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送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783发布日期:2024-05-20 12: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送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送膜装置的,具体涉及一种负压送膜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薄膜贴膜机,主要包括送膜机构、送料机构、压膜机构、切膜机构,送膜机构通过送膜辊和收膜辊同步运行,实现送膜功能,送料机构通过传送带将相应产品向前传输至相应位置,压膜机构利用伸出机构(电缸、气缸、液缸等)将薄膜贴合在产品表面,切膜机构沿着产品的外周轮廓裁切薄膜,使切出的薄膜良好包裹在产品表面,实现保鲜、包装产品的功能。

2、基于上述结构,送膜机构主要通过送膜辊和收膜辊实现送膜,因此利用切膜机构切膜时,往往会有部分薄膜边角料残留,以实现连续传送的功能。而当切膜机构将薄膜连续切断时,成段的薄膜难以通过送膜辊和收膜辊进行传送,而是采用人工或机械手的方式,将成段的薄膜贴合在相应的产品上,而人工操作或机械手设计,会增加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送膜装置,能够传送成段的薄膜,以替代人工操作或机械手操作,进而节省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负压送膜装置,包括连接支架、负压机构以及传送带机构;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框以及负压发生器,负压框安装在连接支架上,负压发生器的负压输出端与负压框相连,能够使负压框内形成负压环境;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件以及传送带,传送件安装在连接支架上,传送带安装在传送件上,传送件能够带动传送带沿其倾斜方向传送,传送带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传送带覆盖负压框的框口负压机构的负压发生器能够通过传送带上的气孔将传送带上的物料吸紧。

4、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送膜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通过在连接支架设置负压机构和传送带机构,成段的薄膜落至传送带表面时,负压发生器使得负压框的内腔处于负压状态,由于传送带表面的气孔与负压框的内腔相连通,负压发生器工作时,能够将薄膜吸附在传送带表面的气孔上,负压发生器停止则可以解除薄膜吸附固定在传送带表面气孔上的状态;由于传送带是倾斜设置的,因此传送件带动传送带上的薄膜倾斜向下传输时,至传送带上的薄膜与传送带分离时,恰好远离负压机构对薄膜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向前传输薄膜,并且使薄膜自动从传送带上掉出,并覆盖相应产品上的功能,由此实现智能传输成段薄膜的功能,以替代人工操作或机械手操作,进而节省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送件包括驱动件、以及两个张紧辊,驱动件安装在连接支架上,驱动件具有驱动端,两张紧辊均转动安装在连接支架上,两张紧辊分布在连接支架上沿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其一张紧辊与驱动件的驱动端传动连接,传送带套设在两张紧辊的外周,两张紧辊张紧传送带。

7、由此,通过设置传送件,利用驱动件的驱动功能,从而使两个张紧辊通过传送带的张紧作用而同步转动,并且实现传送带沿其倾斜方向向下传输的功能。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送带以及两个张紧辊之间形成收纳空间,负压机构安装在收纳空间内,传送带的内面覆盖负压框的框口,以使负压框的内腔相对密闭。

9、由此,通过将负压机构设置在收纳空间内,以使负压框的框口能够较佳地与传送带上部分的内面相抵,以是负压框的内腔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利用负压发生器对负压框产生负压时,传送带上部分的对应负压框框口的气孔会产生较为稳定的向内吸力,以良好的吸取传送带上放置的薄膜。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沿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口,两个张紧辊分别卡配安装在两侧的卡口上,传送带向两个张紧辊提供向卡口内靠近的拉力。

11、由此,通过在连接支架设置两个卡口,以便张紧辊安装在卡口内,同时可以借助传动带的张紧力,为两个张紧辊紧固在卡口内的拉力,进一步实现便于安装张紧辊和传送带的功能。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压框的侧面设置有抽气接口,抽气接口与负压框的内腔相连通。

13、由此,通过在负压框的侧面设置抽气接口,以便于负压发生器通过管道于抽气接口相连,从而为负压框内提供负压环境。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在所述翻转机构上,并能够被所述翻转机构驱动进行翻转。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件,转动件安装在固定架上,转动件具有转动端,转动端与连接支架相连。

15、由此,通过设置翻转机构,以便于利用转动件调整整体的支架、负压机构、以及传送带机构进行翻转运动,进而便于调节传动带的倾斜程度。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设置有连接轴,转动件的转动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相连。

17、由此,通过设置联轴器将连接支架和转动件相连,从而实现便于轴向连接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包括驱动件以及两个张紧辊,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端,两个所述张紧辊均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两个所述张紧辊分布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其一所述张紧辊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张紧辊的外周,两个所述张紧辊张紧所述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以及两个所述张紧辊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负压机构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传送带的内面覆盖所述负压框的框口,以使所述负压机构的所述负压发生器能够通过所述传送带上的所述气孔将传送带上的物料吸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口,两个所述张紧辊分别卡配安装在两侧的所述卡口上,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两张紧辊外周时,两所述张紧辊被传送带向卡口内拉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框的侧面设置有抽气接口,所述抽气接口连通所述负压框的内腔和所述负压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在所述翻转机构上,并能够被所述翻转机构驱动进行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动件具有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连接支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转动件的转动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轴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负压送膜装置,包括连接支架、负压机构以及传送带机构;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框以及负压发生器,负压发生器为抽风机,负压发生器的负压输出端与负压框相连,通过负压发生器抽风,能够使负压框内形成负压环境;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件以及传送带,传送件安装在连接支架上,传送带安装在传送件上,传送件能够带动传送带沿其倾斜方向传送,传送带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传送带覆盖负压框的框口负压机构的负压发生器能够通过传送带上的气孔将传送带上的物料吸紧。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能够传送成段的薄膜,以替代人工操作或机械手操作,进而节省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波,向小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奕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