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3964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轿厢顶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


背景技术:

1、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的唯一的垂直交通工具,除了其安全性、运行振动噪音等效果指标外,客户越来越追求电梯的乘坐主观感受。由此会在轿厢顶部加载有风扇集成,目前的轿厢顶部所加载的风扇一方面要考虑到风扇集成所驱动流入至电梯的通风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电梯的其它组装部件的模块式如吊顶装潢等装配零件以及防护作用上考虑。由此可引入一种针对于引用风扇集成式的轿厢顶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轿厢顶做出模块组装部位的设计,以解决传统零部件组装的凌乱性。

2、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包括厢顶本体,厢顶本体包括有呈方形的底板,底板上分布有多个组装槽位,各组装槽位之间采用线性交错的加强筋分隔;且组装槽位包括有用于风扇组组装的第一组装位和用于吊顶灯组装的第二组装位;第二组装位处于底板正中心位置处,并第二组装位下端的底板设有出线孔;第一组装位下端的底板处设有栅格出风孔,且处于第一组装位侧部的加强筋上端组装有挡风板;且线性交错的加强筋上均打孔有排线孔位。

3、进一步地,加强筋分为多个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将各组装槽位分隔为方形框。

4、进一步地,排线孔位贯穿加强筋沿侧部方向。

5、进一步地,第一组装位至少为一处。

6、进一步地,底板左右侧外部设有矫正架,左右侧矫正架与底板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

7、进一步地,底板其中三边位置处分布有护板,底板第四边位置处设有门机安装座。

8、进一步地,第一组装位设为两处,并两处第一组装位呈对角方式组装在底板上。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轿厢顶作出模块组装部位的设计,以便于形成模块化组装零部件的集成组装,以及将风扇导风口流向电梯内部实现直吹风形式。

1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包括厢顶本体(1),其特征在于:厢顶本体(1)包括有呈方形的底板(2),底板(2)上分布有多个组装槽位(3),各组装槽位(3)之间采用线性交错的加强筋分隔;且组装槽位(3)包括有用于风扇组组装的第一组装位(4)和用于吊顶灯组装的第二组装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分为多个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将各组装槽位(3)分隔为方形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其特征在于:排线孔位(9)贯穿加强筋沿侧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装位(4)至少为一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其特征在于:底板(2)左右侧外部设有矫正架(10),左右侧矫正架(10)与底板(2)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其特征在于:底板(2)其中三边位置处分布有护板(11),底板(2)第四边位置处设有门机安装座(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轿厢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直吹风式低高度轿厢顶,包括厢顶本体,厢顶本体包括有呈方形的底板,底板上分布有多个组装槽位,各组装槽位之间采用线性交错的加强筋分隔;且组装槽位包括有用于风扇组组装的第一组装位和用于吊顶灯组装的第二组装位;第二组装位处于底板正中心位置处,并第二组装位下端的底板设有出线孔;第一组装位下端的底板处设有栅格出风孔,且处于第一组装位侧部的加强筋上端组装有挡风板;且线性交错的加强筋上均打孔有排线孔位,该技术方案是对轿厢顶作出模块组装部位的设计,以便于形成模块化组装零部件的集成组装,以及将风扇导风口流向电梯内部实现直吹风形式。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洋,裴强,张建宏,赵建兵,孙国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