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间距导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641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变间距导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间距导杆,包括导杆轴以及安装在导杆轴上的固定轮,该固定轮位于导杆轴的中部,在固定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导线轮组,两个导线轮组分别为左侧导线轮组和右侧导线轮组,左侧导线轮组通过左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上,右侧导线轮组通过右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上。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对传统的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改变,设置了多个导线轮,而且导线轮分为固定的和可移动的,进而实现了导向轮的间隙可调节,导线轮与导线轮之间的间隙使得加工后的胶带上形成了边界清晰的轮廓线,便于折叠和裁剪,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
变间距导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间距导杆,从原来的导轮间为固定间距,变成可变动间距。
【背景技术】
[0002]在对胶带加工的时候,由于原来的导杆上的转辊是筒状结构的,所以加工的胶带是整体的结构,不不方便折叠和裁剪,进而也就不方便下一步的码放工序,原来的导杆是只能固定间距的。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间距导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间距导杆,包括导杆轴以及安装在导杆轴上的固定轮,该固定轮位于导杆轴的中部,在固定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导线轮组,两个导线轮组分别为左侧导线轮组和右侧导线轮组,左侧导线轮组通过左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上,右侧导线轮组通过右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上。
[0004]所述的左侧导线轮组和右侧导线轮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移动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和第五移动导线轮,所述的第五移动导线轮靠近所述的固定轮,在第一移动导线轮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移动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和第五移动导线轮后,顶在所述的固定轮上;所述的固定块通过气缸驱动,每一固定轮对应一气缸。
[0005]所述的左侧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根左滑杆、两根左推杆和两根左顶杆,两根左滑杆分别为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对称的分布在导杆轴的上部和下部,并沿导杆轴轴向滑动,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导线轮以及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和第一移动导线轮;所述的两根左推杆分别为上部左推杆和下部左推杆,该上部左推杆安装在上部左滑杆上,下部左推杆安装在下部左滑杆上,上部左推杆以及下部左推杆均穿过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后与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动配合,所述的上部左推杆以及下部左推杆均与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固定连接;该上部左推杆与上部左滑杆平行设置;下部左推杆与下部左滑杆平行设置;两根左顶杆为前部左顶杆和后部左顶杆,前部左顶杆固定在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前部右滑杆上,后部左顶杆固定在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后部右滑杆上,该前部左顶杆以及后部左顶杆均与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连,并与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四移动导线轮动配入口 ο
[0006]所述的右侧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根右滑杆、两根右推杆和两根右顶杆,两根右滑杆分别为前部右滑杆和后部右滑杆,对称的分布在导杆轴的前部和后部,并沿导杆轴轴向滑动,所述的前部右滑杆、后部右滑杆、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沿导杆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前部右滑杆和后部右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导线轮以及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和第一移动导线轮;所述的两根右推杆分别为前部右推杆和后部右推杆,该前部右推杆安装在前部右滑杆上,后部右推杆安装在后部右滑杆上,前部右推杆以及后部右推杆均穿过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后与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动配合,所述的前部右推杆以及后部右推杆均与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固定连接;该前部右推杆与前部右滑杆平行设置;后部右推杆与后部右滑杆平行设置;两根右顶杆为上部右顶杆和下部右顶杆,上部右顶杆固定在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上部左滑杆上,下部右顶杆固定在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下部左滑杆上,所述的上部右顶杆以及下部右顶杆均与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连接;该上部右顶杆以及下部右顶杆均与右侧导线轮组的第四移动导线轮动配合。
[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对传统的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改变,设置了多个导线轮,而且导线轮分为固定的和可移动的,进而实现了导向轮的间隙可调节,导线轮与导线轮之间的间隙使得加工后的胶带上形成了边界清晰的轮廓线,便于折叠和裁剪,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10]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间距导杆,包括导杆轴I以及安装在导杆轴I上的固定轮4,该固定轮4位于导杆轴I的中部,在固定轮4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导线轮组,两个导线轮组分别为左侧导线轮组2和右侧导线轮组,左侧导线轮组2通过左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I上,右侧导线轮组3通过右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I上。
[0011]如图3所示,所述的左侧导线轮组2和右侧导线轮组3的结构相同,左侧导线轮组包括在左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移动导线轮21、第二移动导线轮22、第三固定导线轮23、第四移动导线轮24和第五移动导线轮25,所述的第五移动导线轮25靠近所述的固定轮4,在第一移动导线轮2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20,弹簧5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移动导线轮21、第二移动导线轮22、第三固定导线轮23、第四移动导线轮24和第五移动导线轮25后,顶在所述的固定轮4上;所述的固定块30通过气缸(未图示)驱动。
[0012]右侧导线轮组包括在右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移动导线轮31、第二移动导线轮32、第三固定导线轮33、第四移动导线轮34和第五移动导线轮35,所述的第五移动导线轮35靠近所述的固定轮4,在第一移动导线轮3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30,弹簧5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移动导线轮31、第二移动导线轮32、第三固定导线轮33、第四移动导线轮34和第五移动导线轮35后,顶在所述的固定轮4上;所述的固定块30通过气缸(未图示)驱动。
[0013]所述的左侧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根左滑杆、两根左推杆和两根左顶杆,两根左滑杆分别为上部左滑杆261和下部左滑杆264,对称的分布在导杆轴I的上部和下部,并沿导杆轴I轴向滑动,上部左滑杆261和下部左滑杆26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左侧导线轮组2的第一移动导线轮21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导线轮组2的第二移动导线轮22、第三固定导线轮23、第四移动导线轮24、第五移动导线轮25、固定导线轮4以及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五移动导线轮35、第四移动导线轮34、第三固定导线轮33、第二移动导线轮32和第一移动导线轮31;所述的两根左推杆分别为上部左推杆262和下部左推265,该上部左推杆262安装在上部左滑杆261上,下部左推杆265安装在下部左滑杆264上,上部左推杆262以及下部左推杆265均穿过左侧导线轮组2的第一移动导线轮21后与左侧导线轮组2的第二移动导线轮22动配合,所述的上部左推杆262以及下部左推杆265均与左侧导线轮组2的第一移动导线轮21固定连接;该上部左推杆262与上部左滑杆261平行设置;下部左推杆265与下部左滑杆264平行设置;两根左顶杆为前部左顶杆363和后部左顶杆(与前部左顶杆导杆轴对称设置,未图示),前部左顶杆363固定在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前部右滑杆264上,后部左顶杆固定在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后部右滑杆(未图示,后部右滑杆与前部右滑杆361沿导杆轴对称设置)上,该前部左顶杆363以及后部左顶杆均与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五移动导线25轮固定连接,并与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四移动导线轮24动配合。
[0014]所述的右侧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根右滑杆、两根右推杆和两根右顶杆,两根右滑杆分别为前部右滑杆361和后部右滑杆(未图示),对称的分布在导杆轴I的前部和后部,并沿导杆轴轴向滑动,所述的前部右滑杆361、后部右滑杆、上部左滑杆261和下部左滑杆264沿导杆轴I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前部右滑杆361和后部右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一移动导线轮31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二移动导线轮32、第三固定导线轮33、第四移动导线轮34、第五移动导线轮35、固定导线轮4以及左侧导线轮组2的第五移动导线轮25、第四移动导线轮24、第三固定导线轮23、第二移动导线轮22和第一移动导线轮21;所述的两根右推杆分别为前部右推杆362和后部右推杆(与前部右推杆沿导杆轴对称设置),该前部右推杆362安装在前部右滑杆361上,后部右推杆安装在后部右滑杆上,前部右推杆362以及后部右推杆均穿过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一移动导线轮31后与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二移动导线轮32动配合,所述的前部右推杆361以及后部右推杆均与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一移动导线轮31固定连接;该前部右推杆362与前部右滑杆361平行设置;后部右推杆与后部右滑杆平行设置;两根右顶杆为上部右顶杆263和下部右顶杆266,上部右顶杆263固定在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上部左滑杆261上,下部右顶杆266固定在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下部左滑杆264上,所述的上部右顶杆263以及下部右顶杆266均与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35固定连接;该上部右顶杆263以及下部右顶杆266均与右侧导线轮组3的第四移动导线轮34动配合。
[0015]为了便于图示,图3装配图中的弹簧仅示意了固定块与第二移动导线轮之间的部分,而实际是从固定块一直延伸至固定轮。
[00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左侧的固定块和右侧的固定块均被气缸推动后受力,向内侧移动,由于左侧导线轮组与右侧导线轮组两者的工作原理相同,以左侧导线轮组为例进行说明。
[0017]固定块30受到推动后向内侧移动,推动第一移动导向轮21向内侧移动,由于第一移动导线轮31带动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移动,由于上部左滑杆上安装有上部左推杆和上部右顶杆,下部左滑杆上安装有下部左推杆和下部右顶杆,所以当第一移动导向轮接近第二移动导线轮时,上部左推杆和下部左推杆继续推动第二移动导线轮22靠近第三固定导线轮23,上部右顶杆和下部右顶杆将推动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35靠近第四移动导线轮34,直至靠近第三固定导线轮33。
由于右侧的气缸同时推动右侧的第一移动导线轮31移动,第二移动导线轮32也会发生相同的运动,前部右滑杆和后部右滑杆进而带动前部左顶杆和后部左顶杆移动,前部左顶杆、后部左顶杆推动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25靠近第四移动导线轮24,直至靠近第三移动直线轮23。
[0018]当气缸停止工作后,左侧导线轮组的固定块20以及右侧导线轮组的固定块30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对应侧(左侧和右侧)的第一移动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和第五移动导线轮复位。
【主权项】
1.一种变间距导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轴以及安装在导杆轴上的固定轮,该固定轮位于导杆轴的中部,在固定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导线轮组,两个导线轮组分别为左侧导线轮组和右侧导线轮组,左侧导线轮组通过左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上,右侧导线轮组通过右侧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杆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间距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导线轮组和右侧导线轮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移动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和第五移动导线轮,所述的第五移动导线轮靠近所述的固定轮,在第一移动导线轮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移动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和第五移动导线轮后,顶在所述的固定轮上;所述的固定块通过气缸驱动,每一固定轮对应一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间距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根左滑杆、两根左推杆和两根左顶杆,两根左滑杆分别为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对称的分布在导杆轴的上部和下部,并沿导杆轴轴向滑动,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导线轮以及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和第一移动导线轮;所述的两根左推杆分别为上部左推杆和下部左推杆,该上部左推杆安装在上部左滑杆上,下部左推杆安装在下部左滑杆上,上部左推杆以及下部左推杆均穿过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后与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动配合,所述的上部左推杆以及下部左推杆均与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固定连接;该上部左推杆与上部左滑杆平行设置;下部左推杆与下部左滑杆平行设置;两根左顶杆为前部左顶杆和后部左顶杆,前部左顶杆固定在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前部右滑杆上,后部左顶杆固定在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后部右滑杆上,该前部左顶杆以及后部左顶杆均与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连,并与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四移动导线轮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间距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根右滑杆、两根右推杆和两根右顶杆,两根右滑杆分别为前部右滑杆和后部右滑杆,对称的分布在导杆轴的前部和后部,并沿导杆轴轴向滑动,所述的前部右滑杆、后部右滑杆、上部左滑杆和下部左滑杆沿导杆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前部右滑杆和后部右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导线轮以及左侧导线轮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第四移动导线轮、第三固定导线轮、第二移动导线轮和第一移动导线轮;所述的两根右推杆分别为前部右推杆和后部右推杆,该前部右推杆安装在前部右滑杆上,后部右推杆安装在后部右滑杆上,前部右推杆以及后部右推杆均穿过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后与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二移动导线轮动配合,所述的前部右推杆以及后部右推杆均与右侧导线轮组的第一移动导线轮固定连接;该前部右推杆与前部右滑杆平行设置;后部右推杆与后部右滑杆平行设置;两根右顶杆为上部右顶杆和下部右顶杆,上部右顶杆固定在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上部左滑杆上,下部右顶杆固定在左侧间隙调整机构的下部左滑杆上,所述的上部右顶杆以及下部右顶杆均与右侧间隙调整机构的第五移动导线轮固定连接;该上部右顶杆以及下部右顶杆均与右侧导线轮组的第四移动导线轮动配合。
【文档编号】B65H27/00GK105947762SQ201610400601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唐仕聘
【申请人】东莞市宝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