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保鲜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546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保鲜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放食物的真空瓶。
目前,人们多用广口瓶盛放食品、药物、茶叶等物品,广口瓶盛放物品取放方便,但防潮效果差。有一种简易真空瓶,瓶盖上设有进、排气阀,进、排气均通过此阀完成,排气时需要多次重复按排气阀,排气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气操作简单、排气效果好的新型真空瓶。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瓶体、瓶盖组成,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在上、下盖之间设有抽气装置和进气装置;抽气装置水平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其抽气筒的一端套装在下盖上的抽气管上,抽气杆的前端装入抽气筒,后端设有一抽气拉手;进气装置垂直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气杆的前端装有一V型密封圈,在抽气管的上端也装有一V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盖上设有一拉手盖。
本实用新型设有抽气装置和进气装置,抽气装置水平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其抽气筒的一端套装在下盖上的抽气管上,抽气杆的前端装入抽气筒,后端设有一抽气拉手,抽气杆的前端装有一V型密封圈,在抽气管的上端也装有一V型密封圈;进气装置垂直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需要抽真空时,只要水平拉动抽气拉手,即可达到目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抽气管部位结构示意图;如附
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瓶体(7)、瓶盖组成,瓶盖包括上盖(1)和下盖(3),抽气装置水平设置在上盖(1)和下盖(3)之间,其抽气筒(2)的一端套装在下盖(3)上的抽气管(15)上,抽气杆(5)的前端装入抽气筒(2)内,后端设有一抽气拉手(13);抽气杆(5)的前端装有一V型密封圈(4),在抽气管(15)的上端也装有一V型密封圈(14),抽气管(15)内的加强条(16)支撑着V型密封圈(14),下部设有气孔(17)。
进气装置垂直设置在上盖(1)和下盖(3)之间,进气按扭(8)的下端设有V型密封圈(10)装入进气管(9)内,进气管(9)外套有弹簧(12),在进气管(9)的下部管壁上设有进气槽。
在上盖(1)上设有一拉手盖(11),下盖(3)下部为双层结构,两层间有一密封圈(6)。
使用时,瓶盖盖在瓶体(7)上,使瓶体(7)插入下盖(3)两层间。打开拉手盖(11),拉动抽气拉手(13),由于抽气杆(5)前端的V型密封圈(4)使瓶外的空气不能进入瓶内,抽气筒(2)形成一定的真空,瓶内的气体通过气孔(17)进入抽气筒(2);向前推动抽气拉手(13),抽气筒(2)内的气体排出,往复几次即可排除瓶内的多余气体,达到一定的真空。需要打开瓶盖时,只要向下按按扭(8),使按扭(8)下端装有V型密封圈(10)处,下移至进气管(9)进气槽时,瓶外空气通过进气管(9)管壁上的进气槽进入瓶内,即可打开瓶盖。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保鲜瓶是由瓶体、瓶盖组成,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在上、下盖之间设有抽气装置和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装置水平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其抽气筒的一端套装在下盖上的抽气管上,抽气杆的前端装入抽气筒,后端设有一抽气拉手;进气装置垂直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鲜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杆的前端装有一V型密封圈,在抽气管的上端也装有一V型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鲜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上设有一拉手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保鲜瓶,在上、下瓶盖间的设有抽气装置和进气装置,抽气装置水平设置,其抽气筒的一端套装在下盖上的抽气管上,抽气杆的前端装入抽气筒,后端设有一抽气拉手,抽气杆的前端装有一V型密封圈,在抽气管的上端也装有一V型密封圈;进气装置垂直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需要抽真空时,只要水平拉动抽气拉手,即可达到目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B65D81/20GK2302975SQ9722174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4日
发明者王辉阳, 蔡声鸣 申请人:王辉阳, 蔡声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