定梁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本体和所述第四支架本体均与第二可拆卸梁采用可拆卸方向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可拆卸梁均采用悬臂方式固定于运梁车的车体,适应于窄箱组合梁宽度大于运梁车车体的1/2宽度和小于运梁车车体的3/4宽度情况,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固定于第一固定梁,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安装于第二可拆卸梁,既不影响窄箱组合梁正常放置于运梁车的车体,又无需更换较宽运梁车,节省运梁车更换费用,降低窄箱组合梁的运输成本。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可拆卸梁与所述运梁车宽度方向梁体一体成型。

17、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可拆卸梁均与运梁车的梁体一体成型方式,提高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可拆卸梁的刚度和挠度,更有利于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可拆卸梁固定第一支架本体、第二支架本体、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可拆卸梁上钻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多个第一安装孔平行设置;

19、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上对应第一安装孔钻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20、本实用新型采用紧固螺栓固定第二可拆卸梁和第三支架本体、第二可拆卸梁和第四支架本体,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包括:平行第一固定梁设置的横向杆、垂直横向杆设置的竖向杆、支撑横向杆和竖向杆的斜向支撑;

22、横向杆的端部和竖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与横向杆和竖向杆固定连接;

23、横向杆与第一固定梁固定连接;

24、竖向杆和窄箱组合梁之间放置有木楔;

25、所述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三支架本体和所述第四支架本体结构相同。

26、本实用新型采用竖向杆防护窄箱组合梁,让窄箱组合梁在运梁车运输过程中放置其倾覆。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还包括:固定连接横向杆另一端部和竖向杆顶端的爬梯;

28、斜向支撑与爬梯固定连接。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0、本实用新型的四个支架本体分成两组,两组支架本体两两相对固定于运梁车,窄箱组合梁位于两两相对的支架本体之间,窄箱组合梁与支架本体之间使用木楔填塞密实。极大提高窄箱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系数。



技术特征:

1.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n个木楔,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梁车沿宽度方向向其外侧延伸出两组第一固定梁和两组第二可拆卸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可拆卸梁与所述运梁车宽度方向梁体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可拆卸梁上钻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多个第一安装孔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包括:平行第一固定梁设置的横向杆、垂直横向杆设置的竖向杆、支撑横向杆和竖向杆的斜向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还包括:固定连接横向杆另一端部和竖向杆顶端的爬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窄箱组合梁运输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二支架本体、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布置在运梁车长度方向两端,第三支架本体与第一支架本体相对设置,第四支架本体与第二支架本体相对设置;第一支架本体与第三支架本体之间、第二支架本体与第四支架本体之间放置窄箱组合梁,运梁车沿其宽度方向两侧固定导链,导链位于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之间,导链位于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本体之间。本技术的两组支架本体两两相对固定于运梁车,窄箱组合梁位于两两相对的支架本体之间,极大提高窄箱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邵波,罗亮杰,程太行,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