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式垃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6897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斗式垃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易将垃圾装入带有两提耳的软塑料袋中的器具。
现在,人们在家里普遍喜欢用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带有两提耳的软塑料薄膜袋装垃圾,装满一袋后,再用另一个薄膜装,等到外出上班或散步时再顺便将塑料袋连同垃圾一起拿出去扔掉,或等环卫工人上门收取垃圾。但是,塑料薄膜袋既薄又软,口子往往不能很好地张开,因而往里面装垃圾时经常需要一只手拉开袋口,另一只手往里倒或塞垃圾,操作起来甚感不便,有时甚至还会把垃圾洒到塑料袋外面的地板上,从而增加了撮垃圾的次数,为此,人们十分盼望能有一种器具,使垃圾装袋的工作既轻松,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样的一种便于将垃圾装入带有两提耳的软塑料袋中的漏斗式垃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形状象一个上大下小两面无底板的倒棱锥台形漏斗,漏斗的后面上部有挂耳,漏斗的左右两侧面各有一排沿上下方向布置的钩。漏斗的倒棱锥台可以是四棱台,也可以是五棱台,六棱台……;棱台的两底面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棱台的后面可以较侧面长;棱台的棱角可以是尖角的,但最好制成圆角,这样既美观,又不容易割破塑料薄膜袋。挂耳可以是孔形的,也可以是弯指钩状的。这样,可依靠挂耳将垃圾器挂在墙上或其它架子上,将塑料袋从下面套住垃圾器的漏斗下口,将塑料袋的两提耳分别挂在垃圾器左右两侧面的钩上,塑料袋就可稳妥地盛接到从漏斗中漏下的垃圾,既方便,又干净。为了防止垃圾的臭气从袋中散发出来,可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箍紧在漏斗上,并在漏斗的上端大口上面设置一块盖板,用铰链将盖板与漏斗的后侧面铰接,要往漏斗和塑料袋中装垃圾时,可将盖板掀起,装完垃圾后再将盖板放下。也可以在漏斗的下端小口下面设置一块封板,用铰链和/或弹簧将封板与漏斗铰接,依靠弹簧的弹力,可使封板从下面封住漏斗的下口,当漏斗中装入垃圾时,又可依靠压在封板上的垃圾的重量使封板向下翻转,将漏斗下口打开,让垃圾落下,然后封板重新升起将下口封住。这样,封板可自动地打开和关闭漏斗口,防止塑料袋内垃圾的臭气溢出熏人或招引苍蝇。还可将本实用新型制成大型的漏斗式垃圾器,供厂、矿、机关、单位和居民区的垃圾集中处用大型塑料袋或编织袋盛装垃圾之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漏斗式垃圾器的示意图。图2是带有盖板的漏斗式垃圾器的示意图。图3是带有封板的漏斗式垃圾器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的漏斗式垃圾器有一个形状象上大下小的倒四棱锥台形的漏斗1,漏斗1的上下两面2、3无底板,均开口,因而垃圾可从上面2开口处倒入,从下面3开口处漏出,漏斗1的后面4的上部有孔形的挂耳5,漏斗1的左、右两侧面6、7各有一排沿上下方向排列布置的钩8。两侧的钩8可勾住带耳塑料袋的两个提耳,使袋口套接在漏斗的下面3开口上,于是,只要是倒入漏斗的垃圾,都会漏进塑料袋中。在图2所示的漏斗1的上面2开口处有一块盖板9,用铰链10将盖板9与漏斗1的后面4铰接。于是,用手掀起盖板9可将漏斗1的上口打开,放下盖板9可使上口关闭盖严。图3所示为漏斗1的下面3开口处装有封板11的情况,用扭转弹簧12和铰链13将封板11铰接在漏斗1的下面3的开口处,使封板11向上贴封住漏斗的下口,当有垃圾压在封板上时,可依靠垃圾的重力克服扭簧的弹力使封板11向下翻转,将下口开启,让垃圾漏入下面的塑料袋中。也可用三根或四根拉簧吊住封板的方式,使封板11贴封在漏斗1的下口处,这种铰接方式可省去铰链。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倒棱锥台形漏斗1的棱角14最好制成圆角,这样既美观又不易卡住垃圾。漏斗及其上的挂耳5和钩8可用薄钢板、薄铝板冲压和焊接制成,但最好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权利要求1.一种漏斗式垃圾器,其特征是它有一个形状象上大下小上下两面(2、3)无底板的倒棱锥台形漏斗(1),漏斗(1)的后面(4)上部有挂耳(5),左、右两侧面(6、7)各有一排沿上下方向布置的钩(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式垃圾器,其特征是漏斗(1)是个倒四棱锥台形的,侧面上的棱角14制成圆角。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斗式垃圾器其特征是,漏斗(1)的上面(2)的开口处有一块盖板(9),铰链(10)将盖板(9)与漏斗(1)的后面(4)铰接。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斗式垃圾器,其特征是,漏斗(1)的下面(3)的开口处有一块封板(11),用铰链(13)和/或弹簧(12)将封板(11)与漏斗(1)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斗式垃圾器,它有一个形状象上大下小两面无底板的倒棱锥台形漏斗,漏斗的后面上部有挂耳,左右两侧面各有一排沿上下方向布置的钩,可勾住塑料袋的两提耳,使塑料袋套接在漏斗的下口上,让倒入漏斗中的垃圾全部顺利地流入袋中,既方便又干净。
文档编号B65F1/00GK2213713SQ9424709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4日
发明者潘海明 申请人:潘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