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475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料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罐,属于液体饮料包装物品。
目前,液体饮料包装用的易拉罐均系金属片材制成,其造型固定,一经碰撞易于变形,罐口开孔饮用不便,需要辅以吸管,甚为麻烦,用后空罐即成废物,除作废品回收外别无它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金属饮料罐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形如卵状的耐碰撞不变形、饮用方便,且空罐又有它用的饮料罐。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照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饮料罐是由罐身和吸管所构成的。罐身系由无毒塑料的软壳体与底接的稳定座复合而成卵状结构,吸管为一段置于软壳体内的软管,其一端与软壳体上部设置的吸咀连通,另一端管口贴接于软壳体的底壳壁上;吸咀上带有密封盖;稳定座系为软壳体底部与塑料软片封接而成充填有粉粒或者液体的密封腔。
本实用型的
图1是这种饮料罐的罐身整体图;图2是这种饮料罐的纵剖图。
图中软壳体1、吸咀2、密封盖3、稳定座4、吸管5、壳壁6。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这种饮料罐如附图1和2所示,由无毒塑料制成的软壳体1与底接的稳定座4复合而成卵状结构的罐身。稳定座4系由软壳体1的底部壳壁6与一块塑料软片封接而成的密封腔,其腔内充填有白、黄砂或其它粉粒,也可以充注水或者油液等,作用是使罐身重心下移,特别是在空罐时,无论如何碰动卵状罐身,由于稳定座4的存在,卵状罐身幌动之余总是处于“直立”状态,因此空罐可充作“不倒翁”玩具。吸管5为一段置于软壳体1内的软管,其一端与软壳体1上部设置的吸咀2连通,另一端管口则贴接于软壳体1的底壳壁6上。吸咀2带有密封盖3。密封盖3可以是旋盖、旋塞等多种式样。在罐身上还可以绘制脸谱、图画以及书写文字等,用以增加美感及趣味性、观赏性及宣传效果。该种饮料罐启开密封盖3,可方便地自吸咀2吸饮罐中饮料,直至吸完为止。其空罐又具有它用充当“不倒翁”,供人玩耍;又可用作水枪,捏陷软壳体1,将吸咀2浸入水面,随着手指张开、软壳体1恢复原状,大气压即将水自吸咀2经吸管5压入。再挤压软壳体1,水又由吸咀2喷射而出。本实用新型之饮料罐可一物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之处是1、软质无毒塑料的壳体受碰撞变形后易于复原,罐身形如卵状,造型新颖;罐身绘画,富于美感,该罐较金属罐成本降低;2、内置吸管,软壳体上设置吸咀,吸饮方便,残留饮料极少;3、一物多用,空罐可充作“不倒翁”及水枪,从而有效地利用了资源。
权利要求1.一种由罐身和吸管构成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罐身系由无毒塑料的软壳体与底接的稳定座复合而成卵状结构,吸管为一段置于软壳体内的软管,其一端与软壳体上部设置的吸咀连通,另一端管口贴接于软壳体的底壳壁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饮料罐,其特征在于吸咀带有密封盖。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饮料罐,其特征在于稳定座系为软壳体底部与塑料软片封接而成充填有粉粒或者液体的密封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罐,属于液体饮料包装物品。它是由罐身和吸管所构成的,其罐身系由无毒塑料的软壳体与底接的稳定座复合而成卵状结构,吸管为一段置于软壳体的软管,其一端与软壳体上部设置的吸嘴连通,另一端管口贴接于软壳体的底壳壁上。吸嘴带有密封盖。稳定座为软壳体底部壳壁与塑料软片封接而成充填有粉粒或者液体的密封腔。该种饮料罐碰撞变形后易于复原,造型美观新颖,内置吸管又配以吸嘴所以吸饮方便,饮后空罐可充作“不倒翁”及水枪,一物多用。
文档编号B65D85/72GK2288155SQ9720317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0日
发明者梁明珠 申请人:梁明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