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挤压的流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770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挤压的流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可挤压的流体容器,特别是涉及对那种具有柔性密封上边缘和侧边缘且在柔性上边缘中限定一条流体排放通道的可挤压的流体容器的改进。
许多现代的消费者出于各种原因而愿意使用柔性塑料容器,而不愿使用传统的非柔性容器,如玻璃瓶或金属容器。
在不合适的条件下,玻璃瓶经常会发生破裂、碎裂、破碎或爆裂。而许多金属容器有时很难打开,即使一旦打开,也会带有尖锐的边缘或毛口。
另外,某些粘稠的流体,如番茄酱以及某些沙拉调料从柔性或塑料容器比从形状类似的玻璃瓶或金属容器中更易倒出。而且,消费者能够从柔性或可挤压的塑料容器中取出比从容积相同的某些非柔性容器中所能取出的更多的剩余流体。此外,在某些存放条件下,柔性容器能被挤放到较小的角落或缝隙中,而类似形状的非柔性流体容器则不行。最后,由于用完后的柔性塑料容器比某些金属容器和绝大多数玻璃容器更易压实,因此空的柔性塑料容器容易处置,有时这是消费者在决定买哪种牌号的产品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消费者对于柔性塑料流体容器的需求,设计出了各种专用的和具有所需特点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对此下面将给予介绍。
例如,授与凯普兰(Kaplan)等人的第24251号美国再版专利公开了一种流体分配容器,该容器由两层柔性塑料制成,用于盛装一定量的液体。据说这种容器特别适合于在密封条件下装运,而且沿其一端设置了一条拉带,以便于打开容器。当此拉带撕开后,拉带本身可被用来从容器中分配出一定量的液体,此时只需在容器侧壁上施加一预定的流体分配压力。也请参看授予Brogli的第4717046号美国专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都象凯普兰等人所公开的那样-由两层塑料制成并在边缘处封合起来。例如在授予Rodo的第2517027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管状容器,它用于盛装软膏这样的粘稠流体。
授予布朗(Brown)的第3278085号美国专利公开了另一种形式的撕开式密封带,此专利公开了一种据说可重新密封的囊状容器。此容器也被称为袋包装,它可以变形,一般用于盛装、分配和保留某些液体、半液体、软膏以及类似物。
另外,授予Eisenberg的第3473532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密封单向阀的袋式柔性塑料流体容器。在这种容器打开后,柔性的塑料容器能自动地阻留其中的流体,这一重要的设计思想在下列的美国专利中也得以体现授予Carlisle的第3815794号和3878977号专利,授予Nishimura等人的3904107号专利,授予Amneus的第4163509号和4312689号专利,以及授予Herzig的第4252257号专利。
利用向柔性塑料流体容器的侧壁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使原来密封的流体排放通道打开的设计方案,在授予Miller的第3913789号和授予Hollander,Jr.的第4537308号美国专利中可以发现。而不需要向流体容器的侧壁施加压力就可以打开原来密封的流体排放通道的设计方案,在授予Mason的第3917116号和授予Jamison的第4491245号美国专利中也可以看到。
简化总体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思想,特别是当希望降低每个柔性塑料流体容器的制造成本时尤为如此。这样,当要制造具有缩颈的流体排放部分的流体容器时(如授予Carlisle的第3815794号和3878977号以及授予Amneus的第4163509号美国专利所公开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希望生产大致呈矩形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这种形状确实能降低每个柔性塑料流体容器的材料消耗量和生产成本。授予Kaplan等人的第24251号美国再版专利和授予Jamison的第4491245号美国专利所公开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都大致呈矩形。遗憾的是,在这种柔性塑料流体容器中,不适当的容器变形将会干扰所需的流体排放。
例如,在某些柔性塑料流体容器中,例如在那种具有柔性侧壁、一个封闭的底部、分开且可变形的侧边缘和一个与每个侧边缘连成一体并限定一条流体排放通道的可变形的上边缘的容器中,限定流体排放通道的上边缘部分的变形是在向流体容器施加压力时产生的。这种变形通常会限制流体流过排放通道,由此给使用者带来烦恼。另外,根据具体的流体通道的形状,这种变形有时会显著降低容器的有效流体排放率,这种流体排放率的降低使得流体容器不能物尽其用。本发明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本发明一般涉及对某些类型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的改进,特别是涉及对可挤压的容器的改进。这种可挤压的容器具有限定用于盛装可分配的流体的内腔的柔性侧壁,一个底部,一对有间距的、在外缘延伸的可变形的侧边缘,和一个在外缘延伸的、可变形的上边缘,此上边缘与侧边缘连成一体并限定一条流体通道,该通道大致呈蛇形并与所述流体内腔连通。其中,上边缘在蛇形流体通道附近的变形趋于阻塞流体通道和流体内腔间的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具有至少由一个在外缘延伸的侧边缘限定的变形引发机构,该变形引发机构离上边缘有一预定距离,以便当通过容器侧壁施加给内腔盛装的流体预定的挤压力时使一个侧边缘在变形引发机构附近(而不是在蛇形流体通道附近)发生变形,从而在通过容器侧壁向内腔盛装的流体施加预定的挤压力时,保持蛇形流体通道和流体内腔间的流体连通。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变形引发机构包括一个由至少一个侧边缘限定的缩口,用于将流体内腔沿纵轴分成两个流体腔室。
这两个流体腔室彼此流体连通,其中一个腔室靠近容器上边缘中的流体通道并与该流体通道流体连通。与该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腔室的横截面积比流体腔在缩口处的横截面积大。
缩口相对于容器上边缘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当施加在容器侧壁上的预定的排放挤压力使容器上边缘在缩口附近发生变形时,能保持流体通道和与之邻接的流体腔室间的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对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加以讨论。


图1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容器的另一个透视图,示出了当向容器侧壁施加预定的流体排放挤压力时侧边缘在缩口附近的变形情况;
图3a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前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前视图;
图4a至图4f为一组视图,简要表示了图1和图2所示的流体容器的实施例是如何制成的;
图5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又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再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再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又一实施例的部分前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流体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3是一个简要表示如何制成图12所示容器的示图;
图14是沿图10所示容器的箭头14-14所示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先参见图1和图2,它们示出了本发明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20a的一个实施例。容器20a限定一条纵轴线X-X,它包括一个直立的封闭底座或底部24a、柔性的侧壁26a、一对有间距的密封的可变形的侧边缘28a和29a、以及一个可变形的密封上边缘30a,上边缘30a与每个侧边缘28a和29a的上边部连成一体。上边缘30a限定一条流体通道32a。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流体容器20b。容器20b类似于容器20a,但它呈信封状,其底部24b沿着底部接缝25密封住。
与容器20a类似,容器20b的侧壁限定了一个用于盛装可分配的流体F的内腔34。这一点可从沿纵轴线X-X截取的图9中看得最清楚。容器20b具有一个可变形的密封上边缘30b,上边缘30b与可变形的侧边缘28b和29b连成一体。在上边缘30b中形成的流体通道32b与流体内腔34连通(见图9)。
侧边缘28b和29b限定了缩口38a和39a,用于将内腔34沿纵轴线X-X分成两个流体腔室40和42(见图9)。流体腔室40和42中的一个,即上流体腔室40,靠近流体通道32b并与之流体连通。腔室40的横截面积(与纵轴线X-X垂直的横截面面积)比缩口38a和39a处的内腔34的横截面积大。
缩口38a和39a相对于上边缘30a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当施加到容器侧壁上的预定的流体排放挤压力使容器侧边缘28b和29b在缩口38a和39a附近发生变形时,仍能保持流体通道32a和与之邻接的流体腔室40之间的流体连通关系(见图2)。
图3a和图3b示出的流体容器仅带有一个缩口。唯一的缩口38a可以远离流体通道32a设置(见图3a),或者唯一的缩口39a也可以靠近流体通道32a设置(见图3b)。
根据本发明,缩口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容器侧边缘28a和29a可以限定大致为半圆形的缩口38a′和39a′(见图5)、正方形或矩形缩口38b和39b(见图6)以及三角形缩口38e和39e(见图7)等等。
另外,限定缩口38c和39c的侧边缘28c和29c的部分可以向内凸进(如图8所示)。
如图5所示,位于容器两侧边缘上的缩口38a′和39a′,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彼此距上边缘30a的距离可多少有些不同。
如上面已简要提到过的那样,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容器20a具有一个底座24a,它能使容器自由站立或直立放置(见图1和图2)。
现在参见图4a至图4f来简要说明如何制做这种流体容器。首先在纵向放置的柔性塑料长带44上做出一条横向折缝46和两条反向折边48,反向折边48位于折缝46的两侧并使长塑料带44的两相对端部彼此紧靠着(见图4b)。接着,将位于折缝46和一个反向折边48之间的一对下侧边缘50闭合起来(见图4c),再将另一对下侧边缘51类似地闭合起来(见图4d),从而将底部封闭。将由此封闭的侧边缘的下边部52进一步密封起来,以制成一个能自由站立的底座(见图1)。然后将侧边缘密封并向容器灌入预定量的可分配的流体。最后,将顶部密封,形成限定流体排放通道的上边缘(见图4f)。以这种方式就可以制成一种顶部一般较底部宽的、可自由站立的流体容器(见图5-图8)。
在某些情况下,将流体容器彼此尽可能紧密地堆放起来是十分有利的,这就希望流体容器从前面看大致为矩形,如图12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懂得,制造这种容器时,就不适宜于用大致为矩形的长柔性塑料带,而应该用那种在折缝46和折边48附近宽度较宽的塑料带(如图13所示)。
如已经简要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流体容器不必非要有个可自由站立的底座,它可以只有一个简单的密封底部,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那样。事实上,为了方便起见,本发明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易于被做得相当薄(图14),以便能方便地装入使用者的衣服口袋或女用钱包中。
本发明的这种信封状的柔性塑料流体容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两层沿其底部边缘58密封在一起的柔性塑料层56、侧边缘28d和29d以及上边缘30d(见图10至图14)。侧边缘28d和29d限定缩口38d和39d。上边缘30d限定一条流体排放通道32d。两塑料层56限定一个盛装流体的内腔,图11中示出了这种信封状流体容器中的一个内腔34。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对流体排放通道的一般形状和直径进行各种设计选择。例如,流体排放通道的直径可以比较小(如图9所示),也可以比较大(如图11所示),或者适中(如图10所示)。另外,流体排放通道与流体内腔的上部腔室连通的端部,可以沿纵轴线X-X设置(如图9所示),或者相对于该纵轴线偏置(如图10和图11所示)。
通常,上边缘的成形要能将流体排放通道的流体排放端密封住。例如再参见图1和图2,当流体排放通道32a(见图2)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原先密封的流体排放端64a将会破裂。具体地说,当流体排放通道32a中的压力达到此值时,流体排放端64a就打开。这种可破裂的密封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见授予Hollander,Jr.的第453730.8号美国专利。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为了打开密封的流体排放通道,要求将上边缘30d沿着一条指示切割线66切掉(如图10和图11所示)。
而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希望如此形成上边缘30b,即上边缘30b不仅限定流体排放通道32b,而且限定一个撕开式拉头68。具体说,最好还要在上边缘30b上加工一条刻痕线70,以便在打开流体排放通道32b的流体排放端64b时,能容易地将拉头68从上边缘30b的剩余部分上扯下(沿刻痕线70),如图9所示。
上面图示和说明的是对几种适合由柔性塑料制造的、可挤压的流体容器的改进。尽管结合几种优选实施例对这些改进做了图示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上述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了上述说明之后,能很容易用结构或机械等同物进行更换以及做出其它修改。所以,只要这些更换、变化和修改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都将被认为是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挤压的容器(20a),包括限定盛装可分配的流体(F)的内腔(34)的柔性侧壁(26a),一个底部(24a),一对有间距的、在外缘延伸的、可变形的侧边缘(28a、29a),和一个在外缘延伸的、可变形的上边缘(30a),所述上边缘(30a)与所述侧边缘(28a、29a)连成一体并限定一条与所述内腔(34)连通的、大致呈蛇形的流体通道(32a),其中上边缘(30a)在蛇形流体通道(32a)附近的变形趋于阻塞流体通道(32a)和内腔(34)之间的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0a)还包括由至少一个在外缘延伸的侧边缘(28a,29a)限定的变形引发机构(38a、39a),变形引发机构(38a、39a)与上边缘(30a)相距一预定距离,以便当通过容器侧壁(26a)向内腔中盛装的流体(F)施加预定的挤压力时,能使一个侧边缘(28a、29a)在变形引发机构(38a、39a)附近、而不是在蛇形流体通道(32a)附近发生变形,由此在通过容器侧壁(26a)向内腔中盛装的流体(F)施加预定扔挤压力时,保持蛇形流体通道(32a)与内腔(34)之间的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20a)是一种柔性塑料流体容器,其中流体容器(20a)的底部限定一个可自由站立的底座(24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引发机构包括成形在容器(20a)的两个侧边缘(28a、29a)中的缩口(38a、39a)。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口中的一个缩口(38a′)与容器(20a)的上边缘(30a)相距一预定距离,此距离小于另一缩口(39a′)距所述上边缘(30a)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引发机构包括一个成形在容器(20a)的一个侧边缘(28a、29a)中的缩口(38a、39a)。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38a、39a)大致呈半圆形(38a′,39a′)、正方形或矩形(38b、39b)、或三角形(38e、39e)。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侧边缘(28c,29c)紧邻缩口(38a、39a)的一小部分(38c,39c)伸入缩口(38a、39a)中。
全文摘要
一种对柔性塑料制的可挤压的流体容器的改进。容器有一装流体的内腔,它具有柔性侧壁、密封底部,一对有间距的密封的可变形侧边缘和可变形的密封上边缘,上边缘与侧边缘连成一体并限定与内腔连通的流体排放通道。此改进包括由至少一个侧边缘限定的缩口,缩口将内腔分成两腔室。靠近排放通道的一腔室与通道连通,且其横截面积较缩口处大。当挤压容器而使侧边缘在缩口附近发生变形时,仍能保持流体通道和与之相连的腔室间的流体连通。
文档编号B65D35/08GK1042878SQ8910873
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3日
发明者福里德·L·比尔曼, 马斯·D·扎米森, 鲁塞尔·B·沃卡特利 申请人:S·C·约翰逊和逊公司, 阿姆帕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