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及其吊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8815发布日期:2024-02-26 17: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及其吊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吊运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及其吊运方法。


背景技术:

1、吊运施工是一种高空作业方式,一般是通过吊车或吊篮将作业人员和建筑施工所需材料垂直运送到高空作业区域,以完成高空施工任务。

2、受到实际的施工环境中限制,一些特定区域的吊运工作只能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现有的吊运装置在应对狭小空间施工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3、在狭小空间中,大型起吊装置无法施展,往往采用定点式吊装的方案,即在一个确定的高度紧固设定提升装置进行吊运工作,但吊装施工的区域往往不会固定,在高度方向会不断地改变,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换定点,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4、在狭小空间中,往往难以附加对建筑材料相关的紧固辅助,导致在进行吊运提升时容易产生晃动,施工的安全缺乏保障;

5、吊运施工的承载物构型并非恒定,在不占用外部空间的前提下,现有的吊装方式难以提供可以适应不同构造承载物料的紧固方案。

6、综合上述,亟待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及其吊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及其吊运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包括自提升模组、吊装模组及承载模组,自提升模组直立设置在建筑施工区域中,所述自提升模组的高度可等量递进改变,吊装模组固定设置在自提升模组顶部,所述吊装模组作用端高度在自提升模组顶部与地面范围间调整,承载模组固定配合在吊装模组作用端上,当进行吊运施工时,建筑材料和/或施工人员在承载模组上稳定装载,随吊装模组和自提升模组作用产生高度变化到达施工区域。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自提升模组包括底座、支撑架、桁架、抓取件及套框,支撑架包括若干个以竖直状态排列并依次固定的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架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桁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抓取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桁架底部,对支撑模块进行吊取,套框呈半包围姿态相对支撑架滑动安装,所述套框上装载有推顶件,当支撑架进行支撑模块加装时,所述套框滑动至支撑架顶部止停,接着所述推顶件向上推顶所述桁架,于套框中形成空腔,供所述抓取件吊取支撑模块填入。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吊装模组包括基板、转动输出件、装载架、辊轮、缆绳、连接头、挂钩及环扣,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自提升模组顶部,转动输出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装载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装载架中转动安装有辊轮,所述辊轮伸出装载架一端与转动输出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缆绳一端缠绕在所述辊轮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垂落且固定有连接头,所述缆绳在所述转动输出件作用下相对所述辊轮收放,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头底部,环扣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承载模组顶部,所述环扣与所述挂钩扣接配合。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承载模组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y向单体、x向单体、底部支撑件、边缘限位件、防跳限位件及护栏,第一基部对称地设置在承载模组覆盖形成矩形区域的长边一侧,第二基部对称地固定在第一基部间,所述第二基部边沿构成承载模组覆盖形成矩形区域的短边一侧,x向单体对称地设置在第一基部间,若干个所述x向单体均与第二基部呈滑动插接,y向单体对称地设置在第二基部间,若干个所述y向单体均与x向单体滑动插接,构成网状承载区域,当承载模组承载线材时,绑缚材料通过网状承载区域对线材进行绑缚固定,底部支撑件固定铺设在所述y向单体顶面上,边缘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y向单体上,当承载模组承载板材时,板材的端面限位在边缘限位件间,防跳限位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基部上,所述防跳限位件越过第二基部向内的部分呈圆柱状,当承载模组承载板材时,事先在板材上开设与防跳限位件对应的盲孔,进行承载时,将盲孔对准防跳限位件圆柱部分插入,护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部及所述第二基部顶面上。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基部包括固定部、活动部、连接杆、卡柱及滚轮,所述固定部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活动部对称地设置在固定部外,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活动部一端上,所述固定部中开设有柱形空腔,所述连接杆与柱形空腔滑动配合,卡柱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上且可相对连接杆拆装,所述卡柱与所述连接孔卡接配合,滚轮对称地安装在固定部上。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边缘限位件包括端块、导孔、导杆、弹簧及压板,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y向单体上,导孔对称地开设在端块上,导杆与所述导孔相对滑动设置,压板固定安装在导杆伸出导孔一端上,且压板与所述端块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包覆在导杆外。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底部支撑件选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x向单体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相对x向单体拎紧时,端盖直径与第二基部接触面的厚度一致。

11、一种吊运方法,通过上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2、1)地基构建:进行狭小空间吊运施工时,选定土壤结构坚实的区域夯实构建自提升模组安装的地基;

13、2)基础高度确定:确定好实际吊装工作所需的高度,选取对应数量的支撑模块搭建自提升模组;

14、3)材料及人员进场:先控制吊装模组放卷,将承载模组下降到与地面齐平,而后建筑所需施工材料和人员进入承载模组的矩形承载区域中;

15、4)紧固装载:材料放置到承载模组上后,按照材料的不用类型采用不同的紧固措施,线管状的材料平铺地放置到x向单体与y向单体顶部,通过钢丝绳穿过网状承载区域对其进行绑缚固定,块状的材料先开孔与防跳限位件配合好,而后移动处于边缘限位件的限位范围中;

16、5)安全防护:承载模组装载施工人员时,施工人员将安全带与护栏绑缚固定;

17、6)吊装施工:完善所有准备工作后,启动吊装模组,将承载模组提升转运到施工区域。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高度的改变基于地面实现,且在进行操作时,只需略大于支撑架宽度的活动范围即可,无需转动操作增加作用范围,在应对狭小空间时,可以做到自由地吊运高度调整,相较于基于高处的定点式吊装方案操作更加方便,对于整体的吊运工作的施工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20、防晃动的措施基于承载模组自身的设置去进行实现,而不需要进行占用空间的外部附加,并且防晃动措施可以按照承载物件的不同形态进行划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提升模组(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模组(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模组(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30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限位件(30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件(306)选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单体(304)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端盖(305),所述端盖(305)相对x向单体(304)拎紧时,端盖(305)直径与第二基部(302)接触面的厚度一致。

9.一种吊运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到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狭小空间吊运装置及其吊运方法,包括自提升模组、吊装模组及承载模组,自提升模组的高度可等量递进改变,吊装模组固定设置在自提升模组顶部,吊装模组作用端高度在自提升模组顶部与地面范围间调整,承载模组固定配合在吊装模组作用端上,当进行吊运施工时,建筑材料在承载模组上稳定装载,随吊装模组和自提升模组作用产生高度变化到达施工区域,高度的改变基于地面实现,且在进行操作时,只需略大于支撑架宽度的活动范围即可,无需转动操作增加作用范围,在应对狭小空间时,可以做到自由地吊运高度调整,相较于基于高处的定点式吊装方案操作更加方便,对于整体的吊运工作的施工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军,陈家宁,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