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801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砖机,特别涉及一种在箱体的挡板下方设有一掀板,使清除砖屑更为方便,迅速的倒砖机。
现有的倒砖机,如


图1所示,主要是设有四根支柱10、一升降台11、一箱体12及配合所装设的数个组合的油压缸13、14、15,其中箱体12后方设有一闸门120;使用时,先将升降台11升至适当高度,再启动油压缸14使箱体12呈一倾斜角度,然后再启动油压缸15开启闸门120,使箱体内的砖块A由闸门120滑落至载运车辆的车斗上。如此,即可迅速且方便地达到运砖块A于载运车辆的目的;但箱体12内却因多次使用而堆积许多砖屑13于闸门120下方(如图2所示)。因此,便需以人力以铲子与畚箕加以铲除,故使用上仍有不尽理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倒砖机的不足,提供一种清除砖屑更为方便、迅速的倒砖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箱体后段下方处开设一开口,开口内侧各突设钩体,开口枢接一掀板,掀板下方两侧设有门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使清理砖屑更为方便,可节省人力物力。
图1为现有的倒砖机倒砖侧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倒砖机箱体部分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后段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倾倒砖屑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根支柱2,架设在四角处;二个主油压缸3,分别架设在左、右二支柱2的中间;一升降台4,架设在四根支柱2内;一箱体5,设于升降台4内,该箱体5前方两侧各设有一支柱50,并于二支柱50上方架设有一横梁51,又箱体5后方设有一开口向下的倒砖口52,该倒砖口52上设有一闸门53,闸门53下方设有一档屑板54,又于闸门53下方设有一开口55,且于开口55两侧各凸设有一钩体550,在开口55上枢接有一掀板56,且掀板56下方两侧各设有一门杆560,该门杆560扣设在钩体550上(如图3所示);二油压缸6,分别架设于升降台4前方两侧,该二油压缸6上之油压缸轴60顶端与横梁51枢接;二闸门油压缸7,分别架设于箱体5后方两侧,该二闸门油压缸7的油压缸轴70枢接于闸门53两侧端。
当欲清除砖屑B时,如图4所示,先将门杆560拉离钩体550,再启动电源使二主油压缸3向上上升升降台4,到升降台4升到适当高度时,再启动油压缸6使油压缸轴60将箱体5前端上升,而呈一倾斜角度,此时,掀板56即受本身重力而呈开启状,使砖屑B因而掉落于事先准备好的集尘箱上,如此,即可提供一更为迅速,方便清除砖屑的倒砖机。
权利要求1.一倒砖机,包括四根支柱(2),架设于四角处;二个主油压缸(3),分别架设在左、右两二支柱(2)的中间;一升降台(4),架设在四根支柱(2)内,一箱体(5),架设在升降台(4)内,该箱体(5)前方两侧各设有一支柱(50),并于二支柱(50)上方架设有一横梁(51),箱体(5)后方设有一开口向下的倒砖口(52),该倒砖口(52)上设有一闸门(53),闸门(53)下方设有一档屑板(54);二油压缸(6),分别架设于升降台(4)前方两侧,该油压缸(6)的油压缸轴(60)顶端与横梁(51)枢接;二闸门油压缸(7),分别架设于箱体(5)后方两侧,该二闸门油压缸(7)的油压缸轴(70)枢接于闸门(53)两侧端;其特征在于在箱体(5)后段下方开设有一开口(55),开口(55)两侧各突设一钩体(550),在开口(55)上枢接一掀板(56),掀板(56)下方两侧设有门杆(5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砖机,其主要是在箱体的挡板下方开设一开口,并于开口上枢接有一掀板,掀板下方两侧各设有一门杆,可供固定或开放掀板,因此,当欲清除箱体内的砖屑时,仅须将门杆扳拉离钩体,再将箱体上升后并倾斜一角度,则掀板即受本身重力而呈开启状,使砖屑顺此开口滑落而被收集在集尘箱中,使砖屑清理更为方便、迅速。
文档编号B65G31/00GK2232425SQ9521384
公开日1996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3日
发明者冯金华 申请人:冯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