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塑料背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689阅读:2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塑料背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塑料制作且能折叠的背篓。
现有背篓多为用竹或藤编制而成,需使用竹、藤资源;由于这种背篓不能折叠,不用时则占据一定空间,不便于存放;竹、藤的耐折性较差,因而使用寿命短,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采用塑料制作且可实现折叠的背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底板与前板下端用轴销联结,前板一侧与左侧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左侧板由两块板构成,该两块板中部用轴销联结,左侧板另一侧与后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后板另一侧与右侧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右侧板由两块板构成,该两块板中部用轴销联结,右侧板另一侧与前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在底板的三边各制作有数个小方孔,在左侧板、后板、右侧板下端各制作有与底板上小方孔分别对应配合的小方凸台。背带在后板上呈X型固定,背带下端托住底板,上端分别绕过左、右侧板上部在前板上与托住底板的一端背带相联。


图1为组装好的背篓示意图;图2背篓平面展开示意图;图3为背篓前视图;图4为背篓后视图。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实施例)详述如下在图2中,将前板1与底板7用轴销8联结,前板1的一侧与左侧板2的一侧用轴销9联结,两块左侧板2.3中部用轴销10联接,左侧板3的另一侧与后板4用轴销11联结,后板4的另一侧与右侧板5用轴销12联结,两块右侧板5.6中部用轴销13联结,右侧板6的另一侧与前板1的一侧用轴销14联结,并且将左、右侧板2、3、5、6,后板4下端的小方凸台19插入底板7上与之相对应的小方孔20内,将背带15、16在后板4上固定成X形,下端托住底板4,上端分别绕过左、右侧板并在前板1上部固定后与托住底板4的一端联结;在背带15、16上各装一长短调节扣17、18,这样即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背篓。由于各块板之间采用轴销联结,因而松开背带,即可收起底板7,并可将底板7,左、右侧板2、3、5、6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背篓可折叠,因而存放占用空间小,且携带方便;2、采用塑料制作,因而耐磨,使用时间长。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塑料背篓,其特征在于将底板与前板下端用轴销联结,前板一侧与左侧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左侧板由两块板构成,该两块板中部用轴销联结,左侧板另一侧与后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后板另一侧与右侧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右侧板由两块板构成,该两块板中部由轴销联结,右侧板另一侧与前板一侧用轴销联结;在底板的三边各制作有数个小方孔,在左侧板、后板、右侧板下端各制作有与底板上小方孔分别对应配合的小方凸台,背带在后板上呈X形固定,背带下端托住底板,上端分别绕过左、右侧板上部在前板上与托住底板的一端背带相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叠式塑料背篓,现有背篓多用竹编制而成,由于不能折叠,不用时占用空间,且携带不便,因竹的耐折性差,所以使用时间短、易损坏,本实用新型由前、后板、左右侧板、底板以及背带构成,前板与左、右侧板和底板、后板与左、右侧板、两左侧板之间以及两右侧板之间均分别通过轴销联结,在底板的三边各制作有数个小方孔,在左侧板、后板、右侧板下端各制作有与底板上小方孔分别对应配合的小方凸台。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农村、城市居民背运物品。
文档编号B65D6/16GK2093146SQ9120325
公开日1992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27日
发明者陈清国 申请人:陈清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