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垃圾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22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闭式垃圾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垃圾的容器。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在机动车无法通行和作业的地方还大量使用土垃圾围收集垃圾,这种收集方式造成了严重的2次污染,影响了市容面貌,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也不符合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垃圾收集容器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避免二次污染、且搬运非常方便的封闭式垃圾筒。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是在筒体上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扣钩,筒体的下部设有卡槽,筒体的底部设有下盖,控制杆穿过筒体、上盖上的开口槽和下盖上的锁眼孔,其下端设计成弯形,上端设有横把。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筒体上设有卡槽,上盖上设有扣钩,所以只需一个作业工人就可用与之配用的搬运车非常方便、轻松、快速地将装满垃圾的筒体装上车架拖走,从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该垃圾筒可摆放在人力车达的任何地方替代土垃圾围,所以作业工人在清除垃圾时再不需一锹一铲的作业(只需拖走垃圾筒),基本上消除了垃圾的二次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大方便了群众倒垃圾;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所以可成为集装箱垃圾中转站的重要配套设施,推广使用后,可使城市内所有地区的垃圾收集和转运全部实现容器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垃圾筒的左视示意图,附图3为垃圾筒的俯视示意图,附图4为垃圾筒的仰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圆形筒体(1)上铰接安装有上盖(2),上盖上设有扣钩(3),扣钩一般选用2个为宜。筒体的下部设有卡槽(4),筒体的底部铰接有可以开关的下盖(5),下盖上设有开口形锁眼孔(15),控制杆(6)穿过筒体、上盖上的开口槽(7)和下盖上的锁眼孔(15),其下端设计成弯形(13),能与锁眼孔配用将下盖锁紧,上端设有横把(16),横把与开口槽配用能将上盖锁紧,为使控制杆能转动自如,在控制杆上套装有防护管(12),防护管一般设在筒体的内侧。使用时,将与之配用的搬运车上的卡板对准筒体上的卡槽,使搬运车竖立(由于在车架后部的两侧设有弧形板,所以这种竖立或放倒过程非常轻松方便),直坚到车架上的横板靠拢上盖上的扣钩,此时,只需稍用力推动车架前部,就可使扣钩扣住车架上的横板,转动控制杆上端的横把一定角度(如90度)就可使控制杆将上盖和下盖同时锁紧,而不能自行开启,放倒车架及垃圾筒就可方便的拖走。倒垃圾时,只要将控制杆的横把转动到对准盖心位置即可开启下盖,此时上盖仍处于锁紧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封闭式垃圾筒,包括筒体(1)、铰接在筒体上的上盖(2),其特征是上盖上设有扣钩(3),筒体的下部设有卡槽(4),筒体的底部铰接有下盖(5),控制杆(6)穿过筒体、上盖上的开口槽(7)和下盖上的锁眼孔(15),其下端设计成弯形(13),上端设有横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控制杆(6)上套装有防护管(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垃圾筒,其主要特征是筒体上装有上盖,上盖上设有扣钩,筒体的下部设有卡槽,筒体的底部设有下盖,控制杆穿过筒体、上盖上的开口槽和下盖上的锁眼孔,其下端设计成弯形,上端设有横把。它结构简单,与专用的搬运车配用搬运非常方便轻松,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是收集城市垃圾的理想容器。
文档编号B65F1/08GK2089456SQ9021987
公开日1991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16日
发明者高先钤 申请人:常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