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64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包装物件的装置。
通常,当消费者在零售商处购买商品后,皆会加以包装,以便于携带。而随着产品的不同,其包装材质也随之相异,有塑胶袋,盒属包装盒,纸质包装盒,其中就纸质包装盒而言,在此以食品公司或饼店的礼盒或糕饼包装盒为例说明。如


图1所示,一般皆系由装盛的盒体1及覆盖的盒盖2所组成,盒体1大抵为一中央凹下的容体,而盒盖2则可覆盖于其上,以将盒体1内装产品套覆,同时并可利用缎带3绑束于盒体1及盒盖2的外周面,以避免盒盖2从盒体1上脱落,造成盒体1内装商品散落,并得以增加美观性。但是,由于绑束时顾及美观性,故需耗费较长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装盒,盒体上设有弹性包装绳,可快速、方便地将盒盖与盒体套合后绑束固定。
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盒盖和弹性绳,盒体或盒盖上冲设二个孔洞,弹性绳穿套于两孔洞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包装盒上直接设置一弹性绳做包装绑束之用,使用时只需将弹性绳拉扯至包装盒对角线的方向束套于包装盒相对应的端角处,就可令盒体与盒盖紧密套合,使商品的包装既快速又方便。且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图1为已有包装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包装示意图。
图6、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
图8、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盒体4、盒盖5及弹性绳6所组成,其中盒体4为一中央凹下的容体,而可于其凹下处装盛商品,而盒盖5则下侧具有开口,可盖合于盒体4上侧,以令盒体4成密闭状。与盒盖5一端角的两侧板51、52相对应冲设孔洞53、54,且弹性绳6以其两端头61、62由盒盖5的外侧循孔洞53、54穿入盒盖5的内侧面,并将弹性绳6的两端头61、62加以打结绑固,使弹性绳6定位于盒盖5上,并得以在施力拉扯束合端63后,可在孔洞53、54处作伸缩之动作。
参见图8,使用时,将盒盖5盖合于盒体4后,将手握持于弹性绳6的束合端63施力下拉,且将弹性绳6以对角线的方向绕过盒体4的底侧,于超过盒体4后再向上翻折,并令该束合端63束套于盒盖5对应的端角处。由于弹性绳6先由盒盖5的一端角向下绕经盒体4底侧后再束套于盒盖5对应的端角处,因此可藉弹性绳6令盒盖5紧密的束套于盒体4上,让包装盒呈密闭性,以避免包装盒内装盛的商品掉落。
实施例2参见图4,可在盒体4底侧的一端角处设以两相间隔的孔洞41、42,弹性绳6同样地以其两端头61、62由盒体4的底侧循孔洞41、42穿入盒体4的内侧,再将弹性绳6的两端头61、62加以打结绑固,使弹性绳6定位于盒体4的底侧处,并能在施力拉扯束合端63后,可于孔洞41、42处作伸缩的动作。
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盒盖5盖合于盒体4后,将手握持于弹性绳6的束合端63,并经施力外拉且向上翻折,使弹性绳6由盒盖5的一端角以对角线的方向绕过盒盖5的上侧端面,然后再向下翻折,令束合端63束套于盒体4底侧相对应之端角处。由于弹性绳6由盒体4的底侧向上翻折绕经盒盖5的上侧面后,再向下翻折束套于盒体4相对应端角的底侧处,因此可藉弹性绳6的束套,使盒盖5紧密地套合于盒体4上,让包装盒呈密闭性,以避免内装盛的商品掉出。
实施例3参见图6、7,于盒体4上二相对侧板43、44外侧面适当处固设粘扣带45,而在盒盖5相对应侧板的内侧面也固设粘扣带55,则在将盒盖5盖合于盒体4后,除了可利用弹性绳6的束套力,并可配合粘扣带45、55相互的粘扣力,而令盒体4及盒盖5的套合更为紧密稳固。且同样不必使用工具,仅是在套合时令其相粘固,又不会增加工作程序。
实施例4如图8、9所示,于盒体4底侧的孔洞41、42或盒盖5的孔洞53,54处铆设铆钉56,可提高孔洞41,42或53,54的强度,避免因弹性绳6的拉扯力造成孔洞的裂开,以提高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1.包装盒,包括盒体、盒盖,其特征在于盒体或盒盖上冲设二个孔洞,一弹性绳穿套于两孔洞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盖一端角的两侧相对应处各冲设一孔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体底侧的一端角处冲设两相间隔的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体上二相对侧板的外侧面及对应的盒盖二侧板的内侧面上固设粘扣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体或盒盖上的孔洞铆设铆钉。
专利摘要包装盒,涉及一种应用于包装物件的装置,包括盒盖、盒体及弹性绳,盒体或盒盖上冲设两孔洞,弹性绳穿套于孔洞间。使用时只需将弹性绳扯至包装盒对角线的方向束套于包装盒相对应的端角处,就可令盒体与盒盖紧密套合,使商品的包装既快速又方便,且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B65D5/44GK2333633SQ9821311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5日
发明者吴坤丰 申请人:吴坤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